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华典故(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11126000000125

第125章 蓝田生玉

“蓝田生玉”比喻名门出贤良子弟。

此典出自《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少有才名……权见而奇之,谓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三国时期,诸葛瑾在东吴做官,深受孙权的重用,官至大将军。诸葛亮有个儿子叫诸葛恪,字元逊,他从小聪明,机敏过人,善于言辞,深受孙权喜爱。

有一次,孙权大设宴会,六岁的诸葛恪跟随他的父亲一起去参加宴会。诸葛瑾的脸长得特别长,孙权想开他的玩笑,于是在宴会期间,他命人牵来一头毛驴,在驴的脸上写了“诸葛子瑜(诸葛瑾字子瑜)”四个大字,借以讽刺诸葛瑾脸长似驴。众人见了,都捧腹大笑。诸葛恪见此情状,不窘不慌,他跪请添写两个字。孙权命人将笔拿来给他。诸葛恪在“诸葛子瑜”四字后面添写“之驴”二字,变成“诸葛子瑜之驴”。满座文武大臣见此无不惊讶,无不叹服。

又有一次,孙权问诸葛恪:“你父亲和你叔父相比,到底谁高明?”诸葛恪答道:“我父亲高明。”孙权要他说出理由,他说道:“我父亲懂得事奉明主,而叔父却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是我父亲高明。”当时,东吴的臣民大都认为孙权是英豪,刘备没出息;诸葛亮辅佐刘备,可以说是缺少眼光。诸葛恪的回答让孙权满心欢喜,不禁又大大夸奖他一番。

孙权见诸葛恪才思敏捷,对答如流,大为赞叹。又一次,孙权对诸葛瑾说道:“人们都说蓝田生美玉,名门生贤良,真是名不虚传呀!”

后来,诸葛恪当了吴国的抚越将军、丹阳太守。孙权死后,他又辅佐孙亮,任大将军,执掌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