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界名人成功密码
11126700000020

第20章 歌德:

一场木偶戏启蒙了他的艺术人生

歌德(1749—1832),德国伟大的诗人,著名作家,被恩格斯推崇为文艺领域里“真正的奥林匹克神山的宙斯”。

歌德4岁那一年的圣诞节,他和妹妹一起到外祖母家里去做客,外祖母非常喜欢这个聪明的小外孙,于是便请他们看一场木偶戏,看完木偶戏的歌德回到家里后,便让妹妹跟他一起学着木偶戏人物的样子,开始演起木偶戏来,将父母亲逗得大笑不止。自那以后他总是自编自导一些小戏在家里演出,表现了他对戏剧的浓厚兴趣。

在法兰克福的莱茵河畔,有一幢美丽的别墅,这幢木楼里住着一位法学博士,他的妻子是法兰克福市长的女儿,1749年8月28日,他们家生下了一个瘦削的孩子,母亲给他取名约翰·歌德。

歌德4岁的那年的圣诞节,他和妹妹一起到外祖母家里去做客,外祖母非常喜欢这个聪明的小外孙,于是便请他们看一场木偶戏,看完木偶戏的歌德回到家里后,便让妹妹跟他一起学着木偶戏人物的样子,开始演起木偶戏来,将父母亲逗得大笑不止。自那以后他总是自编自导一些小戏在家里演出,表现了他对戏剧的浓厚兴趣。

歌德的父亲有许多精美的图书,而且还是多种语言文字的藏书。父亲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所以从歌德开始懂事起,父亲便开始教他识字,歌德很聪明,他几乎没费什么工夫就把父亲教给他的单词记牢了。父亲看到孩子身上有一些天赋,于是便给他请了各门功课的老师教他。

每天,歌德都要学习几门功课,并且还学习英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意大利文和希伯来文。歌德认识的各种单词越来越多了,于是他开始钻到父亲的书房里去找书看,有时他在父亲的书房里一待便是大半天。有时要妈妈到那里去找他,他才知道出来吃饭。

8岁那一年的元旦节,歌德便写了一首长诗当成礼物送给外祖父和外祖母,外祖父和外祖母高兴极了。16岁的那一年,歌德遵照父亲的意思到莱比锡大学里去学习法律,可是歌德对法律却没有丝毫兴趣。他对自然科学和艺术的兴趣远远超过了法律这门学科。

歌德常常在课余时间里学习绘画和进行诗歌创作,他的诗歌和绘画都得到了朋友和同学们的好评,这时他对法律更是厌烦了。但父亲却将他转入了斯特拉斯堡大学的法学系里去继续深造。

在斯特拉斯堡大学期间,他有幸认识了主张革新的文艺评论家赫尔德尔,在赫尔德尔的影响下,歌德积极地到民间去搜集民歌。1771年10月14日,在赫尔德尔的号召下,歌德和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举行了一次隆重的莎士比亚纪念会,在讲演中歌德热情地朗读了莎士比亚的作品,得到了与会者的极大欢迎。

从此以后,他利用大量的时间,开始文学创作,1772年,他终于写出了诗剧《普罗米修斯》、话剧《葛兹·封·伯利欣根》。1774年,他又根据自己的素材写成了《少年维特之烦恼》。

歌德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自然科学的研究,并参与政治活动,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尤其是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德语文学,而且在世界文学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他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第一部产生重大国际影响的文学作品。长篇诗剧《浮士德》被誉为德国“世俗的《圣经》”。

歌德的文学才能是多方面的,创作有诗歌、小说、诗剧等,其中尤以《少年维特之烦恼》最受读者欢迎,小说出版后,有多种译本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拿破仑说他曾经看过七遍,在远征埃及时,他还随身带着这本书。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创作素材来自歌德在魏玛公国高等法院实习时的经历:在一次乡村舞会上,他认识了天真烂漫的少女夏绿蒂,对她产生了狂热的爱情。但夏绿蒂已经与别人订婚,歌德感到绝望和痛苦,多次产生自杀的念头。这时,他大学时的同学叶鲁塞冷因爱恋同事的妻子遭到拒绝,在工作中经常受到上司的指责,在社交场合中又被贵族男女轻蔑,甚至侮辱,于是愤而自杀。这两件事对歌德的震动很大,他决心把自己在爱情生活中所经历的痛苦抒写出来,在四个星期内完成了千古绝唱《少年维特之烦恼》。《少年维特之烦恼》绝不仅仅是一部单纯的爱情小说,它通过维特与夏绿蒂不幸的爱情悲剧,反映觉醒后的德国青年苦闷的精神和悲惨的遭遇,要求冲破封建羁绊、争取新生活成为民族的共同意识。维特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丰硕果实,他热爱自然、歌颂自然,主张艺术回归自然,让天才自由挥洒,反对一切规则和束缚。

他之所以爱夏绿蒂,就是因为她保留了一个少女可爱的自然本性,维特对自然的呼唤,实际上是反抗压抑人的自然天性的封建社会。

《少年维特之烦恼》代表了当时德国进步青年的思想情绪,它一问世,立即风靡德国和西欧各国,许多不满现实的青年从维特身上找到了共鸣。他们不仅狂热地读这部小说,还模仿维特的服饰,学维特自杀的方式,一时间维特曾经身着的长靴、青色燕尾服、黄色背心甚为流行,为恋爱自杀者不乏其人,形成维特热,以致小说在第二版时,歌德不得不劝导青年们说:“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郎谁个不善怀春?……做个堂堂的男子,不要步维特后尘。”

可见影响之大。

歌德的诗剧《浮士德》,创作延续了近60年时间,他的美学观点及思想发展都体现在作品中,他的人生体验、哲学探索、艺术实践构成了这部作品永恒的魅力,它与《荷马史诗》《神曲》等齐名,被文学史家认为是史诗性的巨著。除文学创作以外,歌德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例如,他解剖人体,发现过去一直不被人注意的颚间骨,用显微镜观察种子潜在萌芽等。

成功密码:

一场木偶戏造就了一位伟大的文学艺术家,这看似是一种偶然,实质上是一种必然。人生的必然不正是由无数个偶然构成的吗?看来,让孩子多接触世界,多方面培养兴趣,对他们的成长成才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