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培养青少年化学爱好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11136600000145

第145章 变色镜的奥妙

大约在40年代,科学家发明了变色玻璃,它可随着周围光线的强弱,自动改变颜色。

最初的变色玻璃感应速度很慢,从透明变为黑暗需要三分钟,从黑色褪到无色时,长达一小时之久。现在的变色玻璃能在数十秒钟之内变化,符合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有一种变色玻璃,在强光下一分钟内能有90%的原透光率下降至32%,在三分钟内降至26%。如果突然换了一个有暗的环境,2分钟内能从23%恢复至51%,5分钟可恢复至65%。在早晚光线微弱的条件下,变色玻璃可以保持最高的透光率。

变色镜的奥妙,主要是在变色玻璃中有许多卤化银(如溴化银、氯化银、碘化银)的微晶体。这些微粒在一立方厘米的变色玻璃中大约有一千万亿个。当某个波长的强光照射变色玻璃时,卤化银受到玻璃中另一成分——氧化铜的催化作用,银就从卤化物中分解出来。银原子能吸收光,镜片即变暗了。停止光照后,银又变成卤化银。镜片就褪色。

变色玻璃还可以用于照相机镜头。这种镜头可以自动控制进光量,在强光下不用调光圈。变色玻璃用于建筑物的窗玻璃,可以保持柔和悦目的光度;如果制成玻璃瓶,可储存对光线敏感的药物。

变色镜中的二氧化硅的成分较少,质地较软,容易起毛。变色玻璃虽则可以变2万次,但长期使用也会产生老化现象,使变色速度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