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分钟说到对方心坎里
11123900000015

第15章 不好回答的问题就巧妙地避开

对一些自己不能回答或不便回答的问题,要答得巧妙,迂回地达到躲闪、回避别人问话的目的。既要让别人不至于难堪下不了台,又要维护自己不能答、不便答的原则。

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进行言辞交往时,经常会碰到一些自己不能回答或不便回答的问题。对此,又不好不予理睬、拒而不答,这时,只有想方设法地闪避一下才是上策。一般说来,当你对别人的问题采取闪避回旋的策略后,别人就不会再不知趣地穷追不舍了。

闪避是言语交际中从礼貌的角度出发的,它的要求是:对别人所问,应当回答,但答要答得巧妙,迂回地达到躲闪、回避别人问话的目的。既要让别人不至于难堪下不了台,又要维护自己不能答、不便答的原则。

清初,有位诗赋名家叫周宛云,当时慕名请教的人络绎不绝,都以能见他一面、聆听他的教诲而深以为幸。

刚开始时,周宛云见别人千里迢迢向他求教,格外尽心,对是非曲直、好坏褒贬,一点也不隐瞒,以为只有这样,这些求教于自己的人才会有所收获。谁知这些人拿着诗稿都是兴冲冲而来,经他批评一番之后,一个个垂头丧气而去。时间一长,外面议论周宛云老先生的话便多了起来:有人说他狂傲,有人说他自以为是,有人说他浪得虚名,有人说他黑白不分等等,不一而足。

周宛云老先生十分后悔,对朋友诉苦说:“我既不想招来别人的怨恨,更不想把他们狗屁不通的诗说成是天下绝作,这该如何是好呢?”朋友淡然一笑,抚慰他说:“你呀!既不说他诗好,又不说不好,只说一句‘真不容易’不就结了?”

周宛云老先生豁然开朗,对朋友这一妙招点头称是。

这一天,又有位老头骑着毛驴带着上百篇诗稿前来向他求教,他改变以前的做法,和颜悦色地问老头:“您做诗到如今有多少年头了?”老头颇为自豪地说:“快40年啦!”周宛云老先生用手拍拍诗稿:“在40年里,竟能做出100多篇诗来,真不容易呀!”老头连连说:“哪里哪里!”心满意足而去。

从此以后,向周宛云请教的人都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他们回去都向别人说:“宛云老先生说我的诗不容易,真是有眼光!”

若是遇到不合理的问题,不好正面回答时,可以采取巧妙回避的方法,比如说可以转移话题,也可以给个似是而非的答案,也可以空泛地回答。

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人说话不自觉地就问到了禁忌之处,比如有人问到了你的工资,可是你觉得这是个人隐私,又不好指责他不该问,就可以说“刚刚维持生存啦”、“算是进入小康了”等空泛的概念,或者可以说:“和你的差不多。”这样说话既不会得罪人,也没有说出自己不愿说的话。

著名影星、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一位记者问他:“当初谈恋爱,你和于虹谁追的谁?”六小龄童回答:“到底谁追谁,有什么重要?我们都没有想过要‘追’对方,因为不是在赛跑,一个在前一个在后,我们是夜色中的两颗星星,彼此对望了几个世纪,向对方眨着眼睛,传递着情意。终于有一天,天旋地转,我们就像磁石的两极碰到一起、吸在一起了。”

六小龄童根本就没有回答对方的问题,而是一开始就否定了对方问题的前提,即认为两人谈恋爱不一定是一方主动追另一方,随后便对两人的爱情做了一个浪漫、精彩的比喻。这样既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又没有透露自己的隐私。生活中,遇到有人打听隐私的时候,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从一开始就否定对方的问题,自然也就不用按照他的提问来回答了。

如果对方提出的是我们不能回答或不想回答的问题时,你可以巧妙地利用其他因素转移话题,让对方无法得到想知道的答案。

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不愿把自己的体重公开,于是,当有人问他现在体重多少时,他说:“比过去轻。”再追问他过去多重时,他说:“比现在重。”他用的是和对方绕圈子的技巧,绕来绕去,最后对方还是什么信息也得不到。

在千变万化的生活中,什么样的怪问题都可能碰到,而对付这些怪问题的最佳方案,就是做出迅速灵巧的变通,切不可被对方的问题困死而陷于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