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哈佛成长课:哈佛教授送给年轻73个智慧忠告
11119400000035

第35章 自控力的培养和提高

智者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哈佛大学训言

自我调控决定着心理素质的高低,哈佛大学也对培养和提升自控力予以重视。

培养和提升自控力并不是否认和压抑情感,当心情糟糕时,例如生气、沮丧,此时需要使其中的不好的方面变成强有力的动力,特别是希望一切公平时更需要这么做。

在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把四岁的小孩一个一个地带进房间里,并把糖果放到离他们不远处的桌子上,并向他们暗示:如果想吃糖就过去吃,但要是能等到我回来后再吃,就可以吃到两颗糖。

十多年后,这些孩子将要高中毕业。研究人员把那些吃掉一颗糖的孩子和两颗糖的孩子比较,发现吃一颗糖的孩子很容易被压力压垮,常常会很容易生气,动辄就会和别人打架,而且会耐不住诱惑,不会有太大的目标。而那些吃两颗糖的孩子成绩会比他们好很多,在后来的几年中,吃两颗糖的孩子越来越占据有优势,尤其是走向社会之后,更能获得很好的生存。吃两颗糖的孩子会做事认真,会有注意力,会能提高人际关系,会很好地面对挫折。

这个“糖果实验”的结果向我们展示了自控的重要性,不会自我调节,情绪易冲动,会激发出一种不必要的结局。例如,当医生告诉病人的亲人不好的消息时,他们往往会抑制不住情绪,嚎啕大哭起来。尤其是在与他人见面时,也会表现一种悲伤的情感。这刻不容缓,一触即发,会让人一时招架不住。

在服务行业,会要求服务员很有礼貌地对待顾客。不过,有的人会说,要求员工表现出某种情绪,是在迫使员工不得不付出一定代价的“情感劳动”。如果老板命令员工这么做,并不一定能收到相应的效果,有可能会背道而驰。这样的情况被叫做“人类情绪的商业化”,这种情绪的商业化会成为一种情感专职的形式。如果细细思量,会发现这种观点并没有说全对。决定感情是否沉重的,在于人们对工作的认知程度,就如同护士认为自己在关心他人时应当具备同情心一样,对护士来说,花些时间照顾心情沉重的病人,会让他觉得工作富有意义。

自控力对应对绝望和愤怒也有一定的影响,它可以限制强烈的情绪起伏,使之归于平和。

当人在绝望的时候,要是能在自创的故事中获得安慰,便可以收到显而易见的好处。就像处理一段感情冲突,这段冲突涉及你和他人,一开始会很棘手,处理不好的话会出现不好的结果,但是,到最后却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此时,你可以想象产生冲突的是因为什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解决问题的途经怎样,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有更有效的方法。你还可以描述当时的一些点点滴滴,在笔记中记下你自己的故事,故事要能够引起人们强烈的回忆和希望。这个故事也要督促你产生积极的情绪,只要你日后想到这个故事,就可以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发怒在失控状态不断升级之前会很明显,要想控制它就显得很重要。我们首先要认知诱导发怒的原因,然后可以通过散步、看电视、听音乐、阅读有效地控制发怒的不良情绪。

还有一个技巧,假如你认识一个有很好自控能力的人,就要研究他的自控方式并且扪心自问:如果我处在这样的情境中,他会怎么去对待呢?

影响情绪增长的因素有一个是内心的对话,当遇到不高兴事的时候,我们会陷入一连串的思考中,有时会愤怒地作出“我要报复你”的不良情绪。

为了有效地控制这些消极的回应,应当不让这些想法进入自己的内心,要把它们挡在外面。当回忆以前的愤怒时刻,应当很好地体验当时的情绪、思想和行为。要做一个深呼吸,把所有的消极念头和情绪都抛出去,要放松片刻,在安详的气氛中体验曾经拥有的情绪、思想和行为。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反复练习。

人应该很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要能控制住内心的冲动,即使是在糟糕的时候,也要保持着振作、乐观并沉静着。在逆境的时候,要头脑清晰,要精力不分散,在工作上要有条不紊,很好地创造出业绩。

我们就有必要掌控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