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神经衰弱患者的家庭养护
11092000000014

第14章 按摩疗法

按摩疗法是通过采用适当手法,刺激人体的特定部位,以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从而改善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和提高人体自然抗病能力,达到预防疾病或促使病体康复目的的治疗方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简单、方便、经济、效佳,作为自然疗法的一种,近年来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按摩法治疗范围很广,对神经衰弱患者的头痛、头昏、失眠等有很好疗效。通过疏通经络、调整气血达到健脾安神、养血疏肝或清热化痰等目的,从而治愈神经衰弱。

患有神经衰弱的朋友,可请教有经验的按摩医生教会家属掌握简单的操作手法,在家中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按摩需注意力度,切忌蛮干。

1.按摩器具

按摩器具可作为按摩临床辅助医疗用具,常用的有按摩拍、按摩球、按摩轮、按摩梳、电动按摩器具等。

2.按摩介质

按摩时常可应用介质,能增强疗效,润滑和保护皮肤。常用介质的种类如下。

(1)水汁剂:可用水、姜汁、中药水煎液等。

(2)酒剂:将药物置于75 9/6酒精或白酒中浸泡而成,可用樟脑酒、椒盐酒、正骨水、舒筋活络药水等。

(3)油剂:由药物提炼而成,常用的有麻油、松节油等。

(4)散剂:把药物晒干,捣细,研末为散,可用磨头散、滑石粉等。

(5)膏剂:用药物加适量赋形剂(如凡士林等)调制而成。历代处方众多,应用也较为广泛。

3.按摩手法的要求

手法是按摩实现治病、保健的主要手段,其熟练程度及适当地应用,对治疗和保健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提高效果,就要熟练掌握手法的操作技巧。手法的要点在于持久、有力、均匀、柔和,要有渗透作用。

(1)持久:是指操作手法要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持续作用,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并维持一定时间,以使手法的刺激积累而产生良好的作用。

(2)有力:是指手法刺激必须具有一定的力度,所谓的“力”不是指单纯的力量,而是一种功力或技巧力,而且这种力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对象、部位、手法性质以及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3)均匀:是指手法动作的幅度、速度和力量必须保持一致,既平稳又有节奏。

(4)柔和:是指动作要稳、柔、灵活,用力要缓和,力度要适宜,使手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5)渗透:是指手法作用于体表,其刺激能透达至深层的筋脉、骨肉甚至脏腑。

这五方面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持续运用的手法逐渐降低肌肉的张力,使手法功力能够逐渐渗透到组织深部,均匀协调的动作使手法更趋柔和,而力量与技巧的完美结合,则使手法既有力又柔和,达到“刚柔相济”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使手法具有良好的“渗透”作用。

4.按摩手法

(1)推法:用拇指指腹或指侧面贴于治疗部位,通过有节律的腕关节的活动和拇指关节的屈伸,使力作用于患处;或用食中二指着力于治疗部位来回有规律地推动;或以手掌或大小鱼际紧贴体表做回旋推转的动作,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

(2)摩法:用拇指或掌根、鱼际贴于患部,做不断的,盘旋动作的方法。快速法每分钟120次左右,慢速法每分钟50次左右,适用于全身各部。

(3)拿法:大拇指或其他手指做对称用力,拿捏治疗部位之肌肉或筋腱关节的方法。此法是强刺激手法之一,适用于四肢、肩、颈、腋下,一个部位拿1~3次即可。

(4)按法:用拇指或掌根、肘关节鹰嘴突按压治疗部位而稍留片刻的方法,适用于全身各部。

(5)揉法:将大鱼际或掌根或拇指指腹着力于患部,微用力左右不停地移动。要求腕关节转动旋回,全身各部均适用。

(6)攘法:手法微曲,以手背指掌关节处接触患部,前臂做连续内旋、外旋动作,带动指掌关节滚动。一般用单手或双手交替操作,也可用双手同时操作,适用于颈、腰、背、臂、四肢部。

(7)搓法:用双手掌夹住患处,相对用力做快速搓揉,并同时做上下往返移动。手法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适用于四肢、腰背、胸腹部。

(8)掐法:以拇指和食指上下对称地掐取某一部位或穴位,并用力内收的方法,适用于四肢、头面部,有开窍提神的作用。

(9)捏法:用拇、食二指或五指将患者皮肤,肌肉,肌腱按走向或经络循行方向,做连续不断向前提捏推行。适用于全身各部。

5.操作方法

方法1

(1)预备式:坐在椅子上,腰微挺直,双脚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双目平视或微闭,呼吸调匀,心情放松,静坐1~2分钟。

(2)分推前额:将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放在前额正中两侧,其余四指附于头部两侧。拇指指腹沿前额分推至太阳穴0.5~1分钟。

(3)梳摩头部:双手呈“爪”形,分别放于面部眉弓处,指尖微用力从前额向头后部做梳头动作0.5~1分钟。

(4)摩揉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点处):将右手掌掌心放在头顶百会穴,从轻到重,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摩揉0.5~1分钟。

(5)按揉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二横指的凹陷中):双手半握拳,大拇指伸直,将双手拇指尖按在同侧太阳穴,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6)摩揉膻中穴(位于两****连线正中处):将一手掌掌心紧贴膻中穴,适当用力顺时针、逆时针摩揉0.5~1分钟,以局部发热为佳。

(7)掌揉中脘穴(位于腹中线,肚脐上4寸处_):将右手掌心重叠在左手背上,左手掌心紧贴于中脘穴,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8)掌揉关元穴(位于腹中线,肚脐上3寸处):将右手掌心重叠在左手背上,左手掌心紧贴于关元穴,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9)揉按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两手叉腰,拇指向前按于同侧肋端,中指按于肾俞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10)按揉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1横指处):将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放于同侧足三里穴,其余四指紧附腿肚处,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11)按揉阳陵泉穴(位于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将大拇指指腹放在同侧阳陵泉穴,其余四指附于腿肚处,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双侧交替进行。

(12)掐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处);将一手拇指指尖放在对侧三阴交穴,适当用力掐揉0.5~1分钟。双侧交替进行。

方法2

(1)患者坐位,先施一指禅推法或揉法,从印堂开始向上至神庭,往返5~6次,再从印堂沿两侧眉弓至太阳穴往返5~6次,然后施一指禅推法,由睛明沿眼眶周围往返3~4次后,从印堂沿鼻两则向下,经迎香,沿颧骨,至两耳前,往返2~3次,治疗过程中以印堂、神庭、睛明、攒竹、太阳等穴为重点;接着,沿上述治疗部位,用双手抹法治疗,往返5~6次,抹时配合按睛明、鱼腰;再用扫散法在头两侧胆经循环部位操作,配合按角孙;最后从头顶部开始用五指拿法,到枕骨下改用三指拿法,配合按、拿风池穴,再拿两侧肩井。以上操作时间约10分钟。

(2)患者仰卧,做顺时针方向摩腹,同时配合按、揉中脘、气海、关元等穴,时间约6分钟。

(3)辨证加减:①心脾两虚者:加按揉心俞、肝俞、胃俞、小肠俞、足三里,并横擦左侧背部及直接擦背部督脉,以透热为度。②阴虚火旺者:加推两侧桥弓穴各30次;并横擦肾俞、命门部,以透热为度;再擦两侧涌泉穴以引火归原。③痰热内扰、胃中不和者:沿背部脊柱两侧用滚法治疗,重点在脾俞、胃俞、心俞等穴,时间约5分钟,并配合按揉上述穴位;在摩腹时,配合按揉中脘、气海、天枢、关元、足三里、丰隆等穴;横擦左侧背部及骶部八髎穴,以透热为度。

6.注意事项

(1)按摩前要修整指甲、热水洗手,同时,将有碍操作的物品,预先摘掉。

(2)患者与施术者的位置要安排合适;特别是患者坐卧等姿式,要舒适而又便于操作。

(3)按摩手法要轻重合适,并随时观察患者表情,使患者有舒服感。

(4)按摩时间,每次以20~30分钟为宜,按摩次数以12次为1个疗程。

(5)患者在大怒、大喜、大恐、大悲等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不要立即按摩。

(6)饱食之后,不要急于按摩,一般应在饭后2小时左右为宜。

(7)按摩时,有些患者容易入睡,应取毛巾盖好,以防着凉,注意室温。当风之处,不要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