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华典故(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11126000000043

第43章 尔虞我诈

“尔虞我诈”用来比喻互相猜疑、互相欺骗。

此典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春秋时期,鲁宣公十四年九月,楚国去攻打弱小的宋国,楚庄王亲率大军,团团围住了宋国的都城。由于宋国军民同仇敌忾,坚守不懈,直到第二年五月,楚军还是打不进去。这时,楚庄王准备传令退兵。

楚国大夫申舟(名无畏,即毋畏)的儿子申犀在楚庄王的马前叩头说:“我父亲知道自己一定会死在宋国,他为了不违背你的命令,毅然路过宋国,结果被扣留而死。而你也在我父亲临行前许下诺言,说如果申舟被杀,你一定讨伐宋国。

而现在,你却要放弃以前的诺言了。”楚庄王无话可说。这时候,申叔时正在给楚庄王驾车,搭话说:“我建议在阵地上修建房屋,并把一部分能够种田的战士派回去从事生产,以此表示我军要继续围困下去,如此一来,宋国必定会投降。”楚庄王采纳了申叔时的建议。

宋国果然感到恐惧不已,就派官员华元深夜混进楚国的军营,把楚将子反从床上抓起来,说:“我们的国君派我来向你说明我们的困难,他说,我们国家没有粮食吃,只好互相交换小孩来吃;没有柴烧,只好拆开尸骨当柴烧。尽管这样,如果你们要强迫我们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我们全国上下宁肯战死,也决不会投降。

如果你们退兵三十里,我们就接受你们的条件!”子反已经落到华元手里,非常胆怯,只好先跟华元订了口头上的条约,然后才把这件事报告了楚庄王,楚军先撤退三十里。

接着,宋、楚二国议和,华元到楚国做人质。条约上写着:“我不欺骗你,你也不欺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