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麻辣典故(世界典故汇编)
11124300000008

第8章 举案齐眉VS我在床上(典故:举案齐眉)

孟光又丑又胖,三十岁未嫁,是当地著名的大龄女青年,父母忧心如焚,张罗着为她找婆家,不知受到多少白眼。

好不容易有几个大龄男青年对孟光感兴趣,但她都一口回绝,媒人又好气又好笑:就你这条件,还挑三拣四,看来在家里照镜子照少了啊!媒人强烈建议孟光父母多买几面镜子,再考虑为女儿找婆家的事。

孟光的母亲,就问孟光是怎么回事,孟光说,她心中早就有一个偶像了,偶像的名字叫梁鸿。当着母亲的面,孟光发下誓言说:“不是梁鸿我不嫁!”

梁鸿有什么啊?穷得响叮当,父亲死了,连给他买棺材的钱都没有,用草席把他一卷,就算埋了,他呀,不过是个多读了些书的“百无一用”的书生。

青年书生梁鸿有两个爱好,一个是养殖业的爱好,那就是放猪,每天做完家庭作业,就把几头快乐的小猪赶到上林苑吃草;他的另一个爱好是放野火,他最喜欢听大火燃烧枯草发出“吡吡剥剥”的声音了。只是有一天,他的野火放出问题来了,烧了别人的房子,没办法,他就用那群小猪去抵偿损失。

房子的主人大概没有买保险,损失大了,认为他的几头小猪根本不够赔。梁鸿就主动提出来为主人做“义工”,每天起早贪黑干得十分卖力。这样不要钱只干活的打工仔哪里找啊?街坊邻居看着眼红,都出来一起指责主人刻薄,夸这孩子好。

人言可畏,弄得主人最后惭愧无比,要把小猪全部还给他。

梁鸿很有风度地挥挥手,不带走一头小猪,走了。

很多有钱人听说了这件事,都抢着要把女儿嫁给他,他都不要,可能是觉得有钱人家的千金娇滴滴地不好伺候吧。

丑女孟光大概就是在这时候开始看好他的。

在孟光看来,这样一个实心的男人,最起码不会有什么二奶三奶吧,请冲这一点,嫁给他至少可以图一个省心。

梁鸿听说了孟光想嫁他,就去求婚,他的誓言是:“不是孟光我不娶!”

孟光乐坏了,她家经济条件还不错,做了好多嫁衣,办了不少嫁妆,等到出嫁那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像一只喜气洋洋的花孔雀。

这梁鸿也怪,娶到了意中人,竟然一连七天不理她。

孟光不怕吵,不怕闹,就怕对方不理她,她搞不懂了,虽然我发出爱的信号在先,但也是你梁鸿主动求的婚,现在搞冷战算怎么回事?但她哪里敢发飙,低声下气地跪在床下问:“我早就听说你有个性,不喜欢相亲这样庸俗的事,拒绝了好几个女孩子,我也是这样啊,几个男人都说要娶我,我都没答应,就是为等你,现在你不理不睬,不知是我哪方面做得不好?”

梁鸿说:“你看你,穿得又时尚又华丽,涂脂又抹粉,哪里是跟着我来吃苦的!我要的是穿粗布衣服的女子,好和我隐居深山!”孟光笑了:“怎么不早说啊,我不过是考验你的审美情趣罢了,上山打柴的衣服我早就准备啦!”于是欢天喜地去洗脸,把金银首饰都取下来,穿着打着好几个补丁的粗布衣服,走到梁鸿,转了一个圈:“夫君请看,我的百衲衣出场了!”梁鸿大喜说:“这才是我的好老婆嘛!”

接着,在日常生活中,孟光发明出一个经典动作,叫作“举案齐眉”。

每次都小心翼翼地把饭盛好,“不看你的眼不看你的眉”,只是把盛饭的托盘高高举起,直到和梁鸿的眉毛平行。这个每天至少重复三次的动作,放在别的女人身上恐怕要累死,然而对于孟光来说是小菜一碟,因为以前在娘家的时候,她就能单手举起石臼,一碗饭又有多重?

幸亏汉代没有奥运会,要不孟光家人让她去练女子举重,光顾着拿金牌为国争光,哪有闲情为你梁鸿端茶送饭?

而给人舂米的打工者梁鸿,能够坦然受之,说什么“这真是我梁鸿的妻子啊,能够服侍我啊!”实在大男子主义的可以。

把饭送到这样的大男子主义者面前,孟光竟然不敢直接仰视,对丈夫敬畏到如此地步,不知道夫妻之间又有什么甜蜜的乐趣?

现在的都市小女人就有情趣的多了,为了套住男人的花心,早已不做“举案齐眉”这种过于严肃无味的傻事,她们发给老公最煽情的短信是:饭在锅里,我在床上。据说,此短信杀伤力百分之百,接此短信的男人有再重要的事都要摞在一边,急急地往家赶呢!

孟光无法和她们比,都市女人的锅里可能是补肾壮阳的什么什么汤,哪里是孟光端给梁鸿的粗茶淡饭,那在床上的玉人呢?一定是风情万种妖娆可人,哪里是孟光这样又矮又肥急需“整容”的妇人?

据说,喜欢发这条短信的人太多,不少人忙中出错,竟然发成了:“饭在床上,我在锅里”,又是一件搞笑的事情。

典故:举案齐眉

又作:齐眉举案、孟光荆钗、孟光举案

含义:形容夫妇相敬如宾。

出处:南朝·范晔《后汉书·梁鸿传》

原文: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封修远伯,使奉少昊。后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娉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遂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