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坏习惯 坏成绩
11141300000047

第47章 孩子听课不得要领的坏习惯

一堂课45分钟,有的学生上完后很有收获,掌握了本节课老师讲解的重点、难点,在课下再稍微下些功夫,对知识就基本掌握了;而有的学生同样是听了一节课,昏昏沉沉地下来,问他这节课讲了什么内容,竟然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这其间的差距就出来了,抓住要领的学生很轻松地就掌握了知识,不得要领的学生花了很长时间也无法掌握知识。

有一个很勤奋的企业经理,几乎为自己的企业付出了一切,仍然无法摆脱破产的命运。他非常绝望,不是因为自己的破产,而是不明白自己失败的原因。一天,他去拜访一位企业名家,名家告诉他,他的失败不是因为别的,只有一个原因,却也是一个致命的原因,那就是他没把企业的大事抓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个经理回去后,又重新拾起自己的烂摊子,按照那位名家的指点,终于给企业创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一个企业的掌门人,重点有没有抓对,关乎企业竞争力的强弱。许多老板或经理人很会抓小问题,却容易挂一漏万,看不到隐藏在冰山的一角之下那些95%以上真正的问题。而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千万不要相信“每一件事都很重要”的神话,而是要在优先顺序、轻重缓急的取舍上,作出选择。抓牛头可以掌控全局,抓牛尾则是不得要领的做法。

我们的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课堂上听课,一定要抓住要点,否则,同样是听课,你的效率就会比别人低了许多。

在新课开始前,老师总会将上堂课的主要内容再强调一下。这些内容就是上一堂课的重点,我们应该注意听,并对照一下自己是否全部掌握;每堂课结束前,老师会用几分钟小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这是本堂课的重点,我们也要重视。

但是实际上,我们好多同学不会在意这些,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往往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不能很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要下课的时候,则又开始盼望早点下课,心思也不在学习上了。老师强调的上节课和这节课的重点就这样被忽略了。这是导致很多同学学习不好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讲课当中,如果有特别重要的地方,老师会用各种方式提醒同学们注意。有的老师会提高声音,有的老师会放慢讲话速度,有的老师会重复讲述,也有的老师会用“一、二、三、四”分条在黑板上写出来。各个老师强调重点的方法不同,但只要你注意,就会发现每个老师习惯使用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一堂课的要点有两种。一是难点。每一课都会有一定的不容易理解、解决的知识难点,这是学生学习中的“拦路虎”,必须扫除和突破。上课时,老师总是力图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化难为易,渡过难关,这时,学生应紧跟老师的思路,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全力突破。同时,每个同学根据自己预习或听课中碰到的难点,集中注意力,从老师的分析、讲解中弄清楚。二是重点。重点就是重要的和主要的知识点,老师在讲课时总会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讲解重点上。讲到重点时,老师或条分缕析,详细讲述;或放慢速度,重点强调;或写出纲目,梳理思路。

抓住了一节课的要点,就是上了一节成功的课,即使有些细节问题没有弄明白,也不要紧,课下可以慢慢研究。

注意老师的体态语。例如,老师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往往可以从他的体态语中表露。老师把哪些问题视为重点或是难点,这些都是可以觉察得到的。注意和老师的语言交流,目光交流,思想交流,都可以促进学习。

在这些活动中你必须专心致志,如果三心二意,就不可能把老师的这些体态语看懂。因此,在这里我们再来强调一下集中注意力的问题。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必须养成的起码的学习习惯。

对家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生活中培养孩子抓主要矛盾的习惯

要使孩子明白,面对任何问题,都不可能各个方面都照顾到。我们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矛盾上,首先解决好这些问题,抓住事物的关键,千万不要因小失大。在课堂也是一样的,应当懂得把握住老师讲课的主要问题,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2.提醒孩子珍惜课堂的每一分钟

课堂45分钟是非常宝贵的,每分钟都含有高密度的知识量。告诉孩子课前不要玩得太疯,以便上课时能把注意力收回来,开始认真听老师讲课。另外,要下课的时候,通常是老师总结本课内容的时候,这时候也不能走神,去想玩什么游戏。

3.提前帮孩子弄清每课的重点、难点

有的孩子可能会说,我不知道这次课的重点、难点是什么,家长就要帮助他们搞清楚,使他们心中有数,听起课来,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不至于一节课下来不知道学了什么。习惯49,50(原来的86,87)第四章(原来的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