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善解童贞
11089600000015

第15章 小气,爸妈什么都不愿意告诉我

家庭性教育常常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和社会对性的禁锢,很多父母自身对性就不是很了解,他们常常把性教育与成年人的性行为等同起来,认为这是不能公开的隐私,应该保密和隐藏起来。同时,父母应采取怎样的方式,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这是对家庭教育的一大考验。

现在大多数的父母在谈到儿童的性心理与性教育时,会否定儿童有性心理问题,虽然有的父母承认儿童有性心理问题,但拒绝应该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认为孩子长大之后自然而然就知道了;有的父母不清楚儿童性心理到底包括哪些方面,也就无法持明确的态度。许多父母认为性教育就是性活动方面的教育。对儿童性问题持闭口不谈听之任之态度的父母占绝大多数。

一旦某一天突然发现孩子发生了问题,父母才感到糟糕透顶的事情终于来了。他们把一切的责任推给孩子,把愤怒都发泄到孩子头上。事实上这是不公平的,因为父母没有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有关性方面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开放,父母应该把孩子的性教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不闻不问和躲躲闪闪的态度已经不再是不好意思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的大问题。

随着孩子身体的成长,他会发现生殖器是身上最容易引起快感的地方。父母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应该是:承认孩子发现的事实,他可以获得肉体的快感而不必因此感到内疚。孩子此时需要父母的指导,让他知道这种快感是无妨害的。

假如有一天,女孩发现她的阴蒂的某种特别的感受并告诉妈妈,妈妈应该坦诚地表示相信和同意,不要大惊小怪地施以警告。父母对性的神秘态度会强烈地影响孩子的心理。对性讳莫如深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由于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心理上往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在父母的态度和身体的事实之间,心理上矛盾重重,最终,要么突破父母的禁令,瞒着父母大胆尝试;要么恪守父母的训诫,对性持错误的态度,严重影响性格的发展和人际交往,性格孤僻,难以合群,从而影响智力的开发。

针对孩子的提问父母不必过于紧张,应该为孩子感到高兴,性意识的出现预示着孩子迈出了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的第一步。这是非常关键的,也是可喜的事情。

此时,父母们要做的,就是坦诚地回答孩子关于性的提问。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有关性的问题就会多起来。对于孩子的提问,正确的态度是自然、坦诚和有信心地给予正确的回答。不要回避、撒谎或责骂。儿童性教育不必讲究系统性,孩子的发育阶段不同,提出的问题也就不同,根据孩子的需要和知识水平,给予他们能够接受的性知识。古今中外的许多母亲,大多会采取“骗”、“回避”、“骂”等方式不予正面回答来回答孩子的性提问。这些做法造成的后果:一是孩子可能因此减少对父母的信任和尊重;二是可能在孩子心灵上留下自己来历不明的阴影;三是可能使孩子对性产生神秘感,长大后会对接受有关性知识的指导带来障碍,包括容易从不正常的渠道接受荒诞、淫秽的说法,以至给一生带来危害。

正确的做法是说实话,至于说到什么程度,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而定。

1.父母错误的性教育观念

通常,父母们在向孩子传输性教育知识的时候,常犯三种错误:

(1)父母对于性教育的忽视。

由于应试教育弊端依然存在,父母普遍会忽视性教育在孩子学习中所占的比重,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儿童及青少年的性教育。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对于性的了解会随着年龄增长而知晓或是学校中的一定的性教育就可以解决孩子所有的问题了。

(2)父母对于性的态度很不正确。

当孩子问到有关性的问题或是父母看到孩子玩弄、抚摸生殖器时,多数父母的态度都是不正确的。有的父母采取骗、吓唬的方式,以为已经帮孩子过了这一关,也就没有再把这事仔细考虑了;有的父母采取打骂的方式,他们认为这些问题或是这些行为都是不干不净的,感到惊慌失措,认为孩子肯定过于早熟、思想不健康,就急于责骂他们甚至惩罚或是揍他们一顿。父母的这种态度影响了孩子对性的看法,使孩子逐渐形成了有害的“性抑制”心理。

(3)父母对于性教育责任的不明确。

一些父母认为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是学校的责任。孩子对于性的种种不理解只要通过今后老师的教导就会明白和解决的。父母的责任主要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忽视了家庭性教育在孩子一生中的重要性。

2.父母要避免性教育误区

对待孩子提出有关性的问题时,动辄打骂或羞侮孩子的做法非但不能很好教育孩子,而且往往会伤害到他们的幼小心灵。因此,父母在进行性教育时应注意避开以下几个误区:

(1)压抑好奇心。

就像我们前面提出的,当孩子问父母“我是怎么生出来的?”等有关性的问题时,那仅仅反映出他的求知欲。高度发展的求知欲就是对真理的矢志不渝的追求的动力,如果父母非但不回答反而斥责他们,就会扼杀他们的好奇心。压抑求知欲望只会使孩子变得愚昧,并会歪曲他们对性的认识。

(2)欺骗孩子。

如告诉孩子他们是拣来的,或像孙悟空那样从石头中蹦出来的也不是明智的方法。因为,当善意的谎言被孩子识破后,他们也会变得虚伪起来。但出现这样的结果,责任不在孩子。

(3)粗暴对待性问题。

当孩子的言语和行为一旦涉及性问题,如玩“过家家”游戏,用手触摸生殖器或骂脏话时,父母的斥责打骂,容易造成孩子的怯懦行为,不敢坚持真理,不利于独立性的养成。

其实,父母可以按照孩子的身心发展阶段,订立教育目标与内容,主动教给他们与性有关的知识。父母可以教导学前儿童辨别性别、身体器官及功能,告诉他们生命的来临是基于父母的相爱。对于学龄的儿童,父母可以协助他们明白身体的成长,生命的诞生,两性的角色与关系,甚至性侵犯等,另外,父母还需要不时澄清传媒向孩子传送的歪曲了的性讯息。

3.坦率回答孩子的性提问

我们了解到了父母在回答孩子的性提问时容易犯的错误,遮遮掩掩或者严色厉声的回答都不会是好办法,那么应该怎么办呢?请参考下面的回答原则,对于问题的解决是很有帮助的。

(1)事件坦白。

许多父母都羞于对自己的孩子谈性,当然也包括谈性生理差异,这容易导致孩子对性生理产生神秘感。父母越是坦白,孩子掌握的性知识越多。

(2)表情坦白。

在进行对孩子的教育时,你的态度间接表明了你对孩子是什么看法,你的表情变化都看在孩子眼里。所以当孩子出现不正常的行为时,更要注意你的态度,否则这一非正常事件会给孩子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3)告知坦白。

父母知道多少就告诉多少,没有必要遮遮掩掩,让孩子知道以后若是有什么疑惑一定可以从父母那得到满意的解答。当发现孩子对身体结构差异的感兴趣时,父母不妨落落大方地向孩子介绍身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不要把性器官忽略,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两性差别就像自然界的花朵有不同品种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