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你学同义词反义词(下)(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11122600000007

第7章

【辨析】“潜流”、“暗流”都是名词,都可以指地底下的水流。

但:词义不同,用于比喻义时“潜流”侧重指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感情;“暗流”侧重指潜伏的思想倾向或社会动态。色彩不同,“潜流”是中性词;“暗流”是贬义词。

qiǎn

浅薄

【释义】缺乏学识或修养。

【同义】肤浅浮浅。

【辨析】以上各词都是形容词,都指认识的深度不够或程度不深。

可以形容认识、言论、学识等,或者从这些角度去形容人。“肤浅”着重指认识局限于表面,常形容看法、理解、了解、体会、体验、观察、研究等;“浮浅”泛指浮在表面,不如“肤浅”和“浅薄”常用。“浅薄”着重指知识少、修养差,常形容知识、理想、内容等。

【反义】深厚深重深沉。

谴责

【释义】严正申斥。

【同义】斥责指责指摘。

【辨析】以上各词均有挑出错误,加以批评之意。“斥责”、“谴责”是以严肃的态度、严厉的言辞申斥,语意较重;“指责”、“指摘”语言较轻,是一般的指摘。

【反义】称赞夸奖。

qiào

俏皮

【释义】言谈举止异于常情,显得幽默、机智、诙谐。

【同义】幽默顽皮调皮。

【辨析】“俏皮”、“顽皮”都是形容词,都有异于常规、不驯顺的意思。但:词义不同,“俏皮”着重于显得幽默诙谐,引人发笑;“顽皮”着重不驯顺、不听调教。对象不同,“俏皮”多用于形容人的言行举止,常指大人;“顽皮”多用于形容小孩。

【反义】驯顺正经。

窍门

【释义】能解决困难问题的好方法。

【同义】诀窍。

【辨析】以上各词都指解决问题的关键。“窍门”偏重指在实际摸索中得到的方法、经验;“诀窍”偏重指高明的方法,带有不为人知的惟一性,程度较浓。

qīn

侵犯

【释义】非法干涉,损害他人;入侵他国领土。

【同义】侵略侵占。

【辨析】以上各词都是动词,都指用强力夺取或损害。“侵略”常指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用武力掠夺或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式夺取他国的领土或主权利益。“侵略”的宾语常常是“国家、领土”。“侵占”着重指占领,不仅可用于国与国之间,还可用于人与人之间,它的宾语常常是“土地、领土、财产”等。“侵犯”是触犯、危害,用于国与国或人与人之间,它的宾语更为广泛,有“领土、边境、领海、领空、主权、人权、自由”

等。

【反义】保卫。

侵害

【释义】侵入而损害。

【同义】侵蚀。

【辨析】以上各词都有使受伤的意思。“侵蚀”着重于“蚀”,腐蚀,指逐渐地、暗中使受损害;“侵害”着重于“害”,损害,指用明显的方式进行损害,使用范围比“侵蚀”要宽。

【反义】保护。

qín

勤奋

【释义】精神奋发、不懈地努力。

【同义】勤劳勤恳勤勉。

【辨析】以上是一组形容词,都指劳动不间断或尽力做之意。“勤劳”带庄重色彩。“勤奋”多用于学习、工作方面。“勤恳”用于学习、工作、劳动等方面。“勤勉”指力量不够还是尽力去做,严格要求自己,可构成习惯语“勤勉好学”,与“懈怠”相对;除与“勤劳”一样可作谓语、定语外,还常作状语。

【反义】懒惰。

勤俭

【释义】勤劳节俭。

【同义】节俭俭省节约。

【辨析】“勤俭”、“节俭”都是形容词,都有俭省的意思。但词义不同;“勤俭”着重于勤,既勤又俭;“节俭”着重在俭,节约俭省。

【反义】浪费铺张奢华。

qīng

青睐

【释义】用眼睛看,比喻重视、喜爱。

【同义】喜爱重视喜欢。

【辨析】“青睐”、“喜爱”都是动词,都有喜欢的意思。但:对象不同,“青睐”用于人或商品,范围小;“喜爱”可用于各方面,范围大。色彩不同,“青睐”多用于书面语;“喜爱”多用于口语。功能不同,“青睐”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不能带宾语,不能单独作定语;“喜爱”可带宾语,可受程度副词修饰,可单独作定语。

【反义】轻视小看憎恶。

轻便

【释义】重量较轻,或使用方便;轻松,容易。

【同义】轻巧。

【辨析】以上各词都表示小巧、简单、不费劲的意思。“轻巧”强调巧妙灵活,可用于人或物体;“轻便”强调使用方便、省力,一般只用于描写物体,不用于描写人。

【反义】沉重笨重笨拙。

轻视

【释义】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同义】忽视漠视无视。

【辨析】这是一组动词,都含有“对事情不注意,不放在心里”的意思,但词义上仍有差异:“忽视”强调不在意,忽略掉,含有“可能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不加注意”的意思;“轻视”强调主观上有意不注意,不重视不认真对待,常含“看不起”的意思;“漠视”强调冷漠对待,不认为重要而不去注意;而“无视”强调有意不放在眼里,含有“根本不顾,根本不理”的意思。四者在语意的轻重和用法上也存有差异:“忽视”适用范围广,常含贬义,如“忽视存在的困难,容易导致失败”;“轻视”贬义比前者重,含有“看不起”的意思,如“轻视体力劳动,看不起劳动人民”;“漠视”的贬义比“忽视”明显,意思比前两者重,如“他揭示了一个虽然平凡却长久地为人漠视的真理”;“无视”的贬义程度又比“漠视”重,如“无视党纪国法,必将自食其果。”

【反义】重视。

倾诉

【释义】完全说出(心里的话)。

【同义】倾吐。

【辨析】以上各词都表示尽情地、全部地说出心里话。“倾诉”强调诉说出自己的感情、感受,更具有感情因素,“倾吐”强调把深藏心底的话说尽。

【反义】沉默。

清白

【释义】纯洁,没有污点。

【同义】洁白。

【辨析】以上是一组形容词,都有“纯洁无瑕”的意思,都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品行。

【反义】污秽污浊肮脏秽浊。

清除

【释义】扫除净尽;全部去掉。

【同义】肃清。

【辨析】“肃清”、“清除”都是动词,都有把不好的东西除掉的意思。“肃清”是把坏的,反动的人或思想消灭干净;“清除”是对于不良的事物或思想意识等加以清理、取消。“肃清”比“清除”的语气重。另外,“清除”还指扫除净尽积雪、垃圾等堆积物,“肃清”没有这个用法。

【反义】保留保存。

清晰

【释义】清楚。

【同义】清楚。

【辨析】以上各词都表示“对象一点都不模糊,易于辨认和把握”

的意思。“清楚”强调对象在整体上特征分明;“清晰”强调对象从外部轮廓、线条到局部细微处都很分明。

【反义】迷茫朦胧模糊。

清新

【释义】清爽而新鲜。

【同义】新奇新颖。

【辨析】这几个词都表示奇特、新鲜的意思。

【反义】陈腐陈旧破旧。

清醒

【释义】头脑清楚,明白;(神志)由昏迷而恢复正常。

【同义】醒悟。

【辨析】这两个词都有由昏迷而恢复正常、由模糊不清到清楚,脱离迷惑的境界的意思。

【反义】迷惑迷惘。

qíng

情况

【释义】情形。

【同义】情形状况。

【辨析】“情况”、“情形”、“状况”都是名词,都指事情进行中的样子,在许多情况下可以互换。“情况”还指事情的发生存在、急剧变化等或人的行动、事情的动静,它比较接近口语;“情形”是指某一事情发生的经过,或进行中的样子;“状况”指事物或现象在较长时间里所呈现的状态或形势。在这几个词中,“情况”的使用范围最广。

一般地说,“情况”都可以取代“情形”、“状况”;“情形”、“状况”都不能任意取代“情况”。

情绪

【释义】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

【同义】心绪心情。

【辨析】这组同义词都指人内心和外表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都是名词。“心情”是“客观事物所触动的内心感情”;“心绪”指“心情、萦回不断的思绪”,或指“复杂的内心感情”,它可以是愉快的有条理的,也可以是不愉快的、紊乱的,但后者用得多些。“心情”、“心绪”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换。“情绪”是喜怒哀乐各种思想感情的外露。“心情”、“心绪”所表现的感情一般不如“情绪”所表现的显着、强烈。

情愿

【释义】心里愿,宁愿,宁可。

【同义】甘心甘愿。

【辨析】以上各词都有从心底里愿意的意思。“甘心”不仅愿意而且乐意。

“情愿”是心里愿意,无丝毫勉强。“甘愿”是“甘心”和“情愿”的压缩,进一步强调愿意的自愿程度,是十分称心、十分乐意的意思。

【反义】勉强。

qiú

囚禁

【释义】把人关在监狱里。

【同义】囚系软禁拘押。

【辨析】“囚禁”、“拘押”都是动词,都有把人关起来,限制其自由的意思。但:词义不同,“囚禁”着重在把罪犯或被当作罪犯的人关起来,时间在由刑期而定,一般较长;“拘押”着重在把嫌疑犯或破坏治安的人关起来,所犯较轻、时间较短。色彩不同,“囚禁”可用于书面语和口语;“拘押”为法律用语。

【反义】释放开释出狱。

求实

【释义】重视客观实际。

【同义】务实踏实。

【辨析】“求实”、“务实”都是形容词,都表示重视客观情况,讲究实际的意思。但:词义不同,“求实”着重在思想、态度上;“务实”着重在实际工作中。色彩不同,“求实”多用于书面语;“务实”多用于口语。

【反义】务虚求名。

qū

驱逐

【释义】派出去;使离去;消磨(时间、日子)。

【同义】驱赶打发。

【辨析】以上各词都是动词,都有使用某种手段迫使别人离开的意思。“驱逐”一般是政府行为,迫使别国人离境,具有政治色彩,常用于外交场合;“驱赶”一般是个人行为,迫使别人离开而到另一处,没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反义】收容收留。

屈服

【释义】对外来的压力妥协让步,放弃斗争。

【同义】屈从投降。

【辨析】以上各词都是动词,都表示迫于威胁和压力而违心地服从的意思。

“屈服”理于心理上妥协,不抗争;“屈从”侧重于行为上顺从,不违抗。“屈从”的书面语色彩比“屈服”更浓。

【反义】抵抗抵御抵挡反抗。

屈曲

【释义】弯曲。

【同义】弯曲。

【辨析】“屈曲”、“弯曲”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有弯曲不直的意思。但“屈曲”却带有“使之弯曲”的意思,带有动词意味。

【反义】伸直。

曲解

【释义】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

【同义】误解。

【辨析】“误解”、“曲解”都是动词,都有错误理解的意思。“误解”是无意的结果,而“曲解”多是存心、故意的,都与“理解”在意义上相对。另外,“误解”

可作为名词,“曲解”一般不能。

【反义】理解。

曲折

【释义】不顺利,挫折。

【同义】波折。

【辨析】以上各词都指事情发展进程中不顺利的状态。“曲折”强调大的挫折或不顺;“波折”指一般性的不顺利,语义比“曲折”要轻。

【反义】笔直。

趋势

【释义】事物发展的情势。

【同义】动向趋向。

【辨析】“趋势”、“趋向”、“动向”都有活动的发展方向的意思。其中,“趋向”除作名词外,又可作动词,如“趋向繁荣”;“趋势”、“动向”不能用作动词。“趋向”作名词用时,义同“趋势”,如“改革的趋向”与“改革的趋势”的意思相同;“动向”除指发展的方向外,还有活动的方向的意思,如“文坛动向”指文坛上的活动情况,并不一定指其发展的情况。

qǔ

取缔

【释义】明令取消有或禁止(非法、不合理事物)。

【同义】禁止。

【辨析】“取缔”、“禁止”都有不允许,不许可的意思。

【反义】推行推广。

quán

权力

【释义】政治上的强制力,也指在管辖范围内授予的合法的力量。

【同义】权利。

【辨析】“权利”、“权力”都是名词,都是可以支配、使用和控制的。区别是:“权利”指按照规定给予人们的可以享受的利益(包括保护享受这种利益的应有的权力);“权力”指一种可以管辖、统治、支配别人的权柄(主要是取权)。

【反义】义务责任。

权术

【释义】权谋,手段。

【同义】权谋。

【辨析】以上是一组动词,指处理各种情况时灵活有效的手段或办法。“权术”强调随机应变的手段,重在表现阴谋危计,含有明显的贬义色彩;“权谋”强调谋略,指随机应变的计谋,是中性词。

权威

【释义】①权力和威望有决定作用的,使人信服的。②有决定作用的、使人信服的权力和威望或具有此种权力与威望的人或事物。

【同义】权势权力威望。

【辨析】“权威”、“威望”都可作名词,都有声望、名誉的意思。但:词义不同,“权威”着重在使人服从的权力;“威望”着重在使人敬重的名声;“权威”还有在某一领域最有地位的人或物的意思。词性不同,“权威”可作形容词;“威望”

不可作形容词。

蜷缩

【释义】弯曲并缩成一团。

【同义】蜷曲收缩龟缩。

【辨析】“蜷缩”、“龟缩”都是动词,都有收缩的意思。但:词义不同,“蜷缩”着重在弯曲、翻卷;“龟缩”着重在躲藏、逃避。对象不同,“蜷缩”多指人或动物的肢体;“龟缩”多用于人或人群。色彩不同,“蜷缩”是中性词;“龟缩”是贬义词。功能不同,“蜷缩”能带宾语;“龟缩”一般不带宾语。

【反义】伸展膨胀胀大。

quàn

劝导

【释义】规劝开导。

【同义】劝告劝说。

【辨析】“劝导”、“劝告”、“劝说”都是动词,都有拿道理劝人,使人改正错误、接受意见的意思。但这些词词意各有所侧重:“劝说”重在规劝;“劝告”重在告诉、告诫;“劝导”重在开导。

【反义】训斥。

劝戒

【释义】劝告人改正缺点错误,警惕未来。

【同义】告诫。

【辨析】以上各词都表示“劝告人改正缺点错误、有所觉悟不再重犯”的意思。“告诫”着重于“告”,警告,多指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规劝,语义较重;“劝戒”着重于“劝”,劝说、讲明事理,对象可以是上对下,也可以是平辈之间,应用范围较广。

【反义】放任。

quē

缺点

【释义】欠缺或不完善的地方。

【同义】缺欠缺陷。

【辨析】“缺点”、“缺欠”、“缺陷”都是名词,都有欠缺的地方之意,可用于事物和人的言行、生理等方面。不同的是:“缺点”语义较重、较抽象;常用于各种事物,人的言行、思想、性格等,有时也跟人的生理;常跟“改正”、“克服”等词搭配,而“缺欠”、“缺陷”不能。“缺欠”语义较轻,指有所欠缺或不太完备的地方;使用范围较窄,一般只用于人或某些事物。“缺陷”语义较轻、较具体;常用于人的生理方面,有时用于物,如“这个产品有缺陷”。

【反义】优点。

缺乏

【释义】(需要的、想要的或一般应有的事物)没有或不够。

【同义】缺少缺欠。

【辨析】以上各词都表示人或物在数量或质量方面不足。“缺乏”

强调应该有而没有的意思,多用于抽象的事物,如缺乏勇气;“缺少”侧重于客观上数量不足,多用于较为具体的、可数的事物。“缺欠”语义较轻,指有所欠缺或不太完备的地方。

【反义】充足充分充沛充裕。

R

rě

惹祸

【释义】引起祸事。

【同义】闯祸。

【辨析】“惹祸”、“闯祸”都是动词,都有招来祸端的意思。但词义不同,“惹祸”可以指故意的,也可指预先没有料到;“闯祸”一般指因疏忽大意、行动鲁莽而引起事端或造成损失,词义范围较小。

rè

热爱

【释义】热烈地爱。

【同义】酷爱。

【辨析】以上各词都表示非常喜爱的意思。“热爱”偏重指人的感情深厚、真挚,使用对象一般为人、祖国、工作、事业等;“酷爱”偏重于兴趣爱好方面的程度深,一般用于体育、艺术、娱乐活动等方面,多用于书面语。

【反义】痛恨憎恨。

热忱

【释义】热烈而真诚。

【同义】热诚热情热心

【辨析】以上各词都有“情感热烈”的意思,都有名词和形容词两种用法,都是褒义词,存在同义关系。“热诚”除表示情感热烈以外,还表示感情真挚、待人诚恳;“热忱”和“热情”侧重于情意热烈;“热心”侧重于对人对事有兴趣,肯尽力。“热诚”

、“热忱”主要用作形容词,也有名词用法,如“充满热诚”;“热情”主要用作名词,也有形容词用法,如“非常热情”“热心”主要用作形容词,也有名词用法,有时也能用作动词,带宾语,如“热心街道工作”。

【反义】冷淡冷漠淡漠。

热点

【释义】指某时期引人注目的地方或问题。

【同义】热门。

【辨析】“热点”、“热门”都是名词,都有引人注意的地方、问题的意思。但:词义不同,“热点”侧重指具体的地方或某个抽象的问题;“热门”侧重指某种事物或话题。色彩不同,“热点”书面语、口语都常用;“热门”是口语。功能不同,“热点”多作主语和宾语;“热门”多作定语。

【反义】冷门。

rén

人格

【释义】①人的道德品质。②具有社会权利和义务的人的资格。

【同义】品格品质。

【辨析】“人格”、“品格”都是名词,都可以指人的思想品质。

但:词义不同,“人格”还指具有社会权利和义务的人的资格,词义范围较大;“品格”仅指品质和风格。对象不同,“人格”限用于人,适用范围较小;“品格”既用于人,也可用于文艺作品,适用范围较大。

人间

【释义】指人类社会。

【同义】人世人寰世间。

【辨析】以上各词都指人类社会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人间”

和“人世”侧重于指人类生活环境,常与来到、降临、离开等动词搭配。“人间”使用频率较高,口语、书面语都常用;“人世”多用于书面,使用频率不如“人间”高;“人寰”是文言词语,用于书面语,使用频率较低。“世间”侧重指在现实世界当中,如“世间还是好人多”。“人间”和“人世”还可以说成“人世间”。

【反义】阴间。

人民

【释义】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同义】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