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孩子成功成才的70高招
11130900000065

第65章 第65招 让孩子在绘画中体会快乐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小时候有一定的绘画才能,将来长大了就很可能成为画家。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小画家和大画家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大量的事实证明,幼儿时期画得相当出色的孩子,长大后真正成为美术工作者的为数并不多。但是,许多医生、科学家、设计师和画家的成才之路却常与儿时爱画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幼儿美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在幼儿时期通过美术活动培养这种素质是非常有利的,为幼儿今后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美术活动除了可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外,还可以培养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动手能力和初步的审美能力。幼儿一旦形成了这种能力,就可以促进其他方面的学习,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因此,不管孩子是否有美术天才,也不管孩子长大后当不当画家,鼓励幼儿参加美术活动,培养孩子的绘画才能,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智力和能力,无论对孩子的今天还是明天都有好处。

聪聪是一个可爱的孩子,他喜欢画画,人幼儿园前就爱用彩色粉笔在地上涂鸦,入幼儿园后画画的兴趣更强烈了。爸爸专门给他购买了彩色画笔,用废纸订了一些小本本,有的时候一晚上他就能画上一小本。爸爸妈妈只教了聪聪握笔的姿势和认识红、黄、绿、蓝等颜色,至于画什么他们从来不限定框框。

聪聪的画可以说是随心所欲、十分夸张:飞机千奇百怪;汽车、枪炮是最新“研制”的;人和动物的某些特征相互“移植”,有时头比肚子大,美其名日“未来人”。有的后脑勺多长了一只眼,说是“外星人”;小鸡跟在妈妈身边不是在走路,而是张开翅膀像鸟儿一样飞翔。他还画过一张有关月亮的画,月亮上盖起高楼大厦,与地球架起了索道。问他架索道干什么?他说准备以后到月球上去住;问他想爸爸、妈妈怎么办?他说利用人工索道来接爸爸、妈妈;问他在那里吃什么?他说那里养着狼和老虎,可以吃狼肉和虎肉。他的画和话道出了儿童天真的本性。

聪聪画画的时候非常专注,旁若无人,仿佛完全置身于画的意境之中。画枪炮时嘴里就发出“嗒嗒嗒”、“轰轰轰”的枪炮声;画飞机学飞机起飞的“轰轰”声;画战斗场面时还不住地喊着“冲呀”、“杀呀”,好像他就是画里的某个人。这种天真的行为,让人觉得很好笑,但是如果用心体味,融进他的那种气氛之中,便会被深深感染。孩子的圣洁、纯真的心境所产生的美妙感觉,难以用言语表达。

让孩子学画画,并不表示是想让孩子当画家,主要是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高尚情操,开发孩子的想像力,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创造力,锻炼手的灵活性,使孩子在绘画中舒展自己内心的想像和情感,通过绘画把自己对周嗣事物的认识表达出来,从而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和修养,尤其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毅力、耐力。,

现在各种少儿美术培训班乃至幼儿园、小学的图画课,大部分从临摹人手,强调“以教师为主导”,限制了孩子想像力的发展。那种单纯把绘画技术、技巧作为美术启蒙教育重点的做法是脱离孩子生活实际的,也是违背儿童心智发展规律的。记得有份材料介绍,美国的孩子画太阳可以画红的、白的、黄的,而中国的孩子画太阳只能是红的,这充分说明了限制儿童想像力造成的弊端。

儿童的绘画是儿童本身的一种情感宣泄,体现了他们天真的童心、童趣,其中也折射着智慧的萌芽、性格的动向,他们更多的是为满足自己情感的宣泄。所以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我行我素,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没有任何负担。如果把他们这种本性加以限制,让他们按照既定的意图画这画那,他们会感到不知所措,感到画画很难,有压力,慢慢地就会失去兴趣。

在指导孩子画画的过程中父母应该怎样做呢?

从孩子的兴趣人手。孩子们都喜欢玩,都喜欢新鲜的东西,所以开头几次活动应该尽量多提供一些绘画工具,油画棒、毛笔、彩色水笔、水粉颜料、胶水、毛条、手工纸、铅画纸、卡纸、白报纸、彩色卡纸、旧报纸、广告纸等等,和孩子一起玩绘画游戏、手工游戏,吸引孩子动手参与,渐渐地适应活动,乐于活动,期待活动的开始。

给孩子积极的肯定,鼓励孩子大胆作画,多为孩子的进步加油鼓劲,多表扬多赞赏。

在指导孩子画画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多给予引导,少示范,不能让孩子比着已有的画“照抄”,鼓励他们自己画,画得不一样也很好。父母还可以经常带孩子去田野,去爬山,去看海,去动物园,让孩子随身带着画笔,在观察浪花、树木、建筑物、旷野、天空以及天上飞翔的小鸟、动物园里的野兽,产生创作的欲望时,马上画上几笔。这样做,比让孩子呆在家里画画效果好得多。

注重和孩子交流讨论,帮助孩子丰富画面的内容。可以从主题交流开始,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实物,鼓励孩子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看法。画画的同时也要多交流,当孩子画不下去的时候,进行一些引导性的交谈,鼓励孩子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想像,自己来丰富画面。

⑤尊重孩子。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也有自己的喜好,即使明知不好看也不妨让他尝试一下,然后再比较给他看,这样做远比你说教的效果好。画画过程中不干涉孩子运用图形和颜色,让孩子做画画的主人,让孩子体验画画的乐趣,并进一步得到提高。孩子间不做无谓的个体比较,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儿童绘画有一个过程和规律,画面是与他的心理发展和绘画能力相符合的,儿童学画画应表现儿童的感受和天性,应具有儿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想像。有的家长不理解这些,对儿童的画过分挑剔,不给予尊重。常听说:“这孩子尽胡画,哪有把人画得比房子还高的?这画的是什么呀?难看死了!”常常用成人的眼光和标准来评判儿童画,要孩子照大人的想像画,画不好就命令:“擦了再画!”这样做会使孩子对画画产生畏缩情绪和厌烦情绪,这种教育方法往往会扼杀孩子的想像力,限制他的自由想像空间而使其失去绘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