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懂管理不如懂心理
11090500000006

第6章 以心换心,让员工死心塌地跟随你

作为管理者一般都希望部属对组织有一种强烈的忠诚感。忠诚是相互的。入股管理者很好地对待部属,就能够得到部属的这种忠诚。对一个企业而言,如果经理期望部属对自己忠诚,经理就必须对部属忠诚。对部属忠诚意味着要尽可能地避免裁员,意味着在他们与顾客和供货商打交道需要管理者帮助时,管理者要给予支持。对部属忠诚包括在员工犯了错误时,只要不是故意的,不要解雇他们或对其进行严厉的纪律惩罚。对部属忠诚意味着当部属在生活中遇到麻烦时要给他们适当的支持,如通过加薪或提供特殊假期等方式帮助部属走出生活中的困境。

有些公司允许部属个人时间里使用公司的设备或工具以显示对部属的关心和照顾。如:拥有卡车的公司允许部属在他们自己的时间里用卡车搬运家具、垃圾及其他需要搬运的东西。

为部署做这些额外之举意味着向他们展示管理者的忠诚,那么他们也会为管理者做出额外之举来表达对管理者的忠诚。

当然,对下属忠诚最重要的体现就是信任,即用人不疑。这个“不疑”是建立在自己择用人才之前的判定和考核基础之上的。不用则罢,既用之则信任之。管理者只有充分信任部属,大胆放手让其工作,才能使员工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所以说,一旦决定某人担任某一方面的负责人后,信任即是一种有力的激励手段,其作用是强大的,最能换来员工的忠诚。

试想一下,使用了他,又怀疑他,对其不放心,是一种什么局面?试想一下,在你的公司里,如果员工得不到你起码的信任,其精神沉郁,上下级关系怎么能融洽?这种彼此生疑生怨的状况,常是导致企业瘫痪的主要原因。

信任你的员工,实际上也是对员工的爱护和支持。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特别是对于担当生产、销售、试验、拓展、探索者的角色的员工而言,容易受人非议、蒙受一些流言蜚语的攻击,那些敢于直面领导错误,提建议、意见的,那些工作勤勉努力、犯了错误并努力改正的,领导的信任是其最后的精神支柱,柱倒而屋倾,在此种状态下,领导者切不可轻易动摇对他们的信任。

对员工信任的同时,对员工一定要坦诚。如果出现变故及不利因素,有话要当面直说。对员工有误解应及时消除,以免积累成真。有了错误要指出来,是帮助式的而不是非难指责式的。

说到信任问题,其实它是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一个基本要素。两个陌生的人在一起,彼此防范,没有什么信任可言。而一旦人们通过某种渠道互相认识熟悉以后,彼此渴望的就是一种信任。

互相看不惯的人很难有信任可言,嫌隙的存在是关系恶化的起端,离自己越亲的人,你应该给他越多的信任。对朋友应该推心置腹。在一个企业里,副经理、部门经理之于总经理,一般职员之于部门主管,可称为手足或臂膀,理应得到很多的信任。如果你不给他们或给他们的信任不多,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家庭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你不给对方最多的、最大限度的信任,家庭生活也不会和睦。

要谨慎对待各方面的意见,要做到不因少数人的流言蜚语而左右摇摆,不因员工的小节而止信生疑,更不宜捕风捉影。而且在信任的程度上,也应该是离自己最近的最亲的,给他们以更多的信任,更广泛的、更高质量的信任,因为他们非常需要这样的信任,你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身为老板,如果你了解了员工的本性,也就知道如何有效激励员工。让你的目光更犀利,更具穿透性,同样的这也是为了帮助你更快地走入他们心灵,驾驭他们、领导他们、开发他们。那么,什么动力使员工的干劲最大呢?

1.意见被尊重的时候

员工需要价值感个尊重感。当他们谈论自尊或尊严时,就是表达这种需要。在现代社会其他许多需要都容易满足。惟有价值感和尊严感非常难以满足。

企业的发展不光靠来自经济的财富,而且还靠来自人得到力量,每个企业的管理任务则在于诱导和强化这种力量。现代工作的指导方法是,使全体员工在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老板则审查这些意见和看法的可行性。这种群体爆发出的活力,也就造就了企业的聚合力。

美国航空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处于动荡之中,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航空公司能够始终保持着无懈可击的财务记录。德尔塔航空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这家公司在管理工作中不仅创造条件让员工发表意见,而且为了验证员工的意见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最后竟会导致一系列的政策的重大改变。机械师伯理特的薪金少了38美元,公司没有付给他某一天修理发动机的加班费。他的上司对此无能为力。这个41岁的机械师对总经理的抱怨说:“我们总碰到令人头疼的报酬问题,这已经使一大批的优秀人才对公司感到失望了。”三天后,最高管理向伯理特先生作了道歉,并补发了工资。德尔塔公司并就此举一反三,改变了工资政策,对加班的机械师提高了加班费。由于充分尊重员工的意见,这种机制不仅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使该公司在同行中脱颖而出。

2.受到老板称赞的时候

老板的赞扬可以满足员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使其在精神上受到鼓励。

常言道:“重赏之下有勇夫”。这是物质的低层次的激励员工的方法,物质激励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员工的很多优点和长处也不适合用物质奖励。

相比之下,老板的赞扬不仅不需要买多少风险,也不需要多少本钱或代价,就能很容易地满足员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老板的赞扬可以使员工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和价值,以及在老板心中的形象。

员工很认真完成了一项任务或做出了一些成绩,虽然此时他表面毫不在意,心里却默默地期待着老板来一番称心如意的嘉奖。老板一旦没有关注或不给予公正的赞扬,他必定会产生一种挫折感,对老板也产生看法:“反正领导也看不见,干好干坏一个样。”老板赞扬员工,还能够清楚员工对老板的疑虑和隔阂,加深两者关系,从而有利于团结。有些员工长期被老板忽视,老板不批评也不表扬他,时间长了,员工心里肯定会嘀咕:老板怎么从不表扬我,是对我有偏见,还是妒忌我的成就?于是同老板相处不冷不热,保持远距离,没有什么友谊和感情可言,最终形成隔阂。

老板赞扬不仅表现了对员工的肯定和赏识,还表明领导很关注员工的事情,对他的一言一行都很关心。有人受到赞扬后常常高兴地对朋友讲,我们的头是多么好,对我们是多么关心和赏识。

3.老板与员工同甘共苦的时候

一个老板,几个员工,再加一间小屋,几个人同心协力,白手起家,终于独占鳌头,成就自己的事业大厦,这样的例子在商业史上数不胜数,许多企业巨头由此而来。

他们的成功考的是老板与员工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在这种情况下,上下的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又怎么不会使他们成功呢?

其实,与人共患难并不是一件困难事,因为为难情况下,共渡难关,同舟共济往往是唯一选择。但困难的是为难之后,苦尽甜来,仍能与员工共享安乐。

历史上,重耳即位之前深得介子推的帮助。他即位之后,就论功行赏,功大的封邑、功小的晋爵,各得其所。介子推不愿受封,重耳把绵上封为介子推的祭田。众臣此后更加竭力相投,终于帮助他打败楚国。

以史为鉴,我们可受到不少启发,作为一名老板,身处逆境时,当与员工共渡难关。一旦时来运转,千万不可独自居功、尽享成果,惟有如此,才能赢得威望,得到员工爱戴,并与其共创公司大业。

因此,作为一名老板,对待员工要以义为重,能与员工同甘共苦。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1)逆境中,与员工同心协力

哪个公司都有运气不佳时,哪个业主也都有身处逆境的时候,这时,一个出色的老板应做一个好的舵手,看准方向,动员所有员工共同努力,充满自信地面对困难,千万别端着架子,指使别人。危船上,作为老板也要尽一份力,否则旗到船翻,你自己也要掉进海里。

(2)时来运转莫忘难兄难弟

当时来运转,春风得意之时,千万不能翻脸不认人,即所谓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这样的老板会为人不齿,谁园艺自己拼命保全的竟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一旦老板魅力丧失殆尽,并且背上不义气的骂名,难兄难弟不会再为你效力,信赖的人也会望风而逃。

这时,不妨慷慨解囊,为员工升官加薪,让他们分享你的成果,使其自身的满足和成就感得以实现。切不要排斥有功员工,落得骂名。

一个公司或部门的发展壮大都要依靠老板和员工共同努力,同舟共济。而患难与共之中形成的上下关系才是最牢固的关系。身为老板,一定要做到与员工同甘共苦,要不忘危,才能真正激发员工的干劲,使事业蒸蒸日上。

4.被委以重任的时候

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希望有自己的地位。有许多低层的员工,他们从不考虑工作的整体,要想休息就不去上班。一旦职位高升,反而会认为“工作第一”。许多基层员工总是与上司呈敌对状态,一旦赋予他某种责任,他就会改变态度,热心督促员工工作。

另外,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地位节节攀升。你若经常置某人于某个位子上,他会渐渐地降低工作热情。因此,如果老板想让他充分发挥潜能,就使他得到较高的地位,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好地投身于工作。

因此,你在批评员工没有责任感,缺乏干劲之前,不妨先确定其地位,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启发干劲,这都是有效的方法。

5.有强大竞争对手的时候

中国古语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为员工,如果他们没有面临竞争的压力,没有生存压力,他们就容易产生惰性,不思进取,这样的员工没有前途,这样的公司也会没有前途。因此,老板必须从上任那天起,让所有的员工知道,只有竞争才能生存,同时给他们施加竞争压力,让他们深刻体会到,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道理。

举个简单的例子:看到邻居新购一辆车,你虽然最近经济拮据,但为了面子问题,也可能会用分期付款的方法或向亲人好友借钱买一辆。在工作上也有同样的情况,如同期进公司的两人,常常会暗自攀比,彼此也有不愿输给对方的观念,这都是因为竞争意识造成的。

6.才尽其用的时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不同的是,他们的能力不同,兴趣不同。如果他们的工作与自己的兴趣特长相吻合,那么就会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在工作中,就会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反之,如果才不能尽其用,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郁闷、低沉,这样是不会做好工作的。

身为老板,你应该注意观察每个员工的特点,然后根据其特性,委以不同的工作,使其“才尽其用”。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相信你领导的部门和员工一定前途无量。

§§第二章 当好老板要懂得如何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