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名人网络排行榜
11100500000012

第12章 第十一名 庄周

网络搜索结果:1329828条

最大招牌:《庄子》

招牌搜索结果:165000条

名言嘉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荣誉称号:无

影响力星级:★★★★

[人物档案]

姓名:庄周,字子休

出生:约公元前369年

逝世:公元前286年

祖籍:宋国蒙邑(今河南商丘东北)

出生地:宋国蒙邑(今河南商丘东北)

逝世地:不详

主要身份:思想家、文学家

主要功过: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

主要著作:《庄子》

[人物生平]

历史文献对庄周生平的记载非常少。庄周大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宋国蒙邑人,和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代的人。曾任蒙地漆园吏。家贫,曾借粟于监河侯(官名)。庄周一生穷困潦倒,住在“穷间陋巷”,有时还靠钓鱼、打草鞋维持生计。楚威王听说庄子有贤德,派人以“厚币迎之”,庄周笑着对楚使说:“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庄子后来的去向史无记载。

[影响力评述]

在本人物名单中,有三个人物来自楚地,即庄子、屈原和项羽,他们都是楚文化的优秀代表。如果说屈原代表了楚风,项羽代表了楚志,那么庄子就代表了楚思。他们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思想、言语和行动的自由不羁和质朴率真。在他们三人身上,保留了新兴民族仍没有脱去的野性,这种野性给中国文化带来了更多的青春气息。任何一种文化,都需要不断地注入新鲜的文化因子,否则这种文化就会老化。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会有一股外来的新鲜风气吹入,从而使中国文化历久弥新。而庄子,就是把这样的文化气息,加入到了中原文化的主流中,成为后来的中国文化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后世的陶渊明、李白等人,都受到了庄子的极大影响。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够从庄子那里吸取丰富的浪漫主义文化元素。

庄周是一个彻底的隐士,虽然在蒙国做过漆园吏,但时间很短。他生活贫困,以卖草鞋和钓鱼为生。即使如此贫困,庄子也不为名利所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读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庄子的自述是这样的(《秋水》):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是一个思想深刻的哲学家。他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认为世界的起源是“无”,在“道”的统摄下构成世界。他认为世界无始无终,事物的发展既没有开端,也没有结束,空间也是一样。庄子还继承了老子“世界处于无限的运动和变化中”的思想,强调世界是变动不居的:

道无始终,物有生死,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无不可举,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

庄子认为万物应当顺其自然,反对对自然和社会人为干涉,他用一个寓言表达了这一思想。用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总比枯燥空洞的论述更为有力: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在哲学思想上,庄子和儒家是死对头。他揭露儒家宣扬的“仁义道德”,认为它们不过是用来掩饰卑鄙行为的幌子。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他以寓言的方式对儒家的虚伪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他这样做虽然有点不厚道,但其语言的生动和讽喻的有力是不可否认的。在他的寓言中,两个儒士即使在挖坟掘墓时,仍不忘引经据典:

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接其鬓,压其颊,儒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

庄子在哲学上倡导相对主义,他的相对主义可以说已经走到了极端。有一次,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于是他就问:到底是我做梦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成了庄子?这是一个不可证伪的问题,没有人可以证明,是“庄生梦蝶”而不是“蝶梦庄生”。但这则寓言显示了庄子超人的想象和思维。庄子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和惠施的一段对话表现了他惊人的机智:

庄子与惠子游于壕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是一个语言大师,他用寥寥数语,就刻画出生动的形象,揭示出深刻的道理。庄子善于运用寓言和故事来阐发自己的思想,这些故事是庄子不羁的想象力的展示舞台。庄子的语言生动形象,较之枯燥无味的说教来更有感染力,也更能为人们所理解。《庄子·逍遥游》的一段话堪称经典:

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许多年后,另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李白写诗呼应庄子的意象: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庄子的著作,计有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这是庄子留给我们的宝贵思想财富。庄子的思想和文学,和屈原一样,成为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源头。庄子的精神,是中华民族集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活力,代表着狂放,代表着自由,代表着普通人的尊严。保持住这份遗产并不断从中汲取养分,对处于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来说,是大有益处的。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后人对他的评价极高。司马迁是距离庄子较近的人,他最早对庄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其中有褒有贬:

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筐》,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庄子:

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庄子对中国语言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他使用过的很多表述方式,今天都成为成语,如“白驹过隙”、“相濡以沫”等等。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的精神,成为很多人的楷模。老子和庄子所开创的道家思想,成为后世鼎足而立的儒道释之一端,目前仍在构造着中国人的人格。机智、诙谐又不乏深刻的庄子文学,是中国文化不竭的源泉之一。人都是喜欢智者的,庄子就是一个令人喜欢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