书城亲子坏习惯 坏成绩
11141300000050

第50章 孩子不善于向同学请教的坏习惯

没有一个人可以不依靠别人而独立生活,没有一个人能不向别人求教就什么都懂。在凭借自己的努力实践、学习的同时,向同学求教也不失为一种丰富自己知识的好途径。

有一个人做了一个梦,梦中他来到一座两层楼的房子。进到第一层楼时,他发现一张长长的大桌子,桌旁都坐满了人,在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吃得到。因为大家的手臂受到魔法师的诅咒,全都变成了直的,关节不能弯曲,以至桌上的美食夹不到口中,因此个个愁苦满面。但是他听到楼上充满了欢娱的笑声,他好奇地上楼一看,同样的也有一群人,手臂也是不能弯曲,但大家却吃得兴高采烈。原来每个人的手臂虽然不能弯曲,但是因为对面的人彼此协助,互相帮助夹菜喂食,结果大家都吃得非常尽兴。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不依靠别人而独立生活,这本是一个需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社会,人和人之间本来就应该互相扶持,共同成长。现在的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其成长环境使得他们和父辈们比较起来表现得更加有主见、有个性,自尊心也更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今天的孩子和别人的交往能力却未必比得上父母,相互之间的协作能力也明显差了许多。表现在具体的学习中就是不愿意,或者是不善于向同学请教。

一项调查显示,当被问到“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如何解决”时,有的学生选择“自己克服困难”,23%的学生选择了“问老师”,而选择“向同学请教”的学生竟然不到20%!当被问及“为什么不愿意向同学请教”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回答:“那多没面子啊!”“我觉得他们还不如我呢。”面对这样的回答,不能不让人感到深深的忧虑。

有位老师进了教室,在白板子上点了一个黑点儿。

他问班上的学生:“大家看到了什么?”

大家都异口同声:“一个黑点儿。”同时对老师的问题感到好笑。

这时老师故作惊讶地问:“只有一个黑点儿吗?这么大的白板难道大家都没有看见?”

众学生默然。

是的,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缺点,但是你看到的是哪些呢?是否只看到别人身上的“黑点儿”,却忽略了他身上拥有的一大片的白板(优点)?

其实每个人身上必定有很多优点,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你就会有更多的发现,会看到你过去所没能看到的美丽风景。“不耻下问”是传统美德,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多向别人请教,并不意味着你比不上别人,相反,恰恰表明你有着宽广的胸怀和视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只知道在自我的小圈子中徘徊的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的。

著名的齐白石老先生是一个十分谦逊的人,在20世纪20年代,他的绘画技艺可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在艺术上不断要求进步的他,对于别人的意见总是十分重视。

陈师曾在当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大画家,一天傍晚,他登门拜访齐白石。齐白石非常欣喜地连忙拿出平时的绘画精品,并且谦逊地请陈师曾指正。陈师曾看后,称颂之余指出:若能在此基础上另辟蹊径,变换画法,形成自己的风格,那将锦上添花了。齐白石听后感动得连连点头,感谢陈师曾的肺腑之言,表示过去画画形似前人,现在决定大变,即使卖不出一张,也决不后悔。

果然,自此以后,齐白石闭门谢客,苦苦钻研琢磨,刻意求新。到1929年,年过花甲的齐白石先生经过10年艰苦探索,终于走出了一条突破自己、超越前人的艺术新路,形成了自己形神兼备的特色和刚劲清新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画坛上自创了“红花墨叶”派,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全新艺术境界。

学问,学问,要多学善问。那些因为爱面子而不愿意张口向自己的同学请教的人,其实是使自己失去了可以提升自己的机会。和老师比较起来,同学之间有更多的相似性,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比较集中和类似,所以,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也应该更容易解决问题。那些不善言辞,特别是不爱向别人提问题的孩子,连身边的同学都不愿意请教,又怎么能够指望他们去请教老师呢?这样,问题越积越多,自己知识的负积累也越来越多,学习成绩也就慢慢落后了。久而久之,这种不懂装懂的孩子自己也觉得很苦恼,可越苦恼越抬不起头,自尊心变成了自卑感,同时又极力用“自负”和“独立”掩饰这种自卑。这样的孩子,并非不“聪”而是不“明”,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只有勤问才能多得。学无止境,没有一个人能不向别人求教就什么都懂。在凭借自己的努力实践、学习的同时,向同学求教也不失为一种丰富自己知识的好途径。

对家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使孩子从小养成戒骄戒躁的优良品质

一个人的成绩都是在他谦虚好学、扎实肯干的时候取得的,一旦他骄气上升,自满自足了,那么他必然会停止前进的脚步。这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2.告诉孩子不要怕“丢丑”

一个不怕丢丑的人,才能比别人获得更多的机会向真理迈进。

3.从小培养孩子“打破沙锅璺(问)到底的”的好习惯

勤学善问,是学习的保障,“打破沙锅璺(问)到底”的习惯应当从小就开始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