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杨力细说经络按摩
11131400000015

第15章 督脉--统领一身阳经之总督

督脉主要循行于人体后正中线以及头正中线上。遇到突然昏倒或者昏迷不醒的人,大部分人都会说"掐他的人中"。人中穴在与任脉相对应的督脉上。就是顺着脊梁骨从下往上走,一直到嘴。脉气起于小腹内,与冲脉、任脉同源,出于会阴部。从尾骨沿着脊柱内上行,到后脑风府穴处进入脑内,联络脑。同时足厥阴肝经分支上头顶接通督脉,然后是任脉。

督脉的分支,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行,从内眼角上行至额,交会于巅顶,入络于脑,又退出下项,循行肩胛内侧,挟脊柱抵达腰中,络于肾脏。督脉在阴部络男女生殖器及****,并在****后尾骨部与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会合。督脉另一支从小腹直上,穿过肚脐中央,向上通过心脏,入于喉咙,上至下颌部环绕唇口,向上联络两目之下的中央。

督脉的络脉从躯干最下部的长强穴开始,沿着脊柱里面,散布头上;背部的分支从肩胛骨左右走向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的关系最为密切,一个在后背正中,一个在其两旁,共同联系着肾脏和脑。其次,督脉还与足少阴肾经和任脉联系,都与阴部、子宫、肾、心相关联。

本经共有28穴。穴位名如下:

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

穴位图如下:

督脉是总督,督促人体精、气、神的意思。从循行路线上看,督脉主要在背部,背为阳。这说明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督促的作用,所以又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督脉的功能可以概括要调节阳经气血。督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相交会,与各阳经都有联系,所以对全身阳经气血起调节作用。督脉的功能还反映在脑髓和肾的上面。督脉与人的神智、精神状态密切相关。脑是人的高级中枢,脊髓是低级中枢,而督脉的路线与脊髓有重复的地方。

第一,按揉命门穴,壮阳补肾效果最好。

命门穴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跟肚脐在同一个水平高度上,可以沿着肚脐向后找,到了背后正中的棘突下面的凹陷就是了。命门穴可以壮腰补虚,温补脾肾,也可以治疗腰部虚冷疼痛、遗尿、腹泻、男性的遗精,以及女性虚寒性的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等症状。按揉命门穴位或者灸才是真正的壮阳之道,每天用手掌来回擦命门,直到有一股热感透过皮肤向里渗透为止,这种擦法其实连膀胱经的穴位也一起刺激,效果更好。如果摩揉任脉的关元穴、气海穴等处会有很好的效果。

第二,想要缓解头部疼痛,请关注风府穴。

风府穴在头部后发际正中以上一横指的凹陷中,顺着脖子后面正中间向上摸,到脖子和头交接的地方有个凹陷的地方就是风府穴了。风府穴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头重等,以及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颈椎病引起的颈部神经、肌肉疼痛等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风府穴是督脉穴,与脑相通,也可以治中风、癫病等神志病。如果有颈椎病或高血压,或者低头工作太久而导致颈部酸痛、头晕眼花,或者不明缘由地突然头痛,点揉风府穴或是胆经的风池穴,或者沿前额的神庭--头顶的百会穴--风府穴按揉,就能感觉轻松许多。

第三,不但提升人体阳气还有止下垂作用的百会穴。

百会穴很好找,将大拇指插进耳洞中,两手的中指朝头顶伸直。然后,像是环抱头顶似的,两手手指按住头部。此时,两手中指指尖相触之处,就是百会穴。用指施压,会感到轻微的疼痛。百会穴是足三阳经、督脉、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是人体阳气汇聚的地方。

百会穴有主治头痛、眩晕、中风失语、癫狂、泄泻、健忘、不寐、阴挺以及降血压等作用。如,血压升高时,用手掌紧贴百会穴呈顺时针旋转,每次做40圈,可以宁神清脑,降低血压。

另外,百会穴对那些下垂病的作用也有大。因为百会可以升提阳气,所以对那些脱肛和子宫脱垂以及胃下垂的病很有作用,因为这些病的病因在中医眼里是一样的,统称"中气下陷",就是本来有东西向上提托着这些脏器,现在提东西的没劲儿了,它们就往下坠。例如:对于中气下陷所致的脱肛,可以选用百会、长强、大肠俞、脾俞、气海,均用补法;配合足三里、中脘、建里、气海,对于因中气下陷所致的胃下垂具有较好的疗效。

另外,民间有人用利用"升胃饼"治胃下垂也是根据这个原理。我把这个方子附上,供大家一试:

用蓖麻子仁9克,捣烂如泥,拌入升麻粉,制成直径2厘米、厚1厘米的棋子型"升胃饼"。将患者百会穴周围的头发剃掉,把"升胃饼"置于百会穴,用绷带固定,然后令患者俯卧。这里面需要加热熨烫,即用灌有80℃热水的瓶子熨烫升胃饼30分钟,每日3次,饭后2小时左右治疗较为适宜。可加强药性的升浮功能,通过经络的通达,对胃起牵引上提的作用,并使胃蠕动加快。每块药饼可连续使用4天,连用12天为一个疗程。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呕吐、咯血者以及孕妇忌用。因蓖麻子仁具有一定刺激性,患者用药后局部皮肤可能会出现一些刺激反应,如发红、肿胀、疼痛等,能忍受者可以继续使用,倘若反应较重,则需停止用药。

第四,宁神定志解疲劳,神庭穴确实神。

神庭穴在前发际正中直上半寸处(一寸为一横指)。神庭对头痛眩晕有效,神庭穴之"神"并非徒有虚名,它还可以治精神、心理疾病,例如失眠、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等。日常生活中我们用两手的食指或者中指的指肚交替从印堂穴向上推至神庭,并在印堂和神庭上加重力度点按,可以宁神定志,治疗失眠、心悸,缓解疲劳。

经络感悟:

督脉气血异常,人体主要发生的疾病是关于头脑、五官、脊髓及四肢的,如头风、头痛、头重、颈部发硬、头晕耳鸣、眼花、嗜睡、癫病、腰背僵痛,还包括手足震颤、抽搐、麻木及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