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麻辣典故(世界典故汇编)
11124300000036

第36章 珠算大师王戎(典故:道边苦李、王戎俭吝)

算盘是我们老祖宗的伟大发明,其诞生的时代,历来说法不一,有说黄帝时代、汉代、宋代、元代的。依文献记载,起码汉代已有算盘,因为珠算之名,已见于后汉末年徐岳所著《数术记遗》一书,书上有“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的句子。

所以魏晋时代,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先生整天背个算盘到处跑,也不足为奇了。王戎出身豪门,后来又官至三公,收贿赂的同时兼做水果生意,富得流油,也吝啬的要命。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谈悭吝的共有九篇,王戎一个人就占了四篇。

王戎这个小气鬼,倒是个出色的经济学家。

小时候,他就发明了苦李子定理,一群小朋友在大路边玩,突然发现一棵枝繁叶茂的李子树,上面结满了诱人的红李子,小朋友们纷纷表演猴子上树,只有王戎原地不动,别人问他为何不摘,他说:“李生大路而无人摘,必苦也。”

长大之后,他也好像与这个李子有缘,家里种有特种李子(可不是路边的苦李子)。每年卖李子收入不少。为了不让别人得到种子,这位老兄竟然不辞劳苦对每一枚李子进行再加工,就是把李子打眼,把核取出来,以防别人去做种(其实,他根本不用去卖生李子的,这种做法,加工李子罐头再适合不过了)。

有人特瞧不起这种小家子气的做法,殊不知,“钻核卖李”体现出的是一种“知识产权”思想,在一千多年前的魏晋时代,尤为可贵。

还是回到算盘上来,由于王戎积累的财富太多了,大概他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钱,每天不得不拿着象牙制的筹码(我们姑且称之为初具雏形的算盘吧),一刻不停地计算,久而久之,他竟然上了瘾,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习惯性地拿出算盘拨一通,连晚上做梦的时候,都在拨算盘珠子。

王戎女儿出嫁的时候,他就把算盘拿出来,噼噼啪啪地打了一阵之后,丧气地发现嫁女儿真是件赔本买卖:以女儿能在家中呆上5年,每天做3个钟的针线活,2个钟的清洁活,1个钟的烹调活来计算,这5年,他可以从女儿身上得到5万钱。现在这么早就嫁给那小子,这5万钱不就打了水漂了吗?

一生气,硬是没给女儿嫁妆,但女儿嫁过去总得像个样子吧,就向他借了两万钱,还立了字据为凭。

好歹是女儿啊,怎么能要她还利息?但过了几个月,王戎把算盘拿出来一拨拉,就开始心疼那两万钱的利息了,如果是放高利贷,利息可不少啊。于是,那天天还没亮,这老头就背着算盘径直来到女婿家去讨债,而且一下子就闯进了小两口的卧室。小两口正抱在一起睡觉,女婿一看到王戎那肩上挎着的算盘,什么都明白了。这老头还没有变态到窥探隐私的程度,不就是要钱吗?以前老婆每次回娘家,他总是挂着一张乌云笼罩的死鱼脸。于是女婿发了誓,这次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还你那两万钱!果然,等女儿还了债,再回娘家的时候,王戎的脸就放晴了,笑成一朵花。

王戎侄子结婚时,大概没有钱置办结婚礼服吧,就向他借一件单衣作礼服。婚后没几天,王戎又拨弄着算盘珠子开始算了,这件礼服,他没收折旧费,侄子已经穿去3天了,也就是说3天的折旧费要他自己来掏,怎么能干这样的傻事呢?于是又起了一个大早床,守在侄子新房门口(这次倒没冲进去,可能是房门锁上了),用算盘敲门,说:“大侄子,还没起床啊,我那件礼服,快点还我啊!”从此,侄子算是恨死他了,因为就在前天晚上,新娘子指着那件礼服对新郎说:“夫君啊,满屋子就这件衣服还不错!在哪里买的啊?”新郎炫耀说:“这是我那个大款伯父送给我的,小意思啦!”现在大款伯父追上门来讨衣服,不是故意给他难堪吗?

王戎的儿子王万子,天生的肥胖症,七八岁的时候,体重就一百多公斤了,爬个楼梯就喘不过气来,东西掉地上也不能捡,每天起床都要好几个男仆帮忙,有一次不慎摔倒,差点儿窒息而亡。王戎纳闷啊,这小子打从他娘肚子里出来,就没给他买过奶粉啊,更不提吃什么补品了,怎么能长这么肥?

有一天,他做了一个试验,把王万子关房里,只给白开水他喝,结果发现两天之后这孩子不但没瘦下去,那胖脸的面积就像湿了水的面团一样又发大了!这下子可把王戎乐坏了,赶忙拨弄算盘算了一笔细帐,假如以后用糠代替饭来喂这孩子,把这孩子养到18岁,按每天节约八两五钱米饭算,十年节省的粮食就可堆满五间大仓库了。这是多么诱人的前景啊。从此以后,他就再没给孩子吃过一顿正经饭,一到吃饭时间,就给孩子端来一碗糠,和后面院子里的猪仔享受同等待遇。

自打吃上糠以后,小王万子竟是越来越胖。每当别人指责他虐待儿童,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王戎就振振有词地反问对方:“没看见嘛,这孩子胖得不行,现在给他吃糠,都胖成这样,要是给他吃饭,那不胖得更厉害吗?你想叫我害死他啊!”

当然王万子是虚胖,跟吃劣质奶粉头部变胖的大头娃娃是一回事,都因极度缺乏营养所致。

所以,这孩子才十九岁就一命呜呼,硬是让他用糠给喂死了!

著名吝啬鬼葛朗台家财万贯,为了钱六亲不认:克扣妻子的费用,要女儿吃清水面包。他临终对女儿的遗言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我觉得他对女儿还算不错,还有面包给她吃,比王戎同志要大方。

前不久在废报纸上看到一条旧闻,说成龙拍戏的时候,严格控制预算,叮嘱工作人员去厕所方便不能两张纸一起擦,只要一张就够了;F4之一的言承旭成名后也喜欢光顾路边摊点,买卤味的时候,趁老板不注意,拿一打免洗筷子回家,他家的一台电冰也是用了20年的。

这些应该是节约吧,而非葛朗台王戎的吝啬。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吝啬则不像一个堂堂男儿的作为,但看了这条旧闻,总觉得这两大明星给人的感觉有点怪。

典故1:道边苦李

又作:道旁李、得全如苦李

含义:用苦李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出处: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原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典故2:王戎俭吝

含义:形容人非常吝啬。

出处: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俭啬第二十九》

原文节选:

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

司徒王戎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洛下无比。契疏鞅掌,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算计。

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王戎女适裴,贷钱数万,女归,戎色不悦,女遽还钱,乃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