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分钟说到对方心坎里
11123900000078

第78章 用“自信”赶走“恐惧”

演讲的目的在于宣传思想和激励他人,用意想不到的见解引出话题,营造“此言一出,举座皆惊”的艺术效果;用滴水不漏的语言深刻影响听众,极大地感染听众,唤起听众的热情和兴趣,引起最广泛的情感上的共鸣。

在人类社会中,没有人天生就能够战胜恐惧。之所以畏惧害怕,大多都源于内心深处的自卑感,因此,只有我们对自己有了充分的认识、足够的自信时,恐惧才会离我们远去。

在生活中,有许多人在平时能说会道,处理起事情来亦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可是,一旦上台演讲,却有如一泄气皮球,往昔的睿智与锐气,瞬间消逝得无影无踪,前后判若两人。

无论是重要会议上的演说,或亲朋知己前的意见表达,或董监事会上的报告,只要是站在众人面前谈话,许多人往往两腿发软,高举白旗。

许多人之所以畏惧害怕,大多都源于内心深处的自卑感,认为自己才疏学浅,或认为职位卑微,或自认没有站到台上演讲的资格,事实真是如此吗?绝对不是!切勿太低估自己的能力与存在价值,你之所以被邀请上台演讲,正表示你有此资格与才气,亦正是对你存在价值的肯定。

不管你是否处于恐惧的状态,没有谁是天生的大众演说家。其实,要获得自信、勇气和面对公众发表演讲时冷静而清晰思考的能力,并不像大多数人所想象的那么困难——甚至可能不到其1/10的困难。

在人类社会中,没有人天生就能够战胜恐惧。以前,演讲是一门精湛的艺术,所以要求演讲者必须掌握修辞法和演讲技巧。现在的演讲,其实就是一种扩大了的交谈。它既不要求你用如雷贯耳的声音,也不要求你必须掌握特殊的演讲方式。人们只是希望听到一些坦诚的话。

当众演讲根本不用掌握修辞法和经过多年训练去美化声音。其实,当众演讲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你只要掌握一些简单而重要的原则就行了。

哥尔特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在卡耐基的培训班中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有一天他同卡耐基共进午餐。他说:“卡耐基先生,我曾经有许多在公众面前说话的机会。但在潜意识中,我总是试图躲避与人进行正面交流。可现在我是大学的董事会主席,这个职务要求我必须经常主持各种会议。你看我已这么大年纪了,能学好吗?”当时在班上有很多像他这样的人,卡耐基向他们保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一定会成功。结果真是这样。

3年后,在一次企业家俱乐部吃饭的时候,他们又遇上了。当时他们又说起以前的事。当卡耐基问哥尔特自己的保证是否实现时,哥尔特微微一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笔记本,上面安排着近几个月来他的演讲日程。他边让卡耐基看,边自豪地说:“我现在最高兴和满足的事就是:我已经有能力获得演讲的成功,并且能为社会做更多有意义的事了。”同时,他还得意地告诉卡耐基,他负责的教区已经邀请英国首相前来公开演讲了,而负责向听众介绍这位杰出政治家的人就是他本人。

3年的变化真是很大。哥尔特如此成功,是否有什么秘诀?不,没有,像哥尔特先生这样的成功事例还有很多很多……

几年前,劳伦斯大夫到佛罗里达州度假。度假地离著名的巨人棒球队的训练场地不远,他是一位铁杆球迷,经常去看球员们练习,渐渐地就和球员们成了好朋友。一天,他被邀请参加一次球队的宴会。吃饭前,一些著名的客人被请上台讲话。在毫无心理淮备的情况下,他突然听见宴会主持人说:“今晚有一位医学界的朋友在场,我们欢迎劳伦斯先生就棒球队员的健康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劳伦斯是专门研究卫生保健的,他行医已30多年。本来,主持人提的这个问题,他完全不用任何准备就可以侃侃而谈。可是,在这种场合下,他还是第一次。当听到主持人提自己的名字时,他的心跳就加速了,他简直不知所措。他努力想使自己镇静下来,可于事无补,他的心脏仿佛就要跳出胸膛。这时参加宴会的人都在鼓掌,全都注视着他。怎么办?思虑再三之后,他摇摇头,表示拒绝。但却引来了更热烈的掌声,听众也自发地呼喊起来:“劳伦斯大夫,演讲!演讲!”

劳伦斯心里清楚,在这种极其沮丧的情绪支配下,自己一旦站起来演讲,肯定会失败,甚至可能连五六个完整的句子都讲不出来。他只好站起来,背对着朋友,默默地走了出去,心中充满了难堪和耻辱。

一回到布鲁克林,他马上就来到了卡耐基的培训班。他说,他再也不愿陷入这种哑口无言的困境中了。

老师最喜欢求知欲高的学生,就像劳伦斯一样。因为他迫切希望提高自己的公众演讲能力。正是这种迫切性,使他毫无怨言地刻苦学习。一个月的训练结束了,他的紧张情绪就消失了。两个月后,他已成为班上的演讲名家,并开始接受邀请,到各地去演讲。

劳伦斯告诉别人,自己非常喜欢演讲时的那种感觉以及所获得的荣誉,更让他高兴的是在演讲中结交到了更多的朋友。纽约市共和党竞选委员会的一名委员,在听过劳伦斯的演讲后,马上就邀请他到各地为共和党发表竞选演讲。如果这位政治家知道一年前劳伦斯在那次宴会上的表现,不知做何感想?

能自信地站在台上面对很多听从,并且清晰而又逻辑性强地公开演讲并不难,这就像打高尔夫球一样,只要有信心和恒心,人人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只要你积极进取、不断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成功。你必须对自己在大众面前说话的努力结果持轻松乐观的态度。要在每个句子,甚至每个词语上都烙上决心的印记,并且竭尽全力地来培养这种能力。无论任何人,如果他希望迎接语言的挑战,使自己能言简意赅地讲话,就必须具备坚强的决心。

克劳莱斯·毕拉德在读大学时,有一次老师规定5分钟演讲,可他还没讲到一半,就脸色发白,匆匆走下讲台。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公开演讲,结果失败了。但他不甘心被这次失败击倒,于是立下决心,一定要做一个优秀的演讲家。他没有失言,最终他成为了美国政府的经济顾问,为世人所仰慕。在他写的《自由的信念》一书中,提到了他当众演讲的情形:“我的演讲时间安排得非常紧。要参加商务部、商协会、基金募捐会、校友会以及其他团体举办的各种集会。我曾在密西根州的艾斯肯纳发表爱国演讲,让自己慷慨激昂地投身第一次世界大战;我曾和米吉·劳尼做慈善演讲,与哈佛大学校长詹姆斯·布朗特·柯南和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姆·侯欣斯下乡宣传教育;我甚至还以极糟糕的法语,做过一次演讲。我想,我十分了解听众想要听什么,也知道他们喜欢听到的内容被如何讲出来。我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我更知道:只要自己愿意去学,就没有学不会的。”

确实,演讲成功的关键是要有成功的决心。要想获得演讲成功,一定得有强烈的欲望保持热忱,有坚定的毅力解除困难;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有这样一个故事:当凯撒由高卢而来,穿过海峡,带领他的军团登上英格兰时,他把军队带到多佛海峡的悬崖上,让士兵看到脚底下海中燃烧的船只。置身敌国,士兵们知道他们与大陆的最后联系已经没有了,用来后退的船只已被烧毁。那么他们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征服,前进!凯撒和他的士兵真的这样做了,他们成功了。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凯撒精神,当你面对观众而心生恐惧时,就应想起这种精神。把任何一点消极情绪都投入到熊熊烈火中,而且把退路的门紧紧关上。如果你做到了这点,那么你就一定能成功。

一个人一定能靠他学到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心,来提高自己处理事务的能力。倘若一个人能够在多年前就战胜当众演讲的恐惧,那么现在他肯定会获得更多的成功,也拥有更多的快乐。对于自己的恐惧,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