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令孩子惊奇的122个科学发现和科学知识
11118800000122

第122章 高效的传播通道——光纤

光纤是一种传输介质,是依照光的全反射原理制造的。光纤是一种将通讯信息从一端传送到另一端的媒介,是一条以玻璃或塑胶纤维作为通讯信息通过的传输媒介。因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所以光从一种物质射向另一种物质时,在两种物质的交界面处会产生折射和反射。而且,折射光的角度会随入射光的角度变化而变化。当入射光的角度达到或超过某一角度时,折射光会消失,入射光全部被反射回来,这就是光的全反射。不同的物质对相同波长光的折射角度是不同的(即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光折射率),相同的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折射角度也是不同。光纤通讯就是基于以上原理而形成的。

通常光纤与光缆两个名词会被混淆。多数光纤在使用前必须由几层保护结构包覆,包覆后的缆线即被称为光缆。光纤外层的保护结构可防止周遭环境对光纤的伤害,如水、火、电击等。光缆分为:光纤、缓冲层及披覆。光纤和同轴电缆相似,只是没有网状屏蔽层。中心是光传播的玻璃芯。在多模光纤中,芯的直径是15~50毫米,大致与人的头发丝的粗细相当。而单模光纤芯的直径为8~10毫米。芯外面包围着一层折射率比芯折射率低的玻璃封套,以使光纤保持在芯内。再外面的是一层薄的塑料外套,用来保护封套。光纤通常被扎成束,外面有外壳保护。纤芯通常是由石英玻璃制成的横截面积很小的双层同心圆柱体,它质地脆,易断裂,因此需要外加一层保护层。

由于光纤是一种传输媒介,它可以像一般铜缆线一样传送电话通话或电脑数据等资料,所不同的是,光纤传送的是光讯号而非电讯号。因此,光纤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具体如下:

1.光纤的通频带很宽,理论可达30亿兆赫兹。

2.无中断段长几十到100多公里,而铜线只有几百米。

3.不受电磁场和电磁辐射的影响。

4.重量轻,体积小。例如:通2万1千话路的900对双绞线,其直径为3英寸,重量为8吨每千米。而通讯量为其十倍的光缆,直径仅为0.5英寸,重量为4.5吨每千米。

5.光纤通讯不带电,使用安全,可用于易燃、易爆场所。

6.使用环境温度范围宽。

7.抗化学腐蚀性好,使用寿命长。

光纤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渐变光纤,一是跃阶光纤。前者的折射率是渐变的,而后者的折射率是突变的。近年来,又有新的光子晶体光纤问世。

纤芯材料的主体是二氧化硅,里面掺杂极微量的其他材料,例如二氧化锗、五氧化二磷等。掺杂的作用是提高材料的光折射率。纤芯直径约5~75微米。光纤外面有包层,包层有一层、二层(内包层、外包层)或多层(称为多层结构),但是总直径在100~200微米上下。包层的材料一般用纯二氧化硅,也有掺杂极微量的三氧化二硼,最新的方法是掺微量的氟,就是在纯二氧化硅里掺杂极少量的四氟化硅。

这样,光纤纤芯的折射率略高于包层的折射率。保证光的传播主要限制在纤芯里进行传输。包层外面还要涂一种涂料,可用硅铜或丙烯酸盐。涂料的作用是保护光纤不受外来的损害,增加光纤的机械强度。光纤的最外层是套层,它是一种塑料管,也是起保护作用的,不同颜色的塑料管还可以用来区别各条光纤。

任何通讯传输的过程包括:编码→传输→解码,当然,光纤系统的传输过程也大致相同。电子讯号输入后,透过传输器将讯号数位编码,成为光讯号,光线透过光纤为媒介,传送到另一端的接受器,接受器再将讯号解码,还原成原先的电子讯号输出。

光纤通讯的发展历史也经历了近百年。1880年,贝尔发明了一种利用光波作载波传递话音信息的“光电话”,它证明了利用光波作载波传递信息的可能性,是光通信历史上的第一步。1960年,美国科学家梅曼(Meiman)发明了第一个红宝石激光器。激光与普通光相比,谱线很窄,方向性极好,是一种频率和相位都一致的相干光,特性与无线电波相似,是一种理想的光载波。因此,激光器的出现使光波通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1966年,英籍华人高锟(K。C。Kao)博士首次利用无线电波导通信的原理,提出了低损耗的光导纤维(简称光纤)的概念。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首次研制成功损耗最低(光波沿光纤传输1千米后,光的损耗为原有的1%)的石英光纤,它是一种理想的传输介质。同年,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室温下连续振荡的半导体激光器(LD)。从此,开始了光纤通信迅速发展的时代,因此人们把1970年称为光纤通信的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