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塑造最佳的人生开端
11090400000035

第35章 0~1个月

上一篇我们简单介绍了婴儿智能发育的规律。为了便于专业人员及广大家长比较容易掌握这些规律,并自觉地去促进婴儿的智能发育,在这一篇里,我们按不同的年龄阶段列出不同领域的教育训练具体操作计划,以便于大家根据婴儿不同年龄的发育水平实施重点的、具体的早期教育。

我们所提供的这一套教育训练计划是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并综合了国内外一些有关资料编写而成的。它基本上是比一般的发育情况超前一个月左右(即稍稍提前一点)进行训练,以促进他们的发育。这一套教育训练计划已通过了一段时间的实际应用,实践结果和科研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此后我们又进行了具体的补充。只要家长真正掌握了这一套教育训练计划,并在平时的育儿活动中自觉地去做,一定会收到成效。如果在此基础上依据婴儿的实际再有所创造和发挥,效果将更好。

在实施训练计划中应当明确,婴儿的发育是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二者是统一的。阶段性是指婴儿的智能发育并不是匀速的,在某一个阶段可能某一方面的发展比较迅速,另一方面的发展较缓慢。发展迅速的时期是教育的最适时机,错过了这一时期,往往使婴儿本来具有的发展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连续性是指婴儿心理、智能的各方面都是持续发展的,有时好似暂时中断了,实际上仍在发展,只是速度慢了一些,仍需要持续的进行教育。

从婴儿智能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统一的观点出发,我们的教育大纲按1个月到6个月的间隔分阶段编写,所列出的内容是每一年龄阶段普遍的重点内容。这种划分是相对的,很多内容都是在不同年龄阶段连续的。为了避免重复,在相邻的年龄阶段不再列入,但应用者要有连续性的观念,要把前后年龄阶段的内容很好地联系起来。另外,我们所列出的各年龄段的内容是代表大多数婴儿的情况,婴儿智能各个方面的发展不一定是平行的,有的方面快一些,有的方面可能慢一些。婴儿之间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如在某一年龄阶段的某一方面婴儿“超前”发展了,可按下一年龄阶段的要求提前训练。如某一方面在这一年龄阶段还达不到这些要求,也并不代表婴儿不正常,而是要继续进行训练,使婴儿不断的进步。

新生儿自生下来即具有奇妙的能力,这已在第一篇介绍了。这里介绍如何促进新生儿能力的发展。

动作

新生儿有一定程度的运动能力,为了锻炼小儿头颈部的肌肉,有时可将新生儿竖起抱,使头稍竖立,或俯卧位练习抬头和爬的动作,注意不要影响小儿的呼吸。有时可将小儿的包裹松开(温度适宜时),使小儿的四肢有一些主动的活动,如小儿将手伸到口里,新生儿吃手的动作是健康的表示,有病的新生儿不会有此动作。

视听刺激

新生儿有看和听的能力。当新生儿觉醒时可以和他面对面的谈话,当小儿注视你的脸后,慢慢地移动你头的位置,设法吸引小儿的视线追随你移动的方向。在新生儿耳边(距离10厘米左右)轻轻地呼唤你的小宝宝,使他听到你的声音后转过头来。还可以利用一些能发出柔和声响的小塑料玩具或颜色鲜艳的小球等吸引小儿听和看的兴趣。每天定时在新生儿床头上方挂上些能晃动的小气球、小花布头等,品种可多样化,但应经常更换,可锻炼小儿看的能力。

平时,无论喂奶或护理新生儿时都要随时随地和小儿说话,使他既能看到你,又能听到你的声音。特别是当小儿哭的时候,首先用言语安慰他,很多孩子会停止哭,但随后要满足他们的需要,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新生儿感受言语。

要注意保证新生儿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每天约14—20小时,新生儿很容易疲劳,表现为对视听刺激无反应,此时训练应暂停,休息片刻等新生儿对刺激有反应时再训练,一般每次视、听训练约10分钟。总之,在新生儿觉醒时利用各种方式进行视、听刺激,能够促进新生儿视听能力的发展。

和成人交往

年轻的父母首先要想到你的小宝宝是有一定的智慧和能力的,所以要学会和新生儿交往。注意细心观察新生儿的哭声、设法理解小儿哭的原因,给予适当处理。母亲还应注意新生儿的面部表情,如皱眉、微笑等,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母亲对新生儿需求的敏感性将大大有利于婴儿智能的发育。

在小儿哭闹时,可用说话、用手按抚他的腹部、握住双手、或者抱起来等方式进行安慰,使你的小宝宝懂得成人的安慰,懂得等待成人满足他的要求。比如,小儿饿了,哭着要吃奶,你可以边准备边和他说话,如“宝宝等等,我在给你准备呢!”反复多次后,新生儿也会懂得暂时不哭,等待成人满足他的要求。这就是最初条件反射的建立,这就是新生儿学习的方式。

总之是要把新生儿当作懂事的孩子来对待,以促进他们认识世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