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11109400000017

第17章 参考文献

一、李达论著

1.李达著:《〈实践论〉〈矛盾论〉解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3月版。

2.李达著:《唯物辩证法大纲》,人民出版社1978年6月版。

3.李达文集编辑组编:《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

4.李达文集编辑组编:《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

5.李达文集编辑组编:《李达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

6.李达文集编辑组编:《李达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版。

二、李达研究著述

7.武汉大学出版社编:《为真理而斗争的李达同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10月版。

8.宋镜明著:《李达传记》,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4月版。

9.王炯华著:《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年5月版。

10.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等编:《纪念李达诞辰一百周年》“中国现代哲学与文化思潮续集”,湖南出版社1991年8月版。

11.Nick Knight:Li Daand Marxist Philosophyin China,USA:Westview Press Inc,1996.

12.宋镜明著:《李达》“中共一大代表丛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13.丁晓强、李立志著:《李达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1月版。

14.王炯华等著:《李达评传》,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版。

15.苏志宏著:《李达思想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16.曾勉之、段启咸著:《李达对翻译出版马列经典著作的贡献》,选自中共中央编译局编:《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版。

17.胡永钦、狄睿勤、袁延恒著:《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概述》,选自中共中央编译局编:《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版。

18.叶汝贤著:《唯物史观发展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版。

19.侯外庐著:《韧的追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10月版。

20.黄枬森、庄福龄、林利主编,宋一秀、孙克信、苏厚重本卷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6月版。

21.郭湛波著:《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版。

22.何萍、李维武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23.刘涤源:《私淑老师兼启蒙老师》,《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

24.[日]石川祯浩:《魏金斯基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初期传播渠道》,《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25.李立志:《李达思想论析》,《北京党史》1998年第2期。

26.张清芳、马佩英:《李达哲学思想论》,《黄淮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27.苏小桦:《李达哲学思想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毛泽东思想研究》1998年第4期。

28.苏小桦:《毛泽东哲学思想对李达哲学思想的影响》,《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29.朱传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坚持真理的理论战士——读宋镜明著〈李达〉》,《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年第3期。

30.宋镜明:《李达对中共创建的思想理论贡献》,《求索》2000年第5期。

31.胡乔木:《深切地悼念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同志》,《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年第6期。

32.陶德麟:《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年第6期。

33.雍涛:《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年第6期。

34.朱传棨:《论李达三部著作的历史地位》,《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年第6期。

35.叶世昌、马涛:《李达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经济思想》,《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36.苏小桦、谭书敏:《论毛泽东哲学思想对李达哲学思想的影响》,《毛泽东思想研究》2000年第6期。

37.洪认清:《李达的历史理论和史学思想》,《船山学刊》2001年第2期。

38.曾桂林:《李达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39.刘友红:《“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题研讨综述》,《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5期。

40.陶德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前提性问题》,《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2期。

41.皮家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兼论李达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2期。

42.雍涛:《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纪念李达诞辰115周年》,《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1期。

43.谢红星:《李达与毛泽东哲学交往探析——兼论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2期。

44.彭继红:《论李达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2期。

三、背景资料

45.马克思(1842—1844年文章)、恩格斯(1839—1844年文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56年12月版。

46.马克思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60年12月版。

47.马克思、恩格斯著:《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60年12月版。

48.马克思著:《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下册),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版(上册)、1980年8月版(下册)。

49.马克思著:《(1858—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62年11月版。

50.马克思著:《〈资本论〉(第一卷)1867年第一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

51.恩格斯著:《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3月版。

52.恩格斯著:《致奥古斯特·倍倍尔》,《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

53.恩格斯著:《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

54.恩格斯著:《家庭、所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

55.恩格斯著:《恩格斯致泰·库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

56.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单行本),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版。

57.马克思、恩格斯著:《共产党宣言》(单行本),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版。

58.马克思著:《哥达纲领批判》(单行本),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版。

59.恩格斯著:《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单行本),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版。

60.恩格斯著:《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单行本),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版。

61.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单行本),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版。

62.列宁著:《国家与革命》(单行本),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版。

63.列宁著:《列宁最后的书信和文章》(单行本),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版。

64.斯大林著:《中国革命和共产国际的任务》,《斯大林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54年4月版。

65.毛泽东著:《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

66.毛泽东著:《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4月版。

67.毛泽东著:《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

68.毛泽东著:《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

69.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5月版。

70.《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

71.陈独秀主编:《新青年》月刊影印本,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

72.湖南省图书馆校编:《新时代》,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

73.《共产党》月刊影印本,北京国家图书馆存。

74.[日]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著:《日本近代思想史》,马采译、那庚辰校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2月版。

75.高军编:《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资料选辑)下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3月版。

76.[日]河上肇著:《〈资本论〉入门》,何仲民译,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版。

77.冯崇义著:《罗素与中国: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一次经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2月版。

78.[苏]叶夫格拉弗夫主编:《苏联哲学史》,贾译林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12月版。

79.[美]周策纵著:《五四运动史》,陈永明等译,岳麓书社1999年8月版。

80.胡乔木著:《胡乔木谈中共党史》,选自《胡乔木传》,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

81.张一兵著:《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

82.叶汝贤著:《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83.[法]路易·阿尔都塞、艾蒂安·巴里巴尔著:《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月版。

84.“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课题组著:《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5月版。

85.叶险明著:《马克思的工业革命理论与现时代》,北京出版社2001年5月版。

86.赵家祥、丰子义著:《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历史考察和当代意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版。

87.[德]李博著:《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赵倩、王草、葛平竹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

88.赵剑英、孙正聿主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8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