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生活中不可不知的285个错误常识
11091500000253

第253章 “捉刀”和“捉笔”意思相同

很多人看到“捉刀”和“捉笔”,以为这是两个相同的词,其实,它们的词义都是不一样的。

“捉刀”一词出自《世说新语·容止》。说的是曹操手下有个名叫崔琰的武官,字季,长得仪表堂堂,胸前长须飘飘,更显威武不凡,连曹操都常认为自己相貌远不如他。有一次,匈奴派来的使者要见曹操。曹操为了让外国使者见而敬畏,就叫崔琰冒充他代为接见。接见时,崔琰穿戴魏王的衣帽,比平时更有精神。曹操自己却持着刀,毕恭毕敬地站在崔琰的坐榻旁,扮作侍卫,一旁观察匈奴使者。接见过后,曹操想知道匈奴使者的反应,便派人去暗暗打听。使者说:“魏王固然仪表出众,可是那个床头捉刀人,看来倒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这个故事后经演变,人们便称代人作文为“捉刀”。如请人代写文章,就叫“请人捉刀”;而替人作文的人,叫“捉刀人”。而“捉笔”一词就很常见了。“捉”即“握住”、“拿住”之意;“捉笔”的意思就是提笔、执笔了,并没有“替别人写作”的意思。

这两个词其实很好区分,只要记住“捉刀”有“替”的意思,而“捉笔”则没有此意,就可以了。

趣味链接:

中国、日本、俄罗斯武士比刀法。俄武士把裁判放出的苍蝇劈成两半。80分!日武士劈掉了苍蝇翅膀。90分!

中国武士出场,一把菜刀唰唰两刀。苍蝇仍在飞。裁判捉住苍蝇给了100分!日、俄不服。为什么?

因为苍蝇被拉了双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