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剑平
一、禅茶文化论坛的目标
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文化再建的出发点就是历史反省,对于传统佛教茶文化的研究也就成为禅茶文化论坛的基本目标。而对于主办、承办禅茶文化论坛的杭州市佛教协会、灵隐寺来说,再建佛教茶文化是其支持动机,于是禅茶文化论坛也就有了建设当代佛教茶文化的研究指向。我们所说的禅茶首先是佛教界的茶文化,就像光泉大和尚所说的:“禅茶是僧人在寺院借以传递禅定内涵与境界的茶。”之后才是向世俗社会的传播与演绎。在佛教界重建茶文化不仅仅是把茶视为传播佛教思想的方便法门,更根本的目的是重建佛教仪规,对于宗教来说,仪规具有支柱性意义。因此宋代最有代表性的儒家学者之一的程颐有作为中国文明标志的礼乐仅仅保存在寺院的感叹。
为此,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禅茶研究中心在2011年,又召开了第三和第四届禅茶文化论坛。一如既往地从学术原则出发展开以相应学科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的研究,从佛教界需要出发展开实践总结,从社会需求出发探讨禅茶发展方向。
2011年4月17日,第三届禅茶文化论坛在灵隐寺召开,杭州市佛教界协会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禅茶研究中心主任、杭州市佛学院院长、灵隐寺方丈释光泉致词之后,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余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邹明华研究员和历史研究所沈冬梅研究员、浙江树人大学茶文化专业关剑平副研究员作了主题发言,浙江工商大学赵荣光教授作了评议,来自杭州佛学院的法师和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省内高校的学者十余人参加了讨论,会议由关剑平主持。
2011年11月11—13日,第六届世界禅茶大会暨第四届禅茶文化论坛在灵隐寺召开。开幕式上,首先光泉大和尚向来自日本、韩国和全国各地的代表、嘉宾一百五十余人致欢迎词,之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梁朝清代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的世界》杂志社主编崔锡焕代表海外代表以及杭州市宗教局副局长吴建华分别发言,杭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释月真主持开幕式。接下来的讲演会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沈才土主持,神户大学名誉教授仓泽行洋、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余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沈冬梅研究员作了主题讲演。此外,会议期间近二十位中外学者、僧人进行了六场研讨,分别由文教大学教授中村修也、浙江工商大学教授赵荣光、安徽农业大学副教授丁以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沈冬梅、武夷学院副教授周圣弘、安阳师范学院副教授刘朴兵和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余悦主持。本论文集仅仅采用了大约一半的会议论文,今后编辑相应专题论文集时会继续选用剩余的稿子。
本届论坛最大的亮点应该是以东福寺宗务总长龟山琢道为团长,由华藏寺主持黑柳佳彦、等观院副主持木村俊彦、积翠寺副主持丹羽正英、总持院主持铃木泰道组成的日本东福寺代表团首次在中国演示四头茶礼,同时作为第四届禅茶文化论坛的专题,围绕着这个中日佛教茶文化交流的历史文化遗产展开了研究。今后将进一步展开研讨,这组从四头茶礼出发探讨中日茶文化关系的论文将与新的研究成果一同出版。之后韩国代表演示了韩国茶礼。
二、基本问题的研究
就像四头茶礼的演示,日本茶文化的研究对于中国有特殊的意义。一是由于日本茶文化自身完整的传承,二是因为日本茶文化高度继承中国佛教茶文化,与中国佛教茶文化有着特殊的关系。尽管学者是否带有研究中日茶文化交流的明确目的,都在事实上拥有这个意义。
“茶禅一味”是世界佛教茶文化共同关注的命题,据说来自圆悟克勤,而事实上并不存在这幅墨迹。然而日本确实存在所谓的圆悟墨迹,在日本茶道史上具有象征“茶禅一味”的重要意义。神户大学名誉教授仓泽行洋在《珠光的印证书——圆悟墨迹》中对这幅墨迹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传说茶道鼻祖村田珠光跟随一休宗纯参禅,一休把圆悟墨迹作为印可证书送给了珠光。珠光把它张挂在茶室里,开日本茶室装点禅者墨迹之先河。珠光临终时,把这一墨迹传给他的后继者宗珠,之后又流入堺市的茶人伊势屋道和之手,几经辗转成为德川家康的收藏品,现在由东京畠山纪念馆收藏。但是这幅墨迹与文献的描述不一致,笔迹也不同于圆悟的其他墨迹,可能是由圆悟的弟子大慧宗杲代笔或者抄写。当时(建炎二年二月十二日),虎丘绍隆去此时居住在金陵、准备要往云居任住山的圆悟处叙别。这幅墨迹是圆悟给绍隆的法悟。仓泽先生整理了全文并作了阐释,还与《佛果圜悟真觉禅师心要》中收录的同文作了校勘。最后,结合传达珠光思想的重要文献《心之文》,总结了从“无我”到“无我的我”,再到“心之师·大达之场”的修行三阶段,指出日本艺道的修行论通称这三阶段为“守”、“破”、“离”。作为《心之文》根基的茶道思想与珠光圆悟根基的禅的思想完全一致,由此确认“禅茶一味”。因此尽管一休与珠光之间的传承关系得不到史料的证实,但是《心之文》与珠光圆悟在思想上的通彻加强了这个传承的可信性。
进而东海大学综合经营学部教授顾雯也将焦点对准了“茶禅一味”,在《关于日本茶文化史上“茶禅一味”由来的考察》中展开了全新的探讨。首先指出茶道随着禅和禅宗从中国传入日本而起源,又是在日本禅宗的影响之下,从禅宗中独立出来,成为以点茶敬茶的独特形式表现禅的一种方法,一种新型宗教,一种艺术和哲学,因此用“禅茶一味”来概观是必然的结果。禅在日本文化性格的形成及日本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禅被视为日本性格的表现方式。“茶禅一味”思想诞生于日本战国时代。骏河临济宗开山祖大休宗休语录《见桃录》中“茶兼禅味可,能避俗尘来”的诗句被视为日本“茶禅一味”思想形成的开端。这句诗的原作者是南宋松源崇岳,表明“茶禅一味”思想渊源于中国。大林宗套在给珠光的再传弟子武野绍鸥肖像画的偈颂中写道“茶味同禅味”,成为日本“茶禅一味”思想的奠基石。而日语中的“茶禅一味”一语出自临济宗大德寺禅僧义统的诗句。可见“茶禅一味”的认识始于“枯寂茶”的创始者们,经由至千宗旦三代茶人们的努力,在室町时代逐渐形成的一个茶禅道的理念,到江户时代已经非常流行。在全面欧化的明治时代,田中仙樵以《禅茶录》出版了《茶禅一味》。江户时代的茶书《禅茶录》系统阐述了“禅茶一味”思想,将茶道的精神内涵提高为一门禅学之道。
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关剑平以茶道为切入点展开了文化史的考察,也就是探讨了佛教如此深入影响茶道的原因。《从茶道看日本文化中的佛教》一文中,从茶道是日本特有的一个综合文化体系这个基本定位出发,指出日本茶道以佛教为根本既有文化上的必然性,也有特定时代的历史偶然性。必然性是指佛教在日本具有国教的地位。僧侣阶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知识阶层,而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的僧侣所传播的中国文化自然而然具有佛教的色彩。对茶文化来说,从最澄到荣西再到道元,代表性的传播者都是僧侣。偶然性指茶道形成于日本战国这个特定的时代。整个日本中世纪都充满了血腥的战斗,武士无时无刻不面对死亡,或者是剥夺对手的生命,触犯杀戒,或者是被剥夺生命的恐惧。而备受煎熬的是死里逃生之后,还要再次上战场,再一次面对死神。尤其对于上层武士来说,不仅要勇敢地上战场,还要冷静地分析瞬息万变的战况,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冷静的心态——平常心成为最基本的前提。为了达到平常心的精神状态,武士在书院茶礼中加入了佛教的要素,佛教与茶完成了新的结合。而以堺的豪商为代表的新兴阶层随即改造武士的茶道,审美成了最高目标,茶道成为“崇拜美的仪式”,严格意义上的茶道由此正式发足。由于茶道最终的追求是精神性的,而日本文化扎根于佛教,茶道的根本就又回到了佛教。由于日本与中国一样禅宗是佛教的主流,茶道的思想也就归之于禅。
三、文史研究
尽管禅茶一味的思想渊源于中国,但是宋朝文人所精心构建的禅宗文化却最终在日本饮茶生活中开花结果,因为佛教禅宗思想是日本社会的基本思想,相当于中国儒家思想的地位。因此,一方面中国茶文化中的佛教要素要达到日本茶道的程度比较困难,另一方面中国广袤的国土、多样的民族、多元的文化以及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仍然为佛教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尤其佛教内部茶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更是不言而喻。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姚伟钧认为饮茶的推广和普及,并把茶发展成为一门文化,与唐代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佛教传入中国后,茶很快受到广大僧侣的欢迎,成为最理想的饮料。在《佛教对饮茶普及的影响——以唐代历史与文献为例》中探讨了唐代禅宗盛行时,饮茶得到了进一步普及,佛教在茶中溶进“清静”思想,茶人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佛与茶便联结起来。从佛教自身的特点、茶在佛事中的广泛应用以及茶的对外传播等方面,说明了佛教是推动唐代茶风盛行的重要因素,进而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可以说佛教文化和茶文化的紧密结合,是唐代茶文化的重要特征。
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副教授丁以寿在《北宗禅对唐代茶文化的贡献》中同样论述了佛教对于唐代茶文化的贡献,但是把范围作了进一步的限定,指出北宗禅对唐代茶业和茶文化的发展有着显著的贡献。北宗禅曾经是中国最有影响的佛教禅宗派系,在唐代开元年间达到鼎盛。由于神秀及其弟子普寂、义福、降魔藏等在北方大兴禅教,使得北宗禅在北方地区广为传播。而禅僧习禅,饮茶却睡,流风影响民间社会,促进了北方地区饮茶风俗的传播和普及。荆州当阳山玉泉寺的北宗禅僧中孚、惠真等创制出仙人掌饼茶,革新茶叶加工工艺,促进了唐代茶叶生产的发展。禅律兼习的皎然,于禅归于北宗,首倡“茶道”,对中国茶道的创立及发展有着极大的贡献,堪称中国茶道之父。
相对于佛教在文化习俗方面的影响,解放军理工大学军队政治工作教研室副教授陶德臣的《论佛教与茶业经济的发展》以促进茶业经济发展,引导茶叶消费,服务改善民生为目的,从茶业经济史视角出发,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料,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考察了佛教与茶业经济结缘的初起(东汉至南北朝)、兴盛(隋至元)、曲折(明至民国)三个阶段,研究了佛教影响茶业经济的消费、生产、交换三个环节,提出了佛教茶文化促进茶业经济繁荣的三点构想:一是挖掘佛教与茶叶生产的历史联系,促进茶叶生产发展,包括增加茶园面积、发展名优佛茶、让佛与茶更结缘。二是挖掘佛教与茶叶市场的内在文化,促进茶叶市场的发展。包括利用寺院所产名优茶进入市场的文化,拓展茶叶市场;利用仍在生产的寺院历史名茶拓展市场;通过开发恢复寺院名茶拓展茶叶市场。三是挖掘佛教与茶叶消费的内在文化,促进茶叶消费的发展。包括大打绿色、生态促销牌;大力开发寺庙茶诗文化,推动饮茶风习的发展;发掘僧尼饮茶健康长寿的事例,促进茶叶消费。佛教与茶业经济关系密切,必须努力研究、挖掘、开发佛教文化中的茶文化思想,促进当今茶叶生产、茶叶贸易、茶叶消费的繁荣和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邹明华进一步聚焦问题点,《唐代诗僧皎然与陆羽的交往诗及其茶诗辨析》对于这两位唐代僧俗茶文化的代表人物及其关系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探讨。通过对于皎然与陆羽交往诗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以诗茶结为“缁素忘年之交”,达到了生死不渝的超然境界。皎然是留下了最为丰富的茶诗的僧侣,在与陆羽之外的文人雅士的交往中,同样创作了大量茶诗,对于茶文化作了较为充分的诠释,尤其是总结了品茶境界的三个层次,提出了茶道的概念,将僧家的“忘忧”、道家的“成仙”、儒家的“善身”与茶融于一体,反映了皎然对于茶文化的认识以及他糅合儒道佛的“三教兼通,归宿于某”的思想特征,为茶诗和茶文化开辟出圆融无碍的新境界。
四、清规研究
佛教茶文化最切实的反映还是在清规中。在大量的清规中,唐代的《百丈清规》早已失传,宋代的《禅苑清规》对之后元代的《敕修百丈清规》乃至日本的《永平清规》等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受到普遍的关注。早在2004年,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刘淑芬就在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的会议上发表了《枙禅苑清规枛中所见的茶礼与汤礼》,之后收录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中。在2009年的第二届禅茶文化论坛上,关剑平发表了《枙敕修百丈清规枛与佛教茶礼》,并收录在禅茶文化论坛丛书的第一部《禅茶:历史与现实》中。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沈冬梅在《枙禅苑清规枛丛林茶礼研究》中再次对佛教茶礼展开了研究。与众清规相比,宗赜禅师对于丛林“清众”特别重视,结夏、解夏、冬至、新年举办的所谓四节茶会为丛林茶礼之盛典,职事任免茶会为丛林茶礼之常务,僧众茶会、居常茶礼为丛林茶礼之基础。整个研究既有深入的因果探究,也有细致的过程描述。
安阳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刘朴兵再次把焦点对准了《敕修百丈清规》,在《略论枙敕修百丈清规枛中的禅茶制度》中考察了《敕修百丈清规》中的茶礼和“茶汤”、“煎点”等概念的内涵。他把《敕修百丈清规》中的茶礼分为祭祀丧葬茶礼、僧众活动茶礼两大类,明确“茶汤”有指茶和汤两种饮料,以及特指茶水的差别;同样频繁出现的“煎点”为举行茶汤礼仪之意。
五、美学的展开
佛教不仅作为宗教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也作为美学左右着中国人的心灵与艺术,禅宗尤其如此。就历史视角看,经禅门用茶、禅门种茶、禅思入茶而成就艺术禅茶;从逻辑角度说,禅宗是心宗,艺术也在心不在物,茶融汇禅思与艺术,成为禅茶艺术。
对于禅的美学在茶文化中的作用的研究是本次论坛的一个热点话题。天门职业学院陆羽国际茶学院覃兢业的《作为艺术的禅茶》研究总结了作为艺术的禅茶内涵品格在温润心灵的价值、浸透意蕴的沉思和追寻意味的形式等三个方面独具个性。禅思的介入为禅茶艺术品格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渐渐拥有了温润心灵的艺术价值:智慧启发、自然感悟、人生解脱以及形而上的宇宙思考。因此,茶饮在禅思精神的烛照下,洋溢出温润心灵的明澈。禅茶仪式规程背后,往往也蕴含着心理暗示与精神调节的意旨。禅茶的仪式与环境构造的氛围都建立在心灵关注的基础上,建立在艺术化人生的目的里。就某一角度说,禅茶不在于客体的艺术呈示,而在于通过形式呈现把主体审美化、艺术化。就感情活动而言,禅茶致力于对情感的梳理、冲淡、化解、净化与升华。借此禅茶把当下的情绪诗意化为永恒的感悟,将个人的感悟诗意化为自然的天地情怀。禅茶的形式最初主要以实用目的为出发点,后来发展为对环境与气氛的营造,追求禅茶活动中的禅思渗透,审美意蕴与玄理意味渐渐形成后,禅茶开始具有自己的审美格调。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与省部共建茶学重点实验室朱海燕和刘仲华与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王秀萍合作撰写的《中国传统的茶禅美学思想研究》从品读历史上杰出的茶禅诗画入手,总结茶禅美学思想始终不离“妙悟”、“静寂”、“淡泊”等特征。禅宗主“悟”,以“寂”为心境,以“妙悟”为基本方式。文人们在进行茶诗词的创作过程中,通过“妙悟”陶冶心性,消散烦恼,物我两忘,从而获得对茶的审美。参禅主静,讲究澄心静虑、专注精进,直指心性。在“由静达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茶须静品”理念。禅宗讲究从细微小事中得到启示,从大自然的陶冶中获得超悟。士大夫审美情趣也潜移默化,向着静淡幽远、超然脱俗、忘却物我的内心细腻感受的精致方向发展。在这种审美情趣指引下,茶人们追求自然淡泊的品饮情趣。
江南大学商学院胡付照在《紫砂壶中的茶禅文化意蕴探究》中,通过紫砂壶造型艺术审视禅茶文化的深邃与多元化。紫砂壶的制作首先有异僧指点五色土,金沙寺僧精于壶艺,为供春仿习。历史上的壶式有很多佛教主题,单单僧帽壶就不一而足。进而提出壶道的概念,并总结出“真、和、朴、容之圆融统一”的造壶精神,主张坚守壶道与弘扬禅茶精神,修持心灵。
禅与茶,是盛唐诗歌素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茶养性,以茶悟禅,成为文人们难以割舍的并以诗歌形式加以反映的重要内容。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舒曼、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陈一珉在《茶味与禅意,语默此皆清——浅论唐代禅茶诗化的虚实与隐显》中从《全唐诗》选择和整理出既有禅的意境又有茶的雅趣的禅茶诗,从禅茶诗化的虚实与隐显方面进行论述。唐代文人对禅茶诗化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禅茶文化概念,更是一个美学和有着高远意境的概念,并且影响着宋、元、明、清,乃至今天的文人们对于禅茶诗化内涵的不断延续和发展。
六、整体认识
方法论问题是中国茶文化研究的瓶颈,严重制约了研究水平,最终影响了茶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对于研究史的研究是所有研究的基础,但是中国茶文化研究界并没有普遍遵循这个原则,成为出现大量重复研究的重要原因,导致茶文化研究在整体上止步不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董慧在《禅茶文化研究综述》中对于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禅茶文化研究领域发表的百余篇论文和4部专著或论文集作了归纳综述。研究围绕着与禅茶相关的几个概念、茶与禅结合的历史过程、茶与禅结合的原因、茶与禅的相互影响、当代社会的禅茶等专题展开。这是她进入茶文化研究领域迈出的坚实的一步,会成为佛教茶文化研究者必读的文章,具有特殊的方法论意义。
****浙江省委党校教授陶济在《人、茶、禅的文化交互关系——禅茶文化的重新探解》中主张人、茶、禅之间的文化交互关系,从根本上决定了人与茶、人与禅、茶与禅之间的多重交互关系和文化整合过程。致中和合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取向不仅是中国茶文化的精髓,而且是禅茶文化的核心。在当代历史条件下传承和弘扬“茶禅一味”和禅茶文化,关键是以人为本,突破和超越传统禅茶关系和禅茶文化,创新和发展人、茶、禅之间致中和合的文化交互关系及其交互整合过程。
杭州灵隐寺寮元释仁空在《浅谈禅茶文化思想和意义》中阐释了禅茶文化各个时期的梗概情况,让人们了解禅、茶两种文化的结合,以及禅文化和茶文化融溶的缘起和发展。从历史的角度,叙述禅茶文化在历史上的作用,以及在佛教中禅与茶的结合和交点。详细分析禅茶文化思想,禅茶文化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个人生观的真理,世界观的内涵,宇宙观的真谛。最后,谈到了中国禅茶文化对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各国的禅文化与茶文化影响。
七、反省与展望
从2008年第一届禅茶文化论坛至今,已经经历了4年,顺利召开了4次会议,为全国乃至东亚的佛教茶文化研究者、实践者提供了一个稳定的交流平台。尤其因为光泉法师高度重视学术研究,理解学术研究与实践总结不同的使命与方法,使学者纯理论的研究,在实用主义至上的今天,得以通过论文集的形式贡献于全社会。禅茶文化论坛的制度化可以说是最大的成就。
间接的成就首数世界茶文化学术会议的召开。在第二届禅茶文化论坛上,熊仓功夫教授提议建立国际性的茶文化学术组织,以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以及整合分散在世界各国的研究力量。会后,立即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协商,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在研究会的支持下,2011年9月16-20日,第一届世界茶文化学术会议在杭州顺利召开,会议主题为“世界茶文化史上的陆羽《茶经》”。第二届世界茶文化学术会议将在2012年10月1—4日在静冈举行,会议主题为“荣西《吃茶养生记》与宋代茶文化”。
在第二届禅茶文化论坛后,制定了一个由四个分课题组成的研究计划,但是总的说来进展不尽如人意,根本的原因恐怕是没有建立起保障制度。
禅茶研究不仅仍然在进行,而且与前两届论坛相比,介入学者的地域分布越来越广泛,一些原本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里业绩斐然的著名学者也参与进来,为提升禅茶研究水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这些著名学者往往是出于对于佛教的信仰或者是文化亲近感,而在自己的本职研究之余关注禅茶的问题,从繁忙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展开研究。因此,虽然他们的研究成果质量很高,但是禅茶在他们的研究生活里仅仅是“副业”,缺乏系统性是最大的弱点。可以通过确保研究条件,提供研究信息,委派研究任务弥补这个缺陷,由此将禅茶研究变成他们的日常本职工作,达到研究的系统性。
由于我们的禅茶是“僧人在寺院借以传递禅定内涵与境界的茶”,尤其在禅茶文化的建设中,僧人应该是主体。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大量爱好者、实践者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为僧人禅茶建设者提供、储备人才。百年树人,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与学术研究一样,僧人的禅茶建设也同样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
从全国来看,佛教茶文化的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更多的人选择了佛教抚慰心灵,作为健康生活的饮茶也日益受到重视,应该说佛教茶文化研究与建设的社会条件日益成熟。对于今天的禅茶研究与建设来说,根本的问题不是认识差异,而是确保工作正常开展的制度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