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麻辣典故(世界典故汇编)
11124300000020

第20章 癫痫病患者王羲之(典故:东床快婿)

提起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东床坦腹”这件事,现在相亲相怕了的先生们肯定特羡慕,王羲之这家伙敞开衣服,露个肚皮,坐在胡床上吃胡饼,就能找个风娇水媚家境优裕、后来一口气为他生下七个儿子的老婆,真是走了狗屎运了。

都说是王羲之那次玩的是魏晋名士风度,那套蔑视礼俗的前卫做法征服了他岳父的心,而我却有些我怀疑,王羲之再怎么旷达不羁,他也不可能在伯父王导家里放浪耍酷,不给伯父面子啊。

据《太平御览》卷七三九引裴启著的《语林》记载,王羲之从小就有犯有癫痫,每隔一两年就发作一次。所以,那一次,这家伙之所以表现的很反常,可能是他的老毛病癫痫刚好发作了。

还是先从王羲之的那个岳父郗太尉郗鉴说起吧。

太尉那时候应该是不小的官,相当于现在的三军总司令,最高军事长官,政治生涯如日中天,但是此公也居安思危,看见自己桃花玉面的女儿,一天天发育成熟起来,心想要让郗家永远繁荣昌盛,还得走政治联姻的老路子。

当时王、谢两家最为兴旺,“旧时王谢堂前燕”,连燕子都喜欢飞到这两户人家做巢,还有谁不想把女儿嫁给这两家呢?而王家和谢家相比,王家好像更出色一些,王家的领头羊是王导,是当时的宰相,他的府上有十几位青年才俊,可选范围大,个个是精品。

征得王导同意后,郗鉴就精心组织了一个选婿团,定了一个好日子,到乌衣巷王家来选女婿了。

再说王导的那些门人子弟,听到这个消息,全都又激动又紧张。早就听说郗太尉的女儿是个大美女,再说如果攀上郗太尉这棵大树,出人头地就可以提前好多年啊。现在八十岁太婆征婚的消息刚见报,就有几百位有志男士来应征,何况当时郗家的女儿可能十八岁都不到。于是提前几天他们就做好了服装,刮了胡子,对着镜子练习摆造型了。

王羲之也很早就来到了伯父王导家,参加这次盛况空前的选婿“派对”。

可是非常不巧,他刚坐下没几分钟,就口唇青紫,全身抽搐,口吐白沫起来,不过片刻,就昏倒在地。这癫痫病他以前基本上是一两年发作一次,随着年纪增大,发的少了,没想到会赶在选婿团到来的关键时刻发作,仆人手忙脚乱地把他抬到东边窗户的床上躺下。看他出了一身汗,就把他的上衣解开了,以散发他肚子上密密麻麻的汗珠。

其他王家的青年才俊心里高兴啊,选婿团还没有来,就有一个重要的竞争对手被OUT出局了,这家伙写字可是呱呱叫啊!

过了一会儿,王羲之醒来了,可能是经过一番折腾,消耗了许多体力,他的肚子开始饿了。他刚说了声“我饿”,就有一个仆人递上一块胡饼(因其上粘敷胡麻,即今天的芝麻,所以叫胡饼),他张嘴就咬。

正在这时候,选婿团来了。他们一进大厅,就被这里的场面给震呆了。这哪里是王宰相的大客厅啊,分明是摆满了各种帅哥造型的画室嘛,帅哥们个个玉树临风有形有款:有的凭窗远眺,有的捧书猛读,有的弹琴长啸,有的下棋支招,有的品茶赋诗,个个穿得都是名牌服装,头发都用榆皮水染得贼亮啊!

选婿团的成员正是看得眼花缭乱,忽然被东床上一个白花花的东西吓了一跳,仔细一看,是一个人的肚皮,顺着肚皮往上看去,只见一位头发乱如鸡窝的青年,眼角还有眼屎,流着鼻涕(都是刚才癫痫发作给害的),啃着胡饼,那芝麻都掉在了敞开的肚皮上……

选婿团成员心里都想,这人要不是个疯子就是个天才,拿不定主意啊,就把这个特异现象向郗老爷子作了汇报。

郗老爷子一听,拍着大腿叫道:“这个时代什么最宝贵,风度啊!这就是我最最欣赏的名士风度啊,OK,郗家女婿就是他了!”

就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癫痫发作,成就了王羲之的一段美姻缘。

典故:东床快婿

又作:卧东床、王郎袒腹、袒腹东床

含义: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是女婿的美称。

出处: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原文: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