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曾国藩官学
11132600000045

第45章 六 该出手时毫不犹豫

曾国藩认为,当自己的力量有限时,不可轻易地亮出底牌,与对方交手,因为这时出手的胜算是比较小的:当力量已经得到积蓄,就应该与对方正式交手。这在前面的治军打仗部分已经讲到了。其实,不只是对待敌人耍采取这样的态度,对待内部的合作伙伴,也可能要采取同样的策略。曾国藩认为,由于种种原因,做事要经常与别人合作才能完成,在合作的过程中,合作伙伴可能会不守规矩,当自己的力量有限时,或者是出于大局的考虑,应该委曲求全,暂时不与对方发生激烈冲突;但如果对方的行为已经对大局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时,则应该坚持"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原则,要及时地向对方下手,这样才能掌握主动权,才有利于大局向好的方向发展。曾国藩对清德和陈启迈的参奏就是他两次典型的"出手"。

曾国藩在兴办团练、组建湘军时遇到过一些麻烦。驻扎在长沙的绿营兵与曾国藩的湘勇没有什么关系,曾国藩本可专心训练湘勇,对绿营兵置之不理。提督是一个省的最高军事长官,训练绿营兵本是湖南提督鲍起豹的责任。

然而,提督鲍起豹没有才能,绿营兵的训练任务就落到了曾国藩的肩上,曾国藩令属下抚标中军参将塔齐布统一练绿营兵和湘勇。

曾国藩练兵标准很高,要求很严。不管天气多么恶劣,每天训练不懈。

湘勇主要来自田间,且刚编入团练,是比较能够吃苦的。而绿营兵则不同,他们可以称得上老兵油子,又因多年没有打仗而变得懒散,并逐新养成了喝酒、赌博、抽鸦片的恶习,无法忍受曾国藩的严格训练。长沙协副将清德瞧不起曾国藩和塔齐布,竟然带头捣乱。先是清德不出操,后是与提督鲍起豹公然在军中起哄:''这么热的天还要出操,这不是存心跟兄弟们过不去吗?"他们的做法无疑加剧了绿营兵和湘勇之间的矛盾。

绿营兵因战斗力差,颇受勇丁轻视,而勇丁的月饷,高出绿营兵二三倍之多,绿营兵也嫉愤交集。因此,兵与勇时生摩擦。一天,团练的湘勇正在训练,试枪时误伤了绿营军中的一个小头目。绿营军小题大做,他们吹起号角,举起旌旗,准备对曾国藩属下的湘勇发动进攻。曾国藩忍住内心愤怒,鞭打了试枪的湘勇,缓和了充满火药味的紧张气氛。

然而,鲍起豹等人却不断从中挑拨,双方愈来愈情同水火,渐至常生械斗。每次发生械斗后,曾国藩只是责罚湘勇,没有与绿营兵论理,想息事宁人。

然而,绿营兵越来越猖狂,胆子也越来越大。绿营兵气焰更盛,益发耀武扬威,公然凌辱勇丁了。正合了曾国藩的两句话——"君子愈让,小人愈妄。"曾国藩不得已而咨请鲍起豹按军法整饬,鲍置之不理。绿营兵于是胆子更壮了。他意识到忍让不能灭掉绿营兵的嚣张气焰。一八五三年五月,曾国藩写好保举塔齐布的折子。六月,撰写《特参长沙协副将清德折》,将清德所犯大清律法一一列举,望清廷能够严肃处理此人。清廷采纳了曾国藩的建议,将长沙协副将清德革职查办,由塔齐布补缺。

曾国藩的参奏无疑又加深了其与提督鲍起豹的矛盾。一八五三年八月四日,绿营军中的永顺兵和湘勇聚赌,并因此发生械斗。六日,绿营兵居然拉起队伍,带着兵器,鸣号击鼓,包围了参将府,要杀塔齐布,吓得塔齐布躲在菜园旁边的草丛里,没有被找到,才逃过一命。绿营兵找不到塔齐布,放火把参将府烧了,又一窝蜂拥到团练大臣曾国藩的府邸,照样团团围住,扬言要杀曾国藩。幸而曾国藩的临时行馆设在紧靠巡抚衙门的射圃中。曾见事已急,乃亲自去叩巡抚骆秉章的偏门,骆出来喝止,绿营兵才悻悻作鸟兽散。

然而曾国藩所统率的湘勇,日子却更难过了,进出城门的盘查斥骂,街头的公然侮辱,甚至拳打脚踢,都是常事。有人劝曾国藩据实参奏鲍起豹等人,而曾国藩则以不久前参革了副将清德,这时不便再动弹章,于是托言:

"做臣子的,不能为国家平乱,反以琐屑小事,使君父烦心,实在惭愧得很。"即日将所部湘勇分别遣驻外县,自己的司令部也移驻衡州。

一八五四年十二月,为保江西安稳,湘军主力移驻江西。作战期间,如果没有军饷,部队将无法生存。湘军保卫江西,军饷由江西提供,合情合理。

然而,江西巡抚陈启迈拒不合作,反对提供军饷给驻扎本省的湘军。

陈启迈,湖南人士,与曾国藩是同乡。不仅如此,他与曾国藩还是同榜进士,后在翰林院与曾国藩同事。二人渊源如此深厚,按常理,即使曾国藩的主力部队不在江西,如果需要帮助,陈启迈也应尽绵薄之力才对。然而,此人并不念及旧情,尽管曾国藩派军力保其管辖省稳定,他也不想出力帮忙。

陈启迈的做法的确不通人情,不合事理。

当时,曾国藩仅以兵部侍郎的身份领兵作战,并不能干预江西行政,军饷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时,湘军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驻守,防范太平军,可见湘军在当时对清政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俨然成了清廷支柱。如果曾国藩此时向清廷提出要求,只要不过分,清廷岂有回绝之理7曾国藩本想与陈启迈商议尽快解决军饷问题,可谁知陈启迈不识大体,竟公然与曾国藩唱起了对台戏。

这时,发生了另一个冲突。举人彭寿颐在江西办团练,与知县李皓产生了矛盾。经查证,彭寿颐并无过错,他颇有才华,为人耿直,一心一意办团练,而李皓却有受贿、弃城而逃等罪。然而,陈启迈却不以事实为根据,颠倒黑白,欲治彭寿颐的罪。为化解冲突,曾国藩与陈启迈商量,想将彭寿颐调到自己的军营。陈启迈并不理睬,反而认为曾国藩干涉了他的军务,于是派人将彭寿颐逮捕,将其屈打成招。

曾国藩已屡屡让步,而目前形势又如此紧张,不免愤慨。他立即撰写一折,向清廷陈述陈启迈罪状,请清廷惩办。清政府为了安抚曾国藩,对陈启迈及其心腹进行了严厉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