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麻辣典故(世界典故汇编)
11124300000053

第53章 看你还敢来(典故:投梭折齿、看杀卫玠)

说起“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就会想到那个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军事奇迹的谢安。现在,我不说谢安,想要说的是谢安的伯父谢鲲,在我看来,谢鲲的故事好像更有趣一些。

《晋书》卷四九《谢鲲传》说谢鲲喜欢《老子》、《易经》,能歌,善鼓琴,“弱冠知名”,二十岁就出名了,还算早的。

但他的事业很不顺,先是做了长沙王的幕僚,有人诬陷他,说他要逃跑。长沙王要用鞭子抽他,谢鲲主动地把衣服解开伏在地上,摆好了一幅挨打的pose,不说一句辩解的话。长沙王觉得这人很有性格,就放了他,他把衣服理好后,平静地走出去,脸上也不见什么喜色。这就是当时最时髦的名士风度,被称为“放达”。

后来谢鲲被排挤到东海王越府当副手,因为犯了点小错误又被开除了。

就这样一个人,事业受挫,爱情也不顺。

有一个成语叫“投梭折齿”,说的就是谢鲲爱情受打击的小故事。

谢鲲有一个姓高的邻居,他家有一个女儿,叫什么名字,史书上没有说(很奇怪,大概历史都是男人写的,瞧不起女人,连她们的名字都懒得记),我们姑且叫她高小姐吧。

高小姐如花似玉,清眸流盼,皮肤嫩,眼睛也水灵,是这几条街当之无愧的第一美人儿。这小谢同志是看着她长大的,仗着和她住得近,就想近水楼台先得月,三天两头地往高小姐那里跑。

春天的晚上,清风杨柳的气息,带着万物的萌动,一阵阵吹来,小谢又无心睡眠了,他又想起了他的高小姐啊,就拿起琵琶,趿着一双高根拖鞋,来到高小姐的窗外,看见高小姐正织布呢(多贤慧啊),于是他咳了两声,深情并茂地唱开了:“我听见你织布的声音,有种特别的感觉,让我不断想不敢再忘记你,如果真的有一天,爱情理想会实现,我会加倍努力好好对你永远不改变,我会轻轻在你耳边对你说,我爱你爱着你就像织机爱布匹……”高小姐捂住了耳朵,大声叫:“你怎么又来了啊,难听死了,给我滚远点!”

原来这高小姐心中早就另有白马王子,那就是隔几天就到谢鲲家来玩的著名美男卫玠,卫玠的“帅”历史上是出了名的,“看杀卫玠”这个典故就是说卫玠长得太美,活活被人给看死了。卫玠有个爱好,就是清谈(什么都不做,光耍嘴皮子聊天争论),恰好这小谢也是清谈的一把好手,于是这两人就常常关屋子里唾沫横飞。

卫玠来了几次后,这高小姐就魂不守舍了。可是追卫帅哥的美女太多了,卫帅哥压根就没有注意这里还有一个天姿国色的高小姐,高小姐这个恨啊,不知怎么就迁移到小谢身上,大概有一点怨小谢没有把卫帅哥引荐给她吧。

小谢不是傻瓜,心想把卫帅哥给你一引荐,我不就彻底没戏了吗?

高小姐好失望,又遇到这死缠烂打的货,心里更气啊,你要是长得有卫玠十分之一帅,我心里都会好过一点,长得不帅没有错,偏偏又不修边幅,弄个披肩长发,袒胸露肚,出来吓人,就是你的错了,而且超极讨厌,翻来覆去就会唱个“我爱你,就像织机爱布匹”。

但小谢不气馁,他屡败屡战,深信“列女怕缠夫”,放下琵琶,继续做高小姐的思想工作:“云在飘,风在笑,妹妹心情好不好?鱼在哭,鸟在叫,哥哥想妹好烦恼!”高小姐:“我倒,又是这一套,能不能有点想象力!”谢鲲就吟了一句:“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你心中!”高小姐:“我酸!”谢鲲就直奔主题了:“那就让我们在今天夜晚合法地结合吧!”

高小姐再也忍不住了,娇叱一声:“下流!”就抄起窗前的花瓶砸下去,谢鲲左躲右闪,躲过了花瓶,但高小姐的另一件暗器接踵而来,他可没法躲了。只听“嗖”的一声,窗子里飞来一把织梭,不偏不斜,正打中他的嘴巴,他口中好咸好咸,他想的到的是流血了,没想到的是,和血流出来的还有两颗门牙!

我猜,这就是今天所说的“下流无耻(齿)”的来历。

这高姑娘织梭打得又准又狠,在家织布真是可惜了,她应该像木兰上战场,背一麻袋织梭,把敌人的牙齿都打掉,让他们天天喝稀饭!

再说,我们这位小谢同志逃回家中后,几个狐朋狗友听说了他的不幸遭遇,纷纷前来慰问他,小谢却说:“什么大不了的啊,犹不废我啸歌也!”这家伙,失恋倒没记挂在心上,关心的是他的“啸”有没有受到影响。

东晋那会,对于名士来说,不会写诗作文还打紧,如果不会“啸”两声,是很丢人的。“啸”的程序一般是席地而坐,将右手拇指和食指插入口中作啸形,先尖口,后送气,通过舌端摩擦于唇齿之间而成声,这和今天我们吹口哨的方法差不多,不过“啸”的要求更高些,跟练气功一样要用丹田之气。

小谢被打得满地找牙,对他“长啸”来说不碍事,但是如果搞歌咏比赛,就难以得高分了。

看来,小谢是个厚脸皮的主,不过他的幽默还是蛮让人开心和钦佩的。男士们可得注意了,调情也得看对象,别碰到PLMM就乱搭讪,妹妹凶猛啊!

打掉两颗牙齿后,这小谢也没找高小姐搞索赔,算是对她死了心,把精力完全转移到他的“清谈”上面来了。

卫玠本来就身体不好,就像今天电视里体不胜衣的花泽类一样,但是谢鲲却不放过他,有一次逮住他谈了一个通宵,第二天,带着黑眼圈的卫帅哥,精神恍惚,步行回家,被追星族们围追堵截,弄得体力不支,一进家门就倒下了,不久就“香消玉殒”,历史上都说卫玠是给看死的。我看卫玠的死,小谢应该负主要责任,当然发生这件事,小谢也很内疚,卫玠死后,他哭得比谁都伤心。

典故1:投梭折齿

又作:防飞梭、折齿梭、折齿之惭

含义:女子拒绝调戏挑逗或者男子因调戏女子而吃亏。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谢鲲传》

原文:

谢鲲字幼舆,陈国阳夏人也。祖攒,典农中郎将,父衡,以懦素显,壮至国子祭酒。鲲少知名,通简有高识,不修威仪,好《老》《易》,能歌善鼓琴,王衍、稀绍并奇之。

永兴中,长沙王义人辅政,时有疾鲲者,言其将出奔。义欲鞭之,鲲解衣就罚,曾无件容。既舍之,又无喜色。大傅东海王越闻其名,辟为椽,任达不拘,寻坐家憧取官稿除名。于时名士王玄、阮修之徒,并以鲲初登宰府,便至黜辱,为之叹恨。鲲闻之,方清歌鼓琴,不以屑意,莫不服其远畅,而恬与荣辱。邻家高氏女有美色,鲲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时人为之语曰:“任达不已,幼与折齿。”鲲闻之,傲然长啸曰:“犹不废我啸歌。”

典故2:看杀卫玠

又作:倾城看杀、聚车看卫玠、卫玠羊车、卫郎看杀、卫郎温润、卫郎玉润

含义:形容男子容貌出众。

出处: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原文:

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