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华典故(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11126000000084

第84章 偃旗息鼓

“偃旗息鼓”用以说明战斗的休止;也比喻一切争吵或动乱的平息;还可以用来说明一些不法之事因被追查得紧而暂时停顿。

此典出自《三国志·蜀书·赵云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疑有伏兵,引去。”

三国时代,黄忠在定军山下把曹操大将夏侯渊杀死,曹操亲自率领军队二十万来替夏侯渊报仇;并派张搬运粮草屯在汉水北山的脚下。黄忠和赵云奉命一同去烧劫粮草。后来赵云见黄忠和张着被曹兵分开围住,不能脱身,就奋勇刺死了曹操部将慕容烈和焦炳,打败了张和徐晃,这才救出了黄忠和张着。

曹操在高山上看见赵云如此英勇善战,所到之处,曹军节节败退,心里非常恼怒。随即亲自带领大军下山助战。赵云的部下张翼看见赵云的后面有强大军马追来,就请赵云下令关紧寨门。赵云坚决不肯,反而命令大开寨门,放倒旗帜,停止擂鼓;在寨外战壕里面埋伏下弓箭手。他自己独自骑着马,提着抢,站在营寨的门口。

曹操赶到,下令急攻,可是看见赵云仍然威风凛凛地站着不动,却又向后急退。

赵云趁势把手一招,战壕里立刻万箭齐发。曹操不知赵云到底埋伏了多少兵马,首先拨马逃走,其余将领也在后面争着逃命,赵云和黄忠率军在后面紧追不舍,终于占领了曹军营寨,夺取了曹军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