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华典故(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11126000000132

第132章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形容极为丰富,取不完,用不尽。

此典出自宋代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前赤壁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被贬到黄州以后写的一篇文辞华美的赋。苏轼在这篇赋的第四自然段中写到:“流逝的一切就像这江水一样,然而它又没有因流去而消失,始终还是一江的水;圆缺的东西就像月亮一样,然而它并没有减少或增长,始终还是一轮月亮。如果从变的一面来看,天地不到一转眼的工夫就完了;如果从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和我都是无穷无尽的。然而这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况且天地中间,万物各有各的主人,如果不是我所有的,就是一根毫毛也不会去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听风成为声音,眼看明月成为景色,拿取这个无所谓,使用这个不会枯竭。这虽然是造物者的无穷无尽的宝藏,但也是我和您所共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