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砂
孑然一身五十年,七十八岁才成为新娘;半个世纪的等待,只为,那曾经的一场爱。如此旷世奇缘,其主角究竟是个怎样超凡脱俗的人儿?
她叫张茂渊,外祖父是晚清重臣李鸿章,侄女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才女张爱玲。她留过洋,集万贯家资、容貌才情于一身,她的爱情,波澜不惊却又令人唏嘘感叹。
他们是彼此的初恋。
一九二五年,二十五岁的张茂渊在开往英国的轮船上遇到了英俊才子李开弟,女孩儿的心事,像春日里的花苞儿,风一吹,便开了。
二十六岁的李开弟对张茂渊亦是一见钟情,甲板上,李开弟深情地用英语为张茂渊朗诵了拜伦的诗。
故事至此,原本应是一段才子佳人的人间佳话。然而,及至李开弟了解了张茂渊的出身后,炽热的情感忽然就冷淡下来。在李开弟这样一个热血男儿的眼里,张茂渊的外公、与洋人签署了《马关条约》的李鸿章是个民族败类;张茂渊的父亲,马尾一战中狼狈逃窜的张佩纶是个懦夫,而张茂渊的哥哥又是个打吗啡、嫖妓的浪子,这样的一个贵族人家的闺秀,必是娇如婴儿,弱如温室花草,怎配和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双栖双飞?于是,李开弟毅然斩断了与张茂渊的情丝,仓促中和一位女留学生结为连理。
张茂渊应邀参加了李开弟的婚礼,那一刻,她将一个女人的内敛发挥到了极致。面对新娘,张茂渊神态自若,落落大方,仿佛自己和新郎间从未有过感情的瓜葛。没有人知道,此刻,张茂渊平静的表情下,痛苦是何等的汹涌!
然而,令李开弟万没想到的是,张茂渊非但不是一根只会依附大树的藤、不是《红楼梦》中相信宿命、任人摆布的迎春,恰恰相反,接受过西方教育的张茂渊性情坚毅如贾府中的探春,有着一颗男儿一样的雄心,她自强自立的品性与她的家族格格不入。
了解了张茂渊为人的李开弟像尤三姐自刎后的柳湘莲,苦恼,悔恨,深深地自责。
错过一个人最可怕的方式是,你就在他身边,却知道已不能再拥有他。此时李开弟的妻子已有身孕,张茂渊和李开弟都是看不得别人痛苦的人,两个人的恋情,注定成了开在伤口上的一场烟花,爱虽真,却隔了一条无法泅渡的河。
如此也便不难理解,张爱玲在香港读书的三年中,李开弟为何像对待亲生女儿那般照顾爱玲,个中原委,又何尝不是把爱玲当成了对张茂渊情感的寄托?
许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感情有时只是一个人的事,爱与不爱只能自行了断。张茂渊,这个高傲清冷型的女子,自李开弟结婚后,便再也没爱过别人,只守着父亲留下的一份家业过活。
张茂渊说,今生等不到你,我等来生,神情语气中的决绝让人惊心动魄。
若记一个人一生一世,那定是需要一份勇气和一缕化不开的浓情的。也许李开弟只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个人,但对于张茂渊来说,他却是整个世界。
心若知道灵犀的方向,哪怕不能朝夕相伴,亦是一幅最凄美的风景。于是,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等待里,张茂渊和李开弟这对有情人,隔尘相望,不越雷池半步。人们看到的,不是心头碎裂的伤、彻骨的思念以及等待的绝望,而是一份淡定从容,一份静静的守候。在生命的角落里静静开着的,那些写着初恋的花,那是只有一个人才懂的幸福啊。
十年浩劫中,年近古稀的李开弟被打成反革命,每日在弄堂里清理垃圾,亲友避之唯恐不及。彼时的张茂渊已是家财尽散,却仍旧隔三岔五地从自己并不富裕的供给中挤出一些,接济李开弟。每每去看他,张茂渊总是捋起衣袖,卷起裤管,用她从小弹钢琴的手,接过力不从心的李开弟手中的水桶扫帚,帮他“改造”,做那些笨重的粗活儿。此时的爱,已无需言语,举手投足间的一切,他能懂。
及至李开弟的老伴去世,张茂渊已经七十八岁,终于如愿以偿地和自己初恋的人儿走到一起。时间已将无数个事件润泽成珠,保存下来,留给两个相爱的人儿,一起在黄昏里细数,哪些是云卷云舒下淡淡的喜悦,哪些是车马喧嚣声中思念的悠长,还有,那些红尘往事与年轻过的容颜。
张茂渊九十岁时去世,用五十年的执著,换来了十二年的相依。
五十年的等待是漫长的,正是因了这份漫长,两个相爱的人儿才更加珍惜相依的时光,同时也正是因了这份姻缘的来之不易,两个人才真正懂得,如何用心去体味那份迟到的幸福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