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咱们来个约定
11115000000016

第16章 请香

拨开门口的丛草和荆棘,粟裕走进洞内,环顾了一圈,笑道:“沂蒙山区就是有特色,同志们看,这山洞像不像一把扫帚啊?”

大家一看,还别说,这个叫张林的山村后边的山沟中的这个洞穴,进口狭窄且长,有五米左右,再往里面就出现了一片椭圆形的开阔地,整个洞的形状,真的像一把扫帚,就都说:“像,太像啦。”

孟良崮战役已经正式打响,粟裕在西王庄的指挥部呆不住了。与陈毅商量后,决定由他到靠近战场的地方去就近指挥。这不,和陈毅分手后,他把前线指挥所设在了这里。

看看指挥所安置好了,负责生活安排的小何和小周就又走出了洞口。他俩想着,还有一件事应去抓紧办好。过了好长一会儿工夫,他两个人气喘吁吁地扛来了两扇门板。放下后,两人就瞅着门板光想乐了。

南部靠近孟良崮的所有山头上,都响着激烈的枪炮声。指挥所前,敌人的飞机也在频繁地转悠着,不时扔下几颗炸弹。不过大多数时候,洞内除时常响起的电话和电台声外,也就是洞顶时时滴下的水滴的落地声了。

粟裕一直在军用地图前,踱着步,思考着,这时抬起了头,先发现了多出的门板,继而看到他俩的高兴劲,就问:“你俩这是干的啥子哟?”

他俩看着粟裕,都咧着嘴笑了。

小何回答说:“粟副司令,我们到村里老乡家借了这两块门板,想给您当床用。就是太硬了,但实在找不到床,只好将就一下。”

小周接着说:“地下这么潮湿,您身体又不好,所以……”看到粟裕的脸色越来越严肃,小周赶紧住了嘴。

“你们还打算在这里安家?门板是老乡守家的,你俩把它借来,老乡怎么关门呢?”粟裕话说得低沉而平稳,他俩却感到了很沉的分量。

小何小声说道:“我们和老乡一讲,老乡就同意了的。”

粟裕不高兴地瞪了他一眼:“再说了,沂蒙山区有个风俗,大门安上以后,一般是不能再摘下来的,只要安门,就得点香烧纸,摆上供品供养一番,你俩怎么能随便就把门给人家摘了。我们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尊重这个地方的风俗,这是纪律,你俩不懂吗,嗯?”

“这里是老区了,老乡的觉悟高,没听着讲究这些啊。”小周也想争辩一下。

“别说这些了,”粟裕摆摆手,“马上给老乡送回去,并给老乡道歉,告诉老乡,仗打完后,我去看他时,再向他解释。”

他俩看看洞顶往下正滴落着的水珠,瞅瞅潮湿的地面,还想磨蹭。

这时四纵报告他们已到达石旺崖,粟裕看看地图,拿起红笔,标上了一个标志,高兴地笑了。

一转眼,看小何和小周还在,门板也还在地下躺着,粟裕用右手食指指着他俩:“你俩现在马上去给我办好。”

他俩只好扛起门板,不情愿地走了。

过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他俩又回来了,撅着嘴:“报告首长,门板已送还老乡。”

“好。”粟裕这才对着他二人,露出了笑模样。

他俩犹豫了一下,又汇报道:“我俩本想和老乡一起把门板安上,老乡说什么也不让我们干,我俩就回来了,这……”

粟裕一摆手:“知道了。”

夜晚来临,粟裕就躺在洞内铺的高粱秸上休息。不过每次起来,总不自觉地用手捶着腰部。

三天后,孟良崮战役结束,指挥所又要开拔了,粟裕招呼着:“小何、小周,领我到你们借门板的老乡家看看去。”

两人有点吃惊:“首长,真的还去看?”

粟裕问:“我没有说过吗?”

“说过说过。”他俩伸伸舌头,赶忙说。

他们从洞内出来,步行走了四里多路,才来到老乡家。

大门敞开着,那两块门板还在院内的地上靠墙放着。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吸着旱烟袋,正在院内拾掇农具,梆梆地敲巴着。

粟裕大步走上前:“老乡,卸了你的门板,对不起了,我给你赔不是来了。”

“嘿,你们又没使,”老乡腼腆地笑笑,宽慰似地说,“再说,俺家里也穷得丁当响,上不上门板,也没有什么大碍啊。”

粟裕从包里掏出点钱:“战斗结束了,这是咱们自己的北海币,你用这点钱请点纸和香,买点供品供养供养,抓紧把门板安上吧,这毕竟是守家的。”

老乡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这、这……”

“别说了,谁让有这风俗来!我们就要出发,先告辞了。”粟裕走到两块门板跟前,用力地拍了拍,转身向大门外走去。

他们身影越走越模糊了,老乡的眼睛还湿润着,在使劲儿盯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