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大脑养生书:让大脑更健康的100个习惯
11109500000039

第39章 多运动手指,心活脑健

“心灵手巧”,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聪明能干。其实,它还有另外一层含义——“手巧”者“心灵”,也就是说,手指灵活的人更聪明。

民间医学从多年的研究中发现,手指对于人的健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手指操能起到消除疲劳、减轻精神负担、缓解紧张情绪的神奇功能。

“心灵手巧”,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聪明能干。其实,它还有另外一层含义——“手巧”者“心灵”,也就是说,手指灵活的人更聪明。按照中医理论,手指和经络是相通的,从大拇指到小拇指,依次与人体的肺、大肠、心包、三焦、心脏和小肠相对应,并且还集中了其他重要穴位。全方位活动手指,不但能够疏通经络,还可有效地开发脑细胞。其中,让手指快速地在桌上“行走”,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国内外均有丰富有趣的手指“行走”方式。

国外自3年前就开始流行“手指滑板”,由美国的一位滑板爱好者发明。他为了在雨天也能练习酷爱的滑板,便于家中以手指代替双脚,摁在和食指差不多大的微型滑板上进行练习。初学者一般在桌子上练习简单的前进后退,等手指可以轻松操控指板滑板的时候,就可以尝试着飞越一支笔、一把尺子、一只鼠标,甚至跳过一本书、一只纸杯而不让指板滑板掉下来。这一极富想象力的创意随即迅速流传开来,成为风靡一时的指尖运动。

你知道吗?每个人的10个手指都对应着身体的某个部分,并起到调节和梳理的作用。下面我们逐个手指来介绍运动方法:

挤压中指方法:左手自然伸平,右手大拇指顺手掌方向放在左手中指上,其他手指与大拇指轻轻挤压左手中指。过一会儿用同样的方法换到右手上。作用:具有提神、消除疲劳、减轻精神负担等功能,让人很快平静下来,有助于呼吸和增强视力。

轻攥中指方法:左手伸平,右手大拇指放在左手中指一侧,右手其他手指轻轻攥住左手中指,过一会儿同样方法换到右手中指上。作用:积蓄力量,帮助呼吸通畅,增强视力与听力,消除脚痛,使人摆脱萎靡不振和动作迟钝。

轻挤无名指方法:右手大拇指从手掌方向放在左手无名指和小指上,其他手指放在左手背上,一起轻轻挤压,片刻后再到右手上重复此动作。作用:安神,减轻疲劳,缓解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帮助呼吸,增强心脏功能。

挤压手心方法:右手大拇指放在左手食指和中指上,右手其他手指从手心方向挤压,过一会儿用同样方法换到另一只手上。作用:消除疲劳,减轻精神压力,帮助人摆脱仇恨、恐惧、愤怒等情绪,逐步恢复自信。

顶大拇指方法:右手大拇指内侧和中指指甲盖顶住左手大拇指,轻轻按压,随后换到左手上。作用:积蓄力量,激活身体各部组织,消除疲劳,不再贪恋甜食,有助于减肥,改善脸色。

上挺手指方法:左手无名指指甲顶住左手大拇指指肚,其他手指用力向上挺,过一会儿同样方法换到右手上。作用:调整呼吸节奏,增强听力,进一步改善脸色和保护皮肤,增强自信心,摆脱忧伤情绪。此方法在跑步、行走、散步、登山和做操时使用十分有益。

按压指肚方法:两手中指指肚合拢,其他手指交叉放在指根处,轻轻按压。作用:有助于消化,清除体内油脂,帮助呼吸,减轻疲劳,去除头痛、背痛和脚痛。

手指上伸方法:左手和右手的中指指甲盖并拢,其他手指用力向上伸。作用:有助于呼吸,减轻脊椎压力,安定情绪。

以上手指操没有时间限制,经常做能收到明显效果。

现在,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使老年痴呆发病率稳步上升,也已成为我国众多中老年人的担忧。专家认为研究已显示手与大脑关系密切,中老年人多活动手指或刺激手掌,有利于延缓大脑衰老,对预防老年痴呆有一定帮助。

具体做法如下:将小指向内折弯,再向后拨,反复做屈伸运动10次;揉捏小指根部正中,早晚各10次;双手十指交叉,用力相握,然后猛力拉开,对肌肉给予必要的刺激;刺激手掌中央,即从中指根部向手腕横纹垂直画一条线,用手指揉按刺激该线正中部位,连续揉按20次,既有助于血液循环,又对安定神经(即交感、副交感神经)有效;常揉搓中指尖端,每次3分钟,这对大脑血液循环很有好处。

上述手指运动方法可交替使用,每天选用两至三种。此外,中老年人应尽量利用各种机会活动手指,如双手转健身球、转核桃以及弹钢琴等,都是活动手指不错的方法。

每天早晚8点钟左右,是我们头脑最清醒、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也是练习手指操的最佳时机。每次练习15—20分钟,就可以增加大脑的血流量,激活一些处于睡眠状态的脑细胞,训练大脑的协调功能,因此,手指走路是一项很好的健脑运动。此外,由于脑血流量的增加,人体的免疫力也会随之上升。

对于经常久坐在电脑前的白领,在手指僵硬、腕关节酸疼的时候,不妨让手指在桌上“走”起来,走完以后捏捏指肚、握握拳,就能减少患“腕管综合征”的风险。经常坚持手指运动,不仅对心脑血管有益,还能够有效预防老年痴呆、便秘等多种疾病。从3岁幼童到耄耋老人,都可以练习简单有益的手指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