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交往中,你布施,帮助别人的时候永远不要企望获得回报,你越是不指望回报,你将得到的回报就会越大。你越是想要回报,越会扰乱自己的内心,给友情,给帮助蒙上一层阴影。正如一句古话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做事不图名不图利。不图报定律是你在布施的时候永远不要企望获得回报,你越是不指望回报,你将得到的回报就会越大。正如一句古话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为了名利而去帮助他人的人总会让帮助变了味。
带着期望有回报的想法去帮助人时,内心多少有些自私,这时帮助他人就成了自私的满足。做人一定要抛开自私,不能心中只有一个自己,应该从别人那里求得有益的帮助,开启自己的心智。
在人际交往,朋友相处之道中,不图报是最基本的原则。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偶然的事情将会决定你的未来命运,但前提是你必须助人和受助。
一天,王先生开车赶着去会见重要客户,路上看到一位老先生的汽车爆胎了。王先生因为赶时间不想管,但又觉得必须管,于是停下车帮他换轮胎。王先生把轮胎换好了,老先生给王先生一笔钱表示感谢,王先生婉拒了老人家并且祝他一路好运。
王先生继续上路,当赶到约会地点,却发现客户比自己来得还晚——因为他竟然就是路遇爆胎的那位老先生,老先生很爽快地就和王先生签了协议。
对于王先生来说,这不是运气,而是定律。所以请记住:施比受更有福,施本身就是很大的福,而无需从受者处获得回报。即便王先生帮助的人不是签约的那个人,他至少也收获了善良和美好。有时回报会直接显现出来,更多时候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到来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慈善家做善事,有时连受助对象都不知道是谁,他们也不需要别人感恩。他们只是在做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这本身就是不图报。
受助者应该知恩图报,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报恩是受恩者一种自觉行为,但不应该是布施者强求的结果。施恩图报和强制感恩,只会让帮助变成了强制索取——索取他人的感激和帮助。
人们反感施恩索报,给了他人一点恩惠,就天天惦记着他人什么时候报自己的恩。要是他人不报自己的恩,就恨死对方,这会令人们怀疑施恩者是别有用心。如果施恩的人有强烈的目的,那么,这种“恩”,就是没有味道的白开水,本来很好的事情,被“索取”给破坏了。
查里斯是一名职业律师,在美国的律师事务所刚开业时,他连一台复印机都买不起。他开一辆掉了漆的本田车,在小镇间奔波,虽然业务萧条,但也兢兢业业地做职业律师。后来移民浪潮高涌,一浪接一浪的移民涌进美国时,他接了许多移民的案子,常常深更半夜被唤到移民局的拘留所领人,还不时地在黑白两道间周旋。终于“媳妇熬成了婆”,查里斯扩大了办公室,电话线换成了四条,又雇用了专职秘书、办案人员,气派地开起了宝马车,处处受到礼遇。
但天有不测风云,他将资产投资股票,几乎尽亏。岁末年初,移民法又再次修改,职业移民名额消减,顿时门庭冷落。几乎只在一夜之间,查里斯从辉煌的天堂走到倒闭的地狱门口。
一天,他收到了一家公司总裁写的一封信:总裁愿意将公司30%的股权转让给他,并聘他为公司和其他两家公司的终身法人代理。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找上门去,总裁是个40开外的波兰裔中年人。“还记得我吗?”总裁问。查里斯摇了摇头。他实在想不起还有这样一桩事情。
总裁微微一笑,从硕大的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一张皱巴巴的5块钱汇票,上面夹的名片印着查里斯律师的地址、电话。
看着疑惑的查里斯,总裁开口了:“10年前,我在移民局排队办工卡,排到我时,移民局已经快关门了。当时,我不知道工卡的申请费用涨了5美元,移民局不收个人支票,我又没有多余的现金,如果我那天拿不到工卡,雇主就会另雇他人了。这时,是你从身后递了5美元上来,我要你留下地址,好把钱还给你,你就给了我张名片。”
随着总裁的讲述,查里斯也渐渐回忆起来了,但是仍将信将疑地问:“后来呢?
“后来我就在这家公司工作,很快我就发明了两个专利。我到公司上班后的第一天就想把这张汇票寄出,但是一直没有。我单枪匹马来到美国闯天下,经历了许多冷遇和磨难。这5块钱改变了我对人生的态度,所以,我不能随随便便就寄出这张汇票。”
查里斯的遭遇似乎有点离奇,但是世上所有的离奇都带有偶然性,只要这种偶然性再次发生,就会成为人生的重大转机。试想一下,如果故事中的查里斯不去用5美元去助人,他怎么可能会受到总裁那么大的恩惠呢?尽管他起初不是有意的,但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种无意的助人行为,带来的是受助后的成功。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无论收获的是具体的物质还是美好的内心,自己都获得了满足和快乐。做人之道并非秘不可解,“助人亦助己”。每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在成功的道路上,都曾经得到别人的许多帮助。历史上有很多获得成功的人,都曾受到一个心爱的人或一个真诚的朋友的鼓励。如果没有一个自信十足的妻子苏菲亚,在伟大的文学家中就找不到霍桑的名字。当他伤心地回家告诉她,他在海关的工作丢了,他是一个大失败者时,她却很高兴地说:“现在,你可以写你的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