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界名人成功密码
11126700000034

第34章 托尔斯泰:

文学创作从记日记开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文学泰斗。如果说19世纪的俄罗斯文坛是一个群星璀璨的天空,那么,毫无疑问,托尔斯泰便是这星空中最灿烂夺目的一颗。托尔斯泰的创作不仅是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峰,而且也是整个俄国民族文学在思想、艺术方面探索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公认的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三部:《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

他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把每天有趣的事情记下来。9岁的时候,他专门记了一本《外祖父的故事》,里面记满了外祖父打仗时的非凡经历和有趣故事。

列夫·托尔斯泰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母亲在他两岁时就去世了,家里人告诉他,母亲是一个非常善良而且气质高雅的人。他做过无数次梦,梦见自己依偎在母亲温柔的怀抱里。母亲微笑着倾听着他的诉说,安慰他,鼓励他,他觉得幸福极了。

他小时候喜欢和几个哥哥到野外去游玩。夏天他们到一个大水塘去玩,兄弟几个脱了衣服,在水塘里打水仗,或用纱网捞鱼,个个都像小泥猴。冬天,他们到山坡去滑雪橇,每次他都不甘示弱,有一次从山坡上滚下来,把哥哥们吓了一跳,他一个骨碌爬起来,还笑嘻嘻地说好玩。

小时候的托尔斯泰特别喜欢幻想。他经常站在楼上的阳台,羡慕地望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儿。有一次他心里想,鸟儿为什么能在空中飞翔呢?是不是因为有翅膀?人为什么不可以飞呢?人要是张开双臂,学着鸟儿的样子,是不是也能飞起来呢?想着想着,他张开双臂就从楼上纵身往上一跃。可想而知,他没有飞上天,而是重重地摔在地下。幸亏楼不高,家人发现得早,要不然真会出危险。

父亲很重视对孩子们的教育,请了家庭教师教孩子们学习文化。托尔斯泰学习很快,六七岁时已经能写很多字了。他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把每天有趣的事情记下来。9岁的时候,他专门记了一本《外祖父的故事》,里面记满了外祖父打仗时的非凡经历和有趣故事。他还喜欢搜集激励自己的格言警句,记了满满一本子。

为了给孩子们更好的教育,父亲带着孩子们来到莫斯科,大城市气势恢弘的建筑、繁华热闹的街道使孩子们大开眼界,可是还没有等他们完全熟悉城市的生活,父亲突然去世了。姑姑带他们到了喀山,这个城市是省里的经济文化中心,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终于考进喀山大学。当他开始了大学生活,才发现脱离实际的课程非常枯燥乏味,远不如阅读文学名著那样让人痴迷陶醉,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选择了退学。

回到家中的托尔斯泰,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每日与书籍为伴,全神贯注地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

1865年开始发表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被高尔斯华绥称为“古今最伟大的著作”。这是一部具有史诗般规模的作品,反映的是1805年至1820年这一转折时期俄罗斯民族的命运,同时也对俄国社会的各种问题——妇女问题、农民问题、战争与和平问题等进行了全面的艺术探索和解答。

作品以四个贵族家庭在保家卫国的战争中的不同表现和活动为核心展开故事情节,在恢弘开阔的历史背景上,生动地展现了俄罗斯上至最高统治者、下到普通军民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所进行的英勇斗争,歌颂了以庄园贵族和普通军民为代表的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斗争精神,也抨击了以宫廷贵族和上层军官为首的统治阶级的狭隘自私、堕落腐朽,突出了作家的“人民思想”。作品塑造了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彼埃尔·别竺豪夫、娜塔莎·罗斯托娃等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显示出托尔斯泰在描绘战争画面、探索人物心理方面的卓越艺术才能。

19世纪70年代创作的《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的巅峰之作。这是一部以婚姻家庭为题材的社会心理小说,作品以贵族妇女安娜·卡列尼娜的婚姻爱情悲剧和贵族地主列文的社会改革及人生探索为线索,反映了在西方资本主义冲击下俄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动摇,探讨了俄国社会的出路。

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位热爱生活、大胆追求幸福婚姻的资产阶级女性,为了从封建婚姻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获得个性的解放和人生的幸福,安娜冒着巨大的风险离开了官僚机器丈夫卡列宁,勇敢地同青年贵族军官渥伦斯基生活在一起。但是,他们的结合不但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反而遭到贵族社会的重重包围和百般攻击。虚伪的贵族道德和法律允许不忠和通奸,却不能容忍自由的结合。在巨大的压力下,善良的安娜遭到了无法摆脱的良心谴责。当她看到自己倾心的渥伦斯基日渐蜕去了高傲脱俗的气质,显示出贵族阶级的庸俗、软弱时,终于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最后,在悲观愤慨之中,安娜走上了绝路。

安娜的悲剧强有力地折射出一个阶级的黑暗现状和令人窒息的时代氛围,安娜的动摇、疑虑反映了托尔斯泰的苦闷和困惑,也是一代俄国优秀知识分子对时代潮流的敏感和觉醒。《安娜·卡列尼娜》以它提出的尖锐的社会问题、令人深省的悲剧意识、完美的艺术和出色的心理分析技巧赢得了整个世界文坛的赞誉和推崇。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这是一部前所未有的作品,第一流的作品。”

晚年的托尔斯泰以长篇小说《复活》为自己的终身探索画上了句号。这部被称为“托尔斯泰艺术上的遗嘱”的厚重之作,以一个堕落贵族聂赫留朵夫的精神复活为主线,对俄国社会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和揭露,表达了托尔斯泰以人道主义拯救社会、以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实现理想人生的愿望和主张。这部作品也可以算是对整个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辉煌总结。

托尔斯泰是一位注重精神探索和哲理思考的艺术家,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探求人生意义和社会出路是他执著一生的目标。

托尔斯泰探索一生的结论是,贵族阶级必须放弃自己的寄生腐朽的生活方式,站在同情劳动人民的一边,通过道德上的自我完善才能寻找到社会人生的出路。

托尔斯泰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也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对社会的关注、对人生的执著,显示出一个富于良知的优秀作家的独特人格和魅力。正是这种魅力、这种力量,连同他在思想艺术上的成果一道,成为后世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成功密码:

从小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对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因为日记可帮助孩子学会观察日常生活,学会遣词造句,这是最早的文学创作。托尔斯泰对文学的热爱是与从小的写日记不无关联的,而大量的课外阅读更为他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