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华典故(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11126000000124

第124章 枯木朽株

“枯木朽株”比喻平庸无能之辈;又可用来比喻年老体弱的人。

此典出自《汉书·邹阳传》:“故无因至前,虽有随侯之珠,明月之璧,犹结怨而不见德。故有人先谈,则以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

汉景帝时,有个名叫邹阳的人,他为人慷慨正直,不与坏人同流合污。他先在吴王刘濞手下做官,因文才口才都很好,所以深受吴王的器重。后来,吴王阴谋叛乱,邹阳上书劝谏,吴王不听,他就去投奔了梁孝王刘武。梁孝王的亲信羊胜和公孙诡嫉妒他的才能,就在梁孝王面前说了他很多坏话。梁孝王听信了这些小人的谗言,便把邹阳逮捕入狱,打算杀掉他。邹阳在狱中写了一封信给梁孝王,劝他细察忠奸,不要冤枉了好人,应重用人才。这封信,就是流传至广的《狱中上梁孝王书》。

在这封信中,邹阳说了这样一番话:“我听说过:就算是像明月之珠和夜光之璧(美玉)之类的稀世之宝,如果在黑暗中将它突然投向路人,任何人也会手按佩剑对你怒目而视,那是因为你没有提前向他说明。有些树木虽然长得弯弯曲曲、稀奇古怪,却可以做成君王使用的器物。那是因为君王的左右先就看中了它。可见,如果没有人提前说情,即使是明珠美玉,也得不到赏识;反之,如果有人提前游说,即使是枯木朽株,也可以建功立业而不被丢弃。许多有才有德的人士就是因为没有人推荐,空有一腔忠贞,也不能施展才志,反不如羊胜等人那样的枯木朽株受到君王重用。”梁孝王被邹阳的言辞打动了,就将他释放出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