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华典故(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11126000000153

第153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比喻为形势所迫,非这样做不可。

此典出自《三国演义》三十二回:“陈琳答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

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都占领了黄河南北中原地区的部分土地,两人都想消灭对方,从而统一中原,于是爆发了一场大战。

袁绍部下有个叫陈琳的人,替袁绍写了一篇申讨曹操罪行的檄文,那文章言词犀利,说理透彻,把曹操骂得一文不值。文章传到曹操手中。这时曹操正患头痛病,痛得吃、睡不得。看了陈琳的文章,竟吓出一身冷汗来,头痛反而好了。

曹、袁大战的结果,袁绍几乎全军覆没,陈琳也被俘了。曹操便让人把陈琳带来,说:

“你写的檄文,骂我也还罢了,可是怎么连我祖父、父亲也侮辱了呢?”陈琳答道:

“那时我是效忠袁绍的。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曹操爱惜陈琳的才华,所以没有杀害他,反而让他做了“从事”官。袁绍手下的人,听说曹操连陈琳也宽恕了,就觉得曹操是个爱才的人,胸襟宽广,便都投降了曹操,中原的局势从此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