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分钟说到对方心坎里
11123900000051

第51章 给予他人实际的恩惠,才能够笼络人心

当我们拿着竹竿去钓鱼的时候,一定要先弄明白鱼儿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钓到自己想要的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只有给予他人以实际的恩惠,才能够笼络人心。

哈雷·欧费斯屈托教授在《影响人类行为》一书中说:“行动是由我们基本欲望所产生的,对于未来想要说服人家的人,最好的建议是无论在商业中、家庭中、学校中、政治中,都要先激起对方某种迫切的需求,若能做到这点就可左右逢源,否则到处碰壁。

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是一种最本质、最强烈的冲动。因为贪利是人的本性,贪得无厌也是人很容易陷入的误区。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讲,人在需要的满足和发展资源的积累上又有一定的容量和限度。也就是说,利的增加尽管会增加人的满足感,但这种满足感会渐趋迟钝。同时,对大多数人来说,追求利益还会受理智的制约。一定情况下,还会舍弃某些利益,以维护和获取更为根本的利益。因此,通过利益机制来说服人有其普遍的效用,但在特定的情况下也不一定奏效。此时当反其道而用之,即以害来震之,以取得良好的说服效果。

人们总是习惯于用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回报于他人。赠送礼物是互惠原理比较初级的一种应用;在更高级的应用中,如果管理者希望在办公室内培养积极的态度和有成效的人际关系,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真正的先行者优势。只要管理者能率先展现出自己所期望的行为方式,就能引导同事和下属员工做出同样的行为。

一个人活在世上有的时候为了名可以舍利、可以忘生。掌握这一点,对于处理人情关系至关重要、无往不利。

现代商业化社会,很多人都表现得很精明,处处要算计,生怕有一点点的吃亏,一听到要付出,要给予别人好处就头疼。其实,这些人精明而不高明,越懂得“舍”的人往往得到越多。

如果柳传志不那么付出、不在管理层中形成利益的给予,他的企业能形成那么大的凝聚力吗?对于那些高层管理者、元老们,该给的利益都给足、给够,让他们在物质上得到很大的满足,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鼓励。他自己呢,给予第一,享受第二。影响力反而更大了。

很多有远见的企业领导者都是如此,给部下股票、房子、车子,在物质上不断地给予让人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有的甚至连自己的股份都全捐出去——这种大的给予,能不使领导者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吗?

给予实际上是最大的一种勇气,也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方法。

当年周文王被商纣王放回来之后,在渭水边上碰到了一个老人,正在茅草丛里面钓鱼。那位老人的渔竿没钩,就一根线直直的垂下去,周文王觉得很奇怪,就问:“老先生,这钓鱼你没钩怎么钓啊?”

这个老人的回答就4个字:“愿者上钩。”

周文王问:“为什么你不钓它,它就会上来呢?”

老人说:“钓鱼方法就和选人才一样,不是说你拿个弯钩才能钓得着。直钩一样可以把人才钓过来,甚至可以让人主动来,你不用钓人家就来了。”

周文王一听,这老人语出不凡,就虚心地问:“那具体怎么让人才来呢?”

老人说:“那些有远大志向的王者要想吸引人才,本身就要有创造性,具备能够潜移默化地感动人心的方法和技巧。只要把人心感动了,学会和懂得用这种悄悄的、让人看不到的实际恩惠,就能把人心征服,这样你就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天下其实并非一人之天下,你不要以为你是个侯爵,以为你将来要成为大王,就认为天下是你自己的了。这天下决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应当是天下人共同拥有的天下。如果你能够让天下人共享天下的利益,那么你就能得到天下。如果你不能做到共享,仅仅自己独霸天下的利益,那么你早晚会失去天下的。”

老人这番话使得周文王一下子就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江山。还用什么钓竿、鱼钩干嘛呀?你的恩惠都是现实的、润物细无声的,你给了别人很多、很多,自然这些人不就主动来了吗?

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就是“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

读了这个故事,不管你是领导者还是商人,也不管你是在商场、职场还是平时的为人处世上,如果你不以实际的给予和人心为关注目标,你定然就得不到人心、得不到“天下”,因为你根本就没有付出、没有去关注。如果你舍不得给予和付出,或只是口惠而实不至,那你能够得到什么呢?肯定什么也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