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或许只是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企业,但企业的发展是长期的经营,因此在企业的前进道路上,永远矗立着一座躲不掉的危机之门,因此,每个企业的市场作战应该是持久进攻,只有把握这一点,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抗危须打“持久战”
1.对危机影响不抢“一阵风”的糊涂认识。1997年,亚洲爆发了金融危机。第二年,亚洲国家陷入严重的金融危机。两年间,亚洲的股票市场至少缩水1/2,最低迷时甚至缩水2/3.亚洲许多国家的货币也大幅贬值,有的一度贬值了1/2.同时,亚洲国家的资产价格出现暴跌,若按美元计价,降幅高达70%~90%。由于财富受到严重破坏,1998年,世界各国经济增速普降,幅度大约有5%~10%不等。
不过,亚洲金融风暴时,美国经济却很强劲,东亚各国通过货币贬值,扩大了出口,从而使经济迅速复苏。现在,主要的经济体欧美出现衰退,没有哪个国家能再以扩大出口来实现经济快速复苏。
十多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已经在欧美国家重新上演。虽然它们有庞大的服务业和较好的社会福利,但即使美国和其他各国的大额金融救助计划,也只能暂时止血,什么将能最终促进欧美未来的经济复苏呢?难道还是大量举债?尤其对于没有实际生产能力的美国(服务业占80%)更不容乐观,那些金融危机短期论的人应该看到,这些国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马上就经历严重的经济衰退。
在危机之前,出口和房地产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最大,但现在我国出口也遇到严重问题。按名义金额计算,我国的出口占GDP的40%,若按出口商品附加值计算,占GDP的25%。2009年我国出口将出现30年来首次下滑,而且此次危机之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陷入低迷。
2008年下半年政府再度重启积极财政政策,并提出在未来两年多时间投入4万亿元基础设施投资。有人认为,“重拾失地”不可能在两年内马上见效。
因此,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可能将是长期的,也是深入的,甚至可以说,此次金融危机将影响我国整个经济的格局。
2.企业面对金融危机的应有观点。
我们的企业都逃不过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可能你现在销售额还算稳定,大客户没有减少订单,甚至与2007年同比还有增长,但是,这场金融危机才刚刚开始,未来真的难以预测。
我们需要相信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我们将依赖这些政策带来更多商业机会,最关键的是,面对金融危机,中小企业该如何打好这场持久战?
3.企业的操作方法。
(1)现金最重要。金融危机下,企业流动资金格外珍贵,如果流动资金出了问题,就失去继续发展的可能,额外准备流动资金是我们抗击危机的重要措施。
中小企业也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减少库存,按照实际订单有计划生产。或者出售无关主营业务的资产以备不时之需。
(2)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专家汪中求说:“乡间小道可以直接跨越到高速公路,然而管理的阶段不可跨越。我们得一步步来,每一步可以快一些,但步子是不能省略的。”
我们很难改变人的思维,有的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学习先进的管理理论,有的却需要经历一些教训,才能领悟到一种管理思想的博大精深。
当粗犷的企业管理造成混乱时,精细化管理成为必然,尤其是在面临金融危机时,更多的企业把如何提升企业效率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而精细化管理和营销却离不开信息化管理软件和对“精细化”理解深刻的管理人才。
(3)勇于采用新的管理工具实施信息化。信息技术已经充分融入到采购、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中,而中小企业信息化总是困难重重,首先是不愿意投入大的资金用于管理软件的投资,他们觉得收缩开支是躲避金融危机的方法之一。
月租型软件这种低成本而高效的管理工具将会加强中小企业的“免疫能力”,每月几百元的管理工具让很小的企业能够实现从客户管理、销售机会管理、合同管理、产品管理等一系列的透明管理。某外贸型公司通过实施月租型CRM,迅速建立了内贸销售团队,在金融危机中也能游刃有余。
新的信息化方式可以让中小企业小额投资很快获得收益和回报,类似XTools客户管理系统、视高可租用的视频会议等能够在节约的基础上实现信息化管理。
(4)精确经营。我们需要把信息化技术应用到销售管理中,为金融危机环境中营销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人知道什么是CRM、什么是ERP,但不知道这些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他们觉得管理客户为什么需要记录在软件里,记录在我自己的EXCEL表格里面也能管理好客户。但他们不知道,利用EXCEL管理销售的企业很难发现潜在的管理问题,很难预测未来的趋势和危险,也很难去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甚至很难发现自己失去了哪一部分客户和市场。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面对的区域或者全国市场,外贸企业需要拓展内贸的销售,原本高端的品牌需要走下中端和低端,销售渠道有可能需要更加扁平从而获得更大利润,营销手段需要优化和删减,这些都需要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以往的“大刀阔斧”式的市场营销,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也需要“谨小慎微”。
(5)精打细算。目前,全员参与“合理化建议”在很多生产型企业实实在在开展起来,如何节能降耗、如何提高生产率的好建议很多都来自普通一线员工。因为他们最清楚如何节约,最重要的是“合理化建议”能使员工自主地参与到“精打细算”中。
红蜻蜓集团经过500多次试验,用水性胶替代了有毒的传统胶水,让5000多生产工人不仅可以不戴口罩作业,同时由于水性胶使用量少,原来用来排毒的高耗电排风扇可以下岗,节省的原料成本和电费一年就超过250多万元。
持久战中的新路标
1.寻求并购整合。2005~2008年间,整个市场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个产业的变化就是外资开始进入,特别是外资品牌企业开始重拳出击来并购大量的我国企业。另外,随着一些内资企业的崛起,也成为并购的另一部分主体。
在我国进入高成本运营通道的背景下,企业的成本都在上升,而销售价格却无法轻松地提高,这就使得企业的利润被摊薄、被吞噬。当企业的成本上升、利润被压制的时候,往往就是并购行为大幅度增加的时候,这时候,任何一个企业都可能更为关注规模效应。在过去的两三年中,我国的并购行为较之过去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就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经济背景。
作为我国的企业,如果选择了被并购,那么,我们唯一考虑的就是以合适的价格,实现企业价值。这是一个变现的过程,企业家不要觉得是把公司卖了,不情愿。我们通过把公司进行股份的转让,拿回宝贵的资金去投身到新的产业发展之中,将会是很重要的战略抉择。“五次创业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所以,对于公司并购,企业家要有宽阔的胸怀,只要不是事关国家经济命脉的核心产业,并购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
例如,有一家民营饼干企业,拥有1800名员工,9条生产线,年产量大概在11万吨左右,产能是达能的两倍,是华北地区主要的饼干生产商之一。但是,由于品牌低端,这家企业的总销售额却只有达能的30%。这家企业当时的总资产是1亿~5亿元人民币,净资产6000万元,还有9000万元负债。这也意味着,企业经营中由于负债而要支付的利息费用很高,经营利润的很大一部分都被财务费用吃掉了。由于原材料和经营成本上升非常快,终端价格也无法提高,导致经营中的获利非常有限,处于苦苦支撑的状态。
这时,达能主动提出要收购这家企业,以扩大生产能力。达能的收购条件很简单:按照净资产价值对企业估值,支付4200万元现金,并偿还所有负债,收购企业70%的股权,实现控股并主导管理。这时候,这个企业应该如何决策?
从本质上讲,卖和不卖是一个决策问题,如果决定卖,那么,余下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对资产进行定价了。
但是,很多民营企业对这个方面的认识是非常陌生的,往往被外资以很低的价格买走,这对我国企业是不利的。形象地说,并购谈判通常有三种谈法。
第一种谈法称之为“谈结果”。就是对价格讨价还价,这是比较低级的一种谈判方式,结果也不会太好。
第二种谈法是“谈过程”。重心在于如何对企业资产进行估值,就账面资产的估值方式进行明确。
第三种谈法是“谈前提”。就是选定更有利的估值方法,例如,按照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的估值,或者通过对行业内市场的公允评价进行重估。
更重要的是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应同时主动跟产业内有并购可能的多家企业展开谈判,来估出一个大致合理的价格范围。
正航食品有限公司正是采用了“谈前提”的形式,并且与达能、卡夫等多家企业展开并购谈判,最后被另一个全球食品行业巨头家乐氏并购,资产的估值定价较之达能惯用的净资产模式更为合理。
我国的民营企业在金融变局的经济环境下,尤其是信贷紧缩的环境中,应该做好被并购的思想准备,积累足够的金融谈判意识和能力,甚至主动去寻求被并购。在并购中,尽量考虑一部分换股方式,不要只是拿回现金,因为通过换股可以分享未来公司发展或上市的更大收益。如果我们不做必要的准备,结果可能就会出现温水煮青蛙的状态,等到有一天你的成本已经支撑不住了,因环境变化造成资金链紧张,各种融资渠道又被堵死的时候,企业可能就会面临猝死的危险局面,那时,就不会有人来并购了,或者并购价格极低。因为,到了那一步,你已经不再拥有谈判的主动权了。
2.与龙头企业建立联盟。企业的第二种产业出路是建立联盟,成为产业链中龙头企业的配套企业,并努力形成战略互动。这来源于对自己的产业定位,如果将龙头企业定位为开发区产业集群中的主要推动力,与之配套就是将自身定位为辅助推动力。
这种模式下,通过质量、效率与服务的竞争,成为龙头企业的主要上下游配套资源,除了会获得更加稳定和健康的发展,也会使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而在不同的产业集群中,与大型国有企业组成战略联盟是一种最佳定位。
中央政府管理的工业现代化的基本骨架,一个是特大型的重点国有企业,集中在能源、资源领域和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里,主要用于对经济领域中主要的、重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实施有计划的控制,以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平稳,不出现恶性的通货膨胀和严重的居民常用消费品短缺。因此,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中央对经济的功能既有促进发展功能,也具有保障功能。
未来我国国有企业整体实力不会弱化,只会强化,整体数量会大幅减少,但个体实力将迅速增强,我国出现世界级企业或企业集团短期内最大机会的还是“国家队”———大型国有企业。
我们要打破两个误区,一个误区是觉得配套服务不上档次,另一个误区是把配套服务的核心能力设定为请客吃饭拉关系。其实,配套服务是一个专业领域,在很多情形下甚至属于高科技,因为能够为世界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已经是很高水准的表现了。
因此,战略联盟关键能力在于如何通过专业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与“国家队”形成战略层面的互动能力,靠请客吃饭拉关系的时代早晚要结束。
3.搭建自主生态系统。企业依靠自己的能力创建强势品牌,搭建自主生态系统,无疑注定是一条最为艰辛的出路,但也注定是一条价值最大化的出路。在金融变革的时代里,意味着更多的“危”与“机”,如何充分地把握住每一个难得的历史契机,做到始终领先一步,是选择这条道路成败的关键。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我国安踏公司认识到出口代工的模式存在巨大隐患,而我国企业的真正立足点还是在内需市场,于是,安踏开始大力度地建立全国营销渠道。
1999年,安踏的渠道建设达到一个较为广泛和稳定的程度后,开始了大范围的全国性品牌宣传,邀请当时的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孔令辉作为形象代言人。这一举措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0年,安踏的营业额突破3亿元,是1999年的6倍。
这时,安踏将重心投向了国内渠道的强化与提升,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优化渠道结构,并从单一的运动鞋产品扩展为全面的体育装备产业。此时的安踏又开始将战略重心转向研发,并开始开拓国际新兴市场。品牌专卖店遍布东欧、亚洲各国,甚至成为俄罗斯市场上第一运动服装品牌。
2007年,安踏在获得了巨星姚明所在美国NBA休斯敦火箭队老板亚历山大的3000万美元战略投资后,于同年10月在香港证交所成功上市。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年是初级加工制造出口型企业最困难的一年,大量的企业开始转产甚至倒闭。
安踏通过自我滚动发展模式搭建了一个产业生态系统,同时,在自主品牌建设过程中,采用资本整合方式也是其极为重要的模式,这也是我国企业非常薄弱的方面。资本整合也是一种重要的搭建产业生态系统的方式。
通过资本整合,一方面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产业的整体实力。如果我们把企业比喻为一个碎片,那么,这个碎片的价值和能力都很有限,当风暴来临的时候,就会被吹走。而初级的整合就是将这些碎片凝聚成一块砖头,或者一块瓦片,使企业的价值得到质的提升。最高级的整合就是将这些砖头、瓦片搭建成一栋房屋,一座宫殿,从而实现价值飞跃,而且能够遮风挡雨,抵御各类重大的金融风险。
企业无论是循序渐进的自我滚动发展,还是依靠联合的力量实现飞跃,要建立自己的品牌,一定不是单靠自身的能力就可以完成的,一定要依靠包括上下游的供应商和经销商共同去实现,也就是说,在发展品牌的同时,一定“要”发展自己的产业生态系统。
在今天,品牌企业就是产业龙头,就是产业生态系统的核心,它有责任去维护整个系统的利益,也必须去维护这个系统的稳定,当然也要担负起对这个系统的管理。
多一些危机意识和忧患精神的准备,既不是矫情,也不是杞人忧天,而是一个企业真正的发展理性。
忧患意识常在,危机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