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咱们来个约定
11115000000014

第14章 交叉子

这天,岸堤逢大集,黎玉处理完了一大批事务后,看到能抽出一点时间,就叫上通讯员:“咱们赶集去。”

通讯员露出一丝惊诧,很快脸上的疑惑就消失了,迅速跟上了黎玉的步伐。

虽说是战乱的年代,可一旦安定下来,就是很短的几天,生活必需品还是要买卖的。他们来到设在村道中的集市上,发现男女老少真有点摩肩接踵的样子了。黎玉慢慢地转悠着,在一个个地摊前不断地驻足,好似寻觅着什么的样子。

终于,黎玉高兴地对通讯员说:“可找到了,可找到了。”看到眼前的地摊上摆了几十个交叉子,通讯员明白了原来黎玉要找的就是交叉子啊。黎玉问摊主:“老乡,怎么卖啊?”

“好几种价格啊,柞木的最贵,其次楸木的,然后是槐木的,您要哪种?”摊主热情地招揽着,“柞木最结实,坐时间长了又滑溜,颜色又好看……”

黎玉赶紧打断他的话:“就要柞木的。不过,怎么上边没有铁轴和皮绳呀?”

摊主笑笑说:“大道朝天,各管一边。我这活儿属于木作,铁轴属于铁作的生意,皮绳是皮作的。”

“作?”黎玉疑问道。

“作就是干活的地方,作坊嘛。”摊主耐心地解释着,“前面就有卖铁头家什的,过去让他配上铁轴,接着让他给铆住就行了。”

黎玉赶紧从兜里掏出钱来,买上一个柞木的,并在前边不远处的一个地摊上顺顺当当地装上了铁轴。他对跟着的通讯员笑着说:“这还很复杂噢,咱们再找皮绳去。”

他们是在集市的西头找到皮货摊的,只见地上有已加工好的整张的牛皮,有许多条切割制作好的牛皮腰带,也有皮烟包,皮囊等。更多的是一根根用牛皮切成的皮绳,不粗不细,颜色洁白如雪。

看到黎玉手里拿着的东西,摊主很远就热情地招呼道:“哎呀,串交叉子吧?来来来,看俺这牛皮绳,又匀称又柔软还结实,串的交叉子坐着保证舒服不硌腚锤子。”

周围的人都被他逗笑了,黎玉问他说:“怎么是白的?好像应该是另一种颜色呀?”

摊主头一扬,腰一挺:“哦,你见到的那是坐过一段时间的。我们这里都是用上好的牛皮绳串交叉子的,开始是白色的,坐后逐渐会变成殷红色,越来越好看,坐着也越来越舒服。你这柞木的交叉子架,配上我这牛皮绳,不出半年保证就会变得非常好看。”

买上牛皮绳,黎玉仍没有挪动脚步,在摊主应付买卖的空隙里,赶紧凑上前去:“我,这,还不会串呀,能教教我不?”

摊主很热情,从黎玉手中拿过交叉子架,拿起一根皮绳,比划着:“从这边第一个眼儿串向那边的第三个眼儿,外边留下一段皮绳头儿,回到这边第二个眼儿,然后奔那边第四个眼儿,到头后再倒着串回来,和留的皮绳头儿系在一起就行了。记住两头的第一个眼儿都得串过三次,其他眼儿全是两次就对了。皮绳的接头要接在外侧,那样才好看,不坐着疙瘩也才不硌人。”

说到这里,又来了生意,他就照应去了。黎玉也觉得明白了,就回驻地去了。

黎玉来山东后一直担任着党政军的重要职务,从集上回来就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了,一直忙到深夜,才有空拿起白天买来的皮绳,在灯光下把皮绳向交叉子的两排圆孔串去。他一边串着,一边小声地自语着:“从第一个往第三个串,依次来。哦,拧股了,回来回来。”说着,就整理顺溜了,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了模样,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可是,一边串到头儿的时候,他怎么也串不成了,因为往回拐的时候,在第一个眼儿里皮绳第三次串过的时候没有挡头,他的额头上急出了一层热汗,可反复端详,就是没法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明天还有更重要的工作,恐怕没有时间琢磨这个活儿了,所以他决心今天夜里彻底解决战斗。

突然,他灵机一动,拿起了自己正坐着的那个交叉子,小心地把上面的皮绳扣一点点解开,嘴里还嘟哝着:“要是把这个弄坏,罪过可就大了。”

通过拆解这个交叉子,黎玉弄明白了问题的所在,最后终于把新买来的串好了。

他感到腰酸背疼的,眼睛也有些模糊,时间太晚了,需要赶紧休息了。可是,看看新的,又看看被自己解开的旧的,他无奈地笑了笑,用手掌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又弓下身去。

当他把原来这个也串好的时候,天已经亮了。他揉揉眼睛,仔细地瞅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又寻思起来:沂蒙山区的人管马扎子叫交叉子,好像显得更加形象啊,它是两部分交叉在一起,中间有个轴穿起来,上面用皮绳编织好,就成了一个又轻便又舒适的坐具。黎玉端详着,琢磨着,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来。

前一段时间,他们向村里的老百姓借来了几个交叉子,可是没想到有一个在日军对沂蒙山区的疯狂扫荡中,丢失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后,黎玉回到岸堤,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给老百姓赔偿弄丢的那个交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