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口腔保健专家谈
11103800000099

第99章 口腔黏膜血疱

经常遇到一些患者,吃完东西或饭后来急诊或就诊,说是吃完东西嘴里长了血“疙瘩”,很害怕,其实,这不是什么严重疾病,不必紧张。这是由于创伤引起黏膜下出血,称之为口腔黏膜血疱,也可称之为创伤性血疱,最常见的原因是咀嚼大块干燥坚硬食物或吞咽过快,致使黏膜受伤引起黏膜下出血,如果原因是后者,也可称为“急食疙瘩”。

这种黏膜血疱多见于两个部位,因咀嚼咬伤引起的多在颊黏膜的咬牙合线区和口角区,此处的疱一般较小,愈合也易,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应注意不要故意咬破以免引起继发感染。如已破溃可涂些一般消炎药,保持口腔清洁即可。若因吞咽过快引起的血疱,多位于软腭或软硬腭交界,腭垂舌腭弓等处。损害多为单侧性,即在咀嚼的同一侧,此处疱一般较大,因它处于吞咽必经之处,感觉比较明显。疱不破时无明显疼痛,仅有异物感,如血疱破裂且疱膜被撕脱,就会感到疼痛。对于较大的血疱,在疱破前可用消毒注射器吸去血液,或刺破后轻轻挤出淤血,但应尽量保持其疱壁完整,以保护其下方创面。如疱已破并脱膜,糜烂面要保持清洁,可涂红汞、甲紫或其他消炎止痛类药物。

这种黏膜下血疱,在临床多见于老年人,这是因为老年人口腔黏膜松弛,黏膜下结缔组织弹性减低,脆性增加,因而较易受伤出血。为预防口腔黏膜下血疱,吃东西时不要太快,特别吃干硬食物时要细嚼慢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