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为什么孩子会撒谎
11132700000045

第45章 拉近父子间的距离

众所周知,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正是这种距离疏远了他们,造成了他们之间的不理解,而也正是这导致孩子经常说谎。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疏于和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平时和孩子很少交流,他们一见孩子就是问最近的学习成绩,从不关心孩子的生活,这种只片面强调孩子成绩的做法,让孩子感到父母太“势利”,从不真正关心自己,所以孩子对父母十分叛逆,干脆不和父母交流,造成了双方的代沟,形成了沟通上的障碍。

作为孩子,玩是他们的天性,他们在玩中获得快乐。为了和孩子拉近距离,父母不妨抽空和孩子一起玩耍。因为平时父母白天工作繁忙,而孩子则忙于学习,他们接触的时间只能是在晚上。可是到了晚上,孩子还要做大量的作业,这让孩子和父母接触的机会更少。父母有时候根本没有时间来问孩子内心的感受。有时孩子在学校遇到很多成长中的难题,需要别人来帮助他渡过难关,可是由于和父母接触机会少,根本没有时间谈。而且他们还和父母有代沟,更不愿意和父母谈心。这更是间接造成了他们之间的疏远。所以趁着和孩子玩的机会,父母可以试着和孩子沟通,拉近距离。

在孩子的世界中,他们的业余时间往往只能和电视、动画和影片为伴。有时他们和父母联络只能通过纸条。比如父母会给孩子留下纸条“冰箱里有牛奶和面包,你回家后自己热着喝了奶”,孩子会留下“妈妈,我要交书本费”之类的纸条。这直接妨碍了双方之间的沟通。其实父母再忙,也应从百忙之中抽出一些时间来陪孩子,和孩子一起玩耍。因为孩子是在玩中长大的,也是在玩中开始接触这个世界的。只不过上学后学业过重,严重剥夺了孩子玩的时间。专家认为玩耍和营养丰富的食物、干净的空气、充足的睡眠一样,有利于孩子身体和智力的正常发育。父母在和孩子玩耍的过程中,既可以和孩子进行沟通,还可以让自己放松心情,减轻工作的压力。这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安徒生是举世闻名的童话家,他创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等童话家喻户晓,传遍了世界各地。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是一个鞋匠,母亲是一位洗衣妇。不过他的父亲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尽管为了养家糊口,父亲工作很累,但是从来没有忽视对孩子的教育。每当他干完活之后,不管多累,总要陪着儿子去散步,给儿子讲故事。安徒生非常喜欢听,每次都是专心致志。有时他还会被故事中的人物深深吸引,因他们而或喜或悲。

由于家中贫穷,小安徒生没有什么像样的玩具。他十分渴望得到好的玩具。于是父亲拿几块木头给他做了些小玩具。父亲找来了工具,经过一番努力把小木头制成了小木偶。尽管有点粗糙,但是在安徒生的眼中,那是十分有趣的。看着这些小木偶,安徒生觉得他们还缺少衣服,于是他找妈妈给他缝一些适合小木偶穿的衣服。在妈妈的帮助下,安徒生的小木偶有了自己的衣服。他高兴地为小玩偶穿好衣服。

父亲看着这些小木偶,提醒小安徒生,如果把这些小木偶当做几个演员,让他们玩游戏,那不是很好吗?于是安徒生把家中的桌子搬来当做舞台,把妈妈的头巾当做幕布,将一部名叫《荷尔堡》的故事作为剧本。安徒生和父亲顿时成为了剧社的专业“演员”,想象他们的很多表情,想象发生的很多事情。他们玩得不亦乐乎,也吸引来了屋里的妈妈当观众。

正是父亲那时的引导,使安徒生对故事产生了兴趣。通过自己的虚构,他觉得故事中的人和物仿佛就生活在自己的周围,他们发生的故事是那么神秘和有趣,他们的故事情节是那么精彩纷呈,引人入胜。于是他喜欢上了看书,看故事书。这为安徒生日后创作童话奠定了写作基础。

通过玩耍,安徒生喜欢上了故事。在其玩耍过程中,他会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设计自己想象中的故事情节,根据自己的喜怒哀乐量身定做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在他的童话故事中,不论是《卖火柴的小女孩》,还是《丑小鸭》,安徒生都融入了自己的思想。而这一切除了以生活现实做来源,还和他儿时玩耍对故事的迷恋不无关系。

通过玩耍,孩子的想象力可以得到提高,智力可以得到开发。一位心理专家通过实验证明,如果孩子在多样的环境中玩耍,会有利于他们的大脑发育,有助于加快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另外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还可以和同伴培养合作的精神,使相互之间更加了解,相互熟知。当今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的正是和别人的合作,欠缺的正是一种凝聚力的精神。而通过游戏,他们会意识到没有对方自己根本无法实现目的,只有有了对方的扶持和帮忙,他们才会实现共同的目的。这就是集体的力量,合作的价值。

父母总是觉得自己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尤其是当孩子过上寄宿生活后,每周才可以回一次回家,遇到考试的时候每月才能见上一面。等到孩子到外地上学,他们更是和孩子难得一见。有的父母总是感叹现在的孩子一上初中、高中就不要自己了,孩子口中经常提及的是自己的老师和同学,从不说自己的爸妈。难道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的位置和地位如此不重要吗?其实这主要是父母和孩子之间能够在一起谈心的时间太少了,往往是父母闲下来了,孩子却要忙了;父母要工作,孩子却休息。正是这屡次的“错过”,使他们之间越来越疏远,越来越忽视对方。尤其是父母会摆架子,即使很愿意和孩子交流,也会碍于面子难和孩子聊天。当今的很多孩子回到家后,只是和父母说几句很客套的话,比如“爸妈,我回家了。”说完他们便进了自己的房间,把房门一闭,做起自己的事情来。等到走的时候,说上一句“爸妈,我走了,再见。”这会让父母根本不知孩子的想法,在学习上遇到了什么困难,最近有什么烦恼。有的父母还会抱怨孩子只有在自己没有钱花的时候,才会想起自己的父母,父母就是他们的钱罐子。

吕亮和父母最近的关系有点紧张。因为最近班里组织一个活动,要自己的父母来参加。可是当全班其他同学都有家长陪伴的时候,吕亮却是独身一人。他的父母由于工作的原因难以脱身,不能前来参加。原本爸爸是答应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的,可是就在活动的前一天,公司有一个贵宾来访,爸爸实在不能请假,所以只能失约。这让吕亮一直耿耿于怀,因为这让他在同学面前很没有面子。当其他同学全家一起参加游戏的时候,吕亮只能在一旁投去羡慕的目光。他是多么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出现在自己的身旁,和自己一起来参加游戏呀!

可是就在一天晚上,吕亮觉得自己的爸爸实在太辛苦了。那天,吕亮的爸爸由于工作过忙累倒了,住进了医院。当吕亮去医院看望爸爸的时候,他看到爸爸面容憔悴,眼神十分无光,他顿时感到爸爸实在太累了。可是爸爸还是向他道歉,原来爸爸一直为没能参加那次活动而感到遗憾。爸爸觉得自己太对不起自己的孩子。这时候,吕亮早已把以前的埋怨抛之脑后,他觉得自己的父亲太伟大了,自己太自私了。爸爸辛辛苦苦工作,就是为了养家糊口,为家中赚更多的钱。

父母为了抚养孩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奉献着。不管多忙多累,他们都是自己一人承受。当孩子逐渐长大后,他们会意识到自己父母的不易,会为自己儿时的任性而后悔。父母会为了拉近和孩子的距离不懈努力,而孩子也要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当孩子在怪罪父母不关心自己的时候,他们也应换位思考,自己何时真正关心过父母?自从孩子出世后,他们总是从父母身上索取,从未想过回报。当看着父母随着时间的流逝日渐老去,额头上出现了皱纹,头上的银发逐渐增多,孩子们有时会感慨,那只是在写作文需要素材的时候,才会想到自己的父母,平时他们想到更多的总是自己。

拉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距离,理解是最重要的。当父母抽出一段时间来陪自己的孩子玩耍,当孩子开始懂得关心自己的父母,相信双方不管曾经有过多大的距离,都会被拉近。因为他们是亲人,他们有亲情,他们彼此关爱,他们血浓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