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简约而不简单的人生
11122800000059

第59章 别给孩子设立 “标准 ”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质,每个生命也都有自己独特的遗传密码。作为父母,只有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生命的个性,才能让孩子获得真正的成功。孩子的成长需要启发,也需要管教。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但切不可标准太高而 “压垮 ”了孩子。

每个星期六上午 10点,江卫都会带儿子拉拉去青少年宫轮滑, 3节课下来,他总是一味地在埋怨孩子,嫌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动作技巧不到位 ……他脸一沉,孩子马上就说: “爸爸,你是不是想凶我呀! ”每次他都把拉拉弄得紧张兮兮的。上个星期老师开始教刹车,一开始孩子怎么也不会,快下课的时候,拉拉滑过来说: “爸爸,这个刹车好难学!”看孩子当天学得还算认真,江卫便笑眯眯地说:“拉拉今天上课听得真认真,这个没有关系,今天刚刚学,你看看爸爸给你示范一遍,左右左右左 ……右脚翘起来 ……刹车 ……你试试!”江卫刚说完,孩子就操练起来了,第一次练习就有很大进步,他下意识地朝拉拉竖起了大拇指,拉拉笑了,他大声说: “爸爸,我好像有点行了! ”下课后拉拉还要求在舞蹈房再练习几遍,指导老师也夸他有进步。拉拉回到家一碰见家人就说: “我今天轮滑好,爸爸送我大拇指了,老师也表扬我了! ”那表情非常的开心,非常的神气。

清朝学者李惺说过: “攻人之过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勿过高,要另其可从。 ”朱熹说得明白: “孔子教人,各因其才。 ”田忌赛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用你的中等马去和他人的劣等马比赛,准赢!教育孩子,降低一个标准,留有余地,让孩子看到希望,有个奔头,兴许会出现奇迹。

另外,抓住每一个 “机会教育 ”的机会,但是多用正面的例子,少用负面的例子。如果你想教孩子 “见到长辈要主动起立打招呼 ”,那你自己就必须每次都做到。做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很严厉,自己却没有首先做到,是不能令孩子信服的。

在人格塑造方面,家长更一定要以身作则。比如诚信教育,独立人格和思想的培养,这些家长个人的表现直接影响孩子。所以除了用例子或故事来教导孩子,还要提醒自己不要有负面的行为。

同时,尽量让你的期望合理化。你可以要求他慢慢地做得比现在好一点,让他慢慢进步。如果看到不合理的或不可能的目标,孩子可能会根本放弃了;尽量把自己对孩子的要求转成对孩子的建议。当然这不是说要放任孩子自己去闯不去履行适当的约束权,而是尽量正确地引导。家长还应该学会通过评价过程来肯定孩子的努力,肯定孩子在学习或活动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和取得的进步,而不管结果如何,因为对于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孩子来讲,付出努力的过程比努力的结果更重要。影响结果的成功与否的因素实在太多,而努力的过程更能充分体现孩子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聪明智慧等多方面的优点。难道孩子表现出的这些优点不值得肯定和赞赏吗?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谨记的是,孩子并不只是生命的延续,更不是生命的简单重复,而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父母在最初给予他生命之后,他就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了,父母不再有控制或设计他未来的权利。他有自己的特质,唯有看到这些,尊重这些,才能发扬生命的个性,世界才会因此而丰富多彩。

心灵物语

在今天这个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每一个做父母的很难对孩子的课业成绩不在乎。但是,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的压力很大,因此要尽量体谅他们。不要对孩子提出太高的标准,更不要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放在孩子身上实现。太高的、过高的标准都只会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如果无法达到大人给设定的目标,有的孩子甚至会产生对不起父母的罪恶感。因此,不必要求孩子老是考第一,只要尽了力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