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谁说爷爷奶奶带不好孩子:爷爷奶奶育孙经
11087300000006

第6章 孩子是“润滑剂”,还是“导火索”

孩子的降生,本是一代代生命的延续,也是给一个家庭带来欢乐和更多生气的事情,然而,越来越多的孩子却成为家庭教育分歧的“导火索”。

1.小孩的乳牙反正是要掉的,再长新的不一样白白净净吗

案例一:

邻居一个小姑娘,她的父母近来发现她长了5颗蛀牙。原来每天晚上睡前外婆都让她喝瓶奶,养成习惯后孩子不喝奶就无法入睡。尽管孩子父母多次告诉老人,老人却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别信书上的说法,小孩子的乳牙反正是要掉的,再长新的不一样白白净净吗?我就不信喝点奶对牙齿就不好。”孰不知,乳牙的好坏直接影响恒牙的发育,而小小年纪的孩子也不得不经受拔牙的痛苦。

案例二:

淘淘吃糖和巧克力成癖,刚长齐的牙已经被蛀了。当爸爸告诫他糖和巧克力吃多了会腐蚀牙,并采取了相应的限制措施时,爷爷说话了:“别信那个,我小时没吃过几块糖,这牙不也掉光了?你爸舍不得给你花钱,我这有。”当孩子哭着要吃时,爷爷就去给他买了好多回来。终于,有一天,淘淘回到家里也不嚷着吃糖和巧克力了,只是捂着左边腮帮子直哼哼,爷爷这次可急了,带淘淘上医院看病。原来是牙齿坏了,医生说是“龋齿”,也就是“乳牙蛀”。这下,爷爷倒放心啦,说“乳牙蛀”嘛,不要紧的,反正以后都要换牙的,糖、巧克力照样吃,不怕。

甜甜的糖和美味的巧克力总是孩子们的最爱,不要说孩子就是大人有时也很难抵挡住巧克力、糖果的诱惑。但是糖和巧克力吃多了麻烦也就来了,不是长出了蛀牙,就是孩子的体重不受控制一路飙升。

很多家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爸爸妈妈担心孩子的牙齿健康问题和体重问题而限制孩子吃一些零食、糖果等,而祖辈却觉得这种限制是在“委屈”孩子,而且以他们的经验来看,孩子早晚会换新牙,多吃一些也无所谓。正是这两种不同的观念使得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产生了冲突。

案例一中姥姥和案例二中爷爷的观念都很不科学,存在以下两点误区:

误区一:让孩子睡前喝奶。

以往的观点认为睡前喝奶一方面有助于睡眠,另一方面有利于身体对钙的吸收利用从而促进孩子骨骼生长,因此,不光是儿童,许多成人也有睡前喝一杯奶的习惯。其实,临睡前喝牛奶,残留的奶液在口腔内发酵、变质,会造成口腔内细菌繁殖而出现出现咽炎、感染性喉炎,扁桃体类以及龋齿等疾病。

因此,应让孩子在睡前1~2小时喝牛奶,喝奶后应再喝少许水起到冲刷作用。婴儿睡前喝奶后父母可以在手上缠上干净的纱布,沾水给孩子擦擦牙床;稍大的孩子就要喝一些水并且漱漱口;3岁以上的孩子在睡前喝奶后就要刷牙。

误区二:认为孩子的乳牙早晚会掉,没什么关系。

人的一生中有两副牙齿,一副是乳牙,一副是恒牙。乳牙一般在出生后6~8个月萌出,到2岁、2岁半时长齐20个。6岁左右,乳牙开始脱落,换上恒牙28~32个。如果像有些大人认为的,既然乳牙迟早都要脱落,那么乳牙长得如何、坏没坏掉不是什么大问题,这些都是错误的想法。实际上,乳牙长得如何,对孩子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

(1)乳牙是孩子的咀嚼器官。

食物要经过乳牙的细细咀嚼才能变碎,并在咀嚼过程中与唾液混合,这样到达胃肠道后才易于消化吸收,产生供身体生长发育的能量。如果乳牙有毛病的话,就会影响孩子的咀嚼、食物的消化吸收,能量的产生也就随之受影响,进而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2)乳牙的咀嚼功能会影响孩子的脸形。

乳牙在咀嚼食物时,要动用上、下颌骨和面部肌肉。正常情况下,两边的牙齿都参加咀嚼过程。但是,如果有一边乳牙有毛病的话,孩子就会偏向于使用没病的一边。时间长了,常用一边的颌骨面部肌肉就会比另一边较大,造成脸部不对称。

(3)乳牙有无毛病会影响恒牙的质量。

如果乳牙龋坏,引发牙髓炎或牙周炎的话,就会影响以后恒牙的萌出,导致恒牙长出后不牢固,容易损坏。如果乳牙过早或过迟脱落的话,恒牙就会长得位置不正或长不出来,使得牙齿排列不齐、咬合不正,影响对食物的咀嚼和牙齿的美观。

可见,孩子乳牙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事,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定要注意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1)饮食定时定量,不要吃太多零食。

(2)睡觉前不要吃糖果之类的甜食。

(3)吃完食物后要漱口。

(4)长满20个乳牙后或3岁以后要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2.老少三代过招

案例一:

一位爸爸委屈地诉苦道:自从有了儿子,自己在家的地位是一落千丈。孩子的爷爷奶奶和妈妈天天围着儿子转,儿子每次犯错误、不听话,刚要批评他几句,自己的老爸老妈便会轮番上阵,先教训自己一番。

一次儿子抢邻居家小朋友的玩具,还把人家的鼻子给打破了,身为爸爸的他抬手就打了孩子屁股几下,这次爷爷可不干了,大嚷着:“你干嘛打我孙子?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这孩子再不管教,都成什么样儿了。再说,我小时候和别人打架,您可不是现在这个态度!”没想到老爸板着脸说:“你是我儿子,怎么能跟我孙子比?”这位爸爸听了,心里都成了透心凉。

案例二:

一个上小学的男孩写了一篇作文《爷爷是我的保护伞》,内容如下:

爸爸就会说我淘气,其实他根本不管我。我饿了,是爷爷给我做饭吃;我困了,是爷爷给我铺床;我的作业不会做,是爷爷教我做。爸爸如果说我、骂我,我就告诉爷爷,爷爷就帮我骂爸爸。在我眼里,爷爷就是我的保护伞,所以我一点儿都不怕爸爸,有的时候我还存心气他。

有一次,爸爸下班回来,他到厨房盛饭,我便偷偷在厨房门口放了一个小凳子。爸爸没看清,被凳子绊了个趔趄,手里的饭碗摔在地上。看到爸爸火了,我连忙跑到爷爷房间,躲到爷爷身后。爸爸气呼呼地跟进来,对爷爷说:“这孩子学坏了,我必须揍他一顿。”爷爷问明了事情的原委,不以为然地笑了笑,说:“你这么大的人了,自己不小心点儿,笨不笨?怎么还拿孩子撒气?好了,吃你的饭去。”我听着就偷笑。

案例三:

丫外婆对丫丫那是是相当的亲。但是这样的亲让丫妈看在眼里,心里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外婆对丫丫的爱比起对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忧的是外婆“对付”丫丫的方法,有时实在让人想说上几句,于是丫妈经常对丫外婆的方法“见招拆招”,对丫丫的各种要求也是拿出多种办法应对。

第一招:延迟满足。

丫丫要某样东西,只要稍微一有哭声,丫外婆看到丫丫的眼泪,心里就慌,赶紧一句话:“快点,赶快给她。”这也成了丫丫“对付”外婆的“杀手锏”。而丫妈深知“有求必应”其实是一种“爱心毒药”,于是抛出一招“延迟满足”。“延迟满足”的做法就是“多等一分钟”。对于丫丫的一些要求,丫妈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视情况而用:

方法一:询问法,“要什么东西”、“东西叫什么”、“让谁帮你拿”、“帮你拿了你该说什么”……这样既可以训练丫丫多说话,培养她良好的礼貌用语,又能在无形中让她的要求在“多等了一分钟”后得到满足。

方法二:家里摆了一摊子的玩具,丫丫却在这个时候想出去玩。那好,“先收拾好再出去”。这也是丫妈一贯培养丫丫的“归类整理”习惯的做法。这样既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摊子”自己收拾,还能让“出去玩”的这个要求无形中又“等了一步”。

方法三:在嚎啕大哭时的要求,丫妈会共情于她:比如“丫丫很想要××是吧,很想妈妈马上递给你是吧,要是妈妈能听到宝贝好好地跟妈妈提要求,妈妈会更高兴……”如此几句话,丫丫就会渐渐平静下来,并且“和气”“耐心”地等到要求得到满足。

第二招:充耳不闻。

洗澡,丫丫不配合了,大哭。丫外婆一招:拿饼干来!对此,丫妈的招数是:对外婆的要求“充耳不闻”。一来不纵容这样的“食物贿赂行为”,其实很多时候丫丫并不接受这样的“贿赂”;二来鼓励外婆用其他的方式。

丫妈给丫丫洗澡,同样也会遇到她哭。丫妈采取的方式“转移注意力法”——扯东西盖南北:询问询问白天的趣事儿、鼓励鼓励她的进步表现,或者来个儿歌对接什么的。一问二聊下来,澡也洗完了,大人孩子都顺心。

第三招:借他人之口。

每次丫丫跟外婆出门,都耍赖要外婆抱,而外婆每次都会满足小丫头的要求。对此,丫妈的招数是“借他人之口”,其实就是借用小区邻居常爱说的一句话:你家妞妞跟外婆出门很少自己走路的,都是抱,跟你还走呢!丫外婆每次听到邻居这样的话,至少在邻居面前不会再纵容丫丫了。

会走路的孩子反而要大人抱,这恐怕是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丫妈的做法是:“走到××那里,妈妈再抱”、“你看前面的哥哥、姐姐都自己走路呢,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你看妈妈都自己走路呢,谁来抱妈妈呀?”“刚才妞妞走得很好呢,大步大步的,妈妈很高兴”如此云云,领教了丫妈的“说话算数”,丫丫通常会很愉快地“合作”。

三个案例都是反映了老少两代人对第三代的教养分歧:前两个案例中的老人都是为了庇护孙子,而不惜贬低自己的儿子;第三个案例中是一位妈妈和孩子外婆在教育孩子时的“斗智斗勇”“见招拆招”。

以上案例中这样的老人在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要什么给什么、孩子一哭就心软、孩子做的任何事都是对的等等,以至于小小的孩子都“掌握了”老人的“软肋”,并当其成自己的“杀手锏”,既可以用来对付老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又可以用来对付父母,使自己免遭批评甚至是皮肉之苦。

两代人之间的教育分歧总是在所难免,然而任何事情都有解决的办法。前两个案例中的爷爷奶奶过度“保护”孙子固然是一种错误,而两位爸爸的表现也不是十分恰当,“说”“骂”“打”并不是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以至于更容易形成父辈教育不得法、祖辈庇护不得当的局面。

如何“润物细无声”的化解两代人的教育分歧,就要做到案例三中丫丫妈妈那样:既要对老人溺爱孩子的行为懂得如何“见招拆招”,又要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和行为巧妙“接招”;不要害怕孩子反应激烈,也不要让老人因为心疼孩子而破了你的招。因为,这实际上是孩子和父母进行心理较量的必经阶段,如果你能扛得住,孩子终将也能扛得住,并最终接受你的教育。

3.别听你妈的,我们不练了

案例:

每天吃完晚饭都是丁丁拉二胡的时间,丁丁在妈妈的催促下,不情愿地拿起了二胡。半个小时过去了,丁丁不想再拉了,可妈妈却说:“不是我们一起规定好了吗?每天必须拉满一小时!今天也不例外。”而丁丁说什么今天也不想拉了,为此母女俩开始“斗起了嘴”。坐在一旁的外婆看不下去了,一把拉过丁丁说:“别听你妈的,我们不练了,天天关在屋子里拉二胡,人都拉呆了。”这句话一出口,母女俩的“斗嘴”立即变成妈妈和外婆之间的“战争”,两人为此争论了起来。

丁丁每天晚饭后拉一小时二胡,本是和妈妈一起商量好制定的计划,当丁丁不想坚持的时候,妈妈不是用鼓励的语气去鼓励孩子坚持,而是采用命令的方式,最终导致母女俩的“斗嘴”。丁丁外婆却认为孩子不想拉二胡就不拉得了,既没有鼓励丁丁按制定好的计划继续坚持,甚至和丁丁妈妈当面起了冲突,并用一句“别听你吗的,我们不拉了”而否定了丁丁妈妈的教育权威。从中可以发现,大多数矛盾的产生,是由于双方的方法都不适当。

首先,妈妈教育孩子也要讲究方法策略。

妈妈应该弄清楚丁丁为什么今天不想拉二胡,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孩子产生了惰性,妈妈就应该鼓励孩子继续拉完剩下的半小时,而不是命令。

其次,在这种情况下,姥姥不应该站在孩子妈妈的对立面上。

表面上是因为姥姥爱孩子,不想让孩子受委屈,实际上是在纵容孩子并破坏孩子妈妈的教育权威。姥姥应该保持中立的立场,以调和母女间的“斗嘴”。

祖辈可以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提醒年轻父母注意对孩子进行什么方面的教育,当好儿女的育儿参谋。但一定要注意不要把自己变成孩子的大后方,对孩子什么事情都护着。

最后,妈妈和姥姥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表现出教育分歧,甚至因此吵架。

两代人在管教孩子时要达成共识:父母才是教育孩子的主角,老人应该扮演好辅助角色。父母做的不对的地方,祖辈可以在私下说,这样有助于双方互相沟通,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其实,如何解决家庭教育的冲突是大人来讨论的。双方面来做,爸爸妈妈怎么做,爷爷奶奶怎么做?这需要双方面共同努力,光靠任何一方都不行。就拿案例里的妈妈和姥姥来说,妈妈要丁丁严格执行自己的计划,每天必须拉二胡满一个小时,而姥姥却觉得这种严格对孩子是一种摧残,于是就这个问题产生了分歧。

在解决这个分歧的时候,首先一开始妈妈要跟姥姥沟通,沟通最重要。要跟她讲一下,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好处是对孩子以后形成坚强、有毅力、不轻易放弃并且守信用的性格有很多的帮助,并且希望姥姥来如何配合自己。这个要前期沟通,如果你没有沟通好,直接在她的眼皮下你就操作,她肯定会阻止你。

一旦产生分歧,千万不要当孩子的面直接指责对方,也不要说“别听你妈的”“你怎么能这样”这样的话,让孩子看到了你们大人之间的矛盾,孩子会无所适从。如果有矛盾先忍下来,等孩子不在的时候大家再谈,这样会比较好。

4.互相争宠的奶奶和姥姥

案例:

豆豆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同住在一个城市,并且都已经退休在家,自从有了豆豆,两家老人都争着要带他。豆豆爸妈为了“一碗水端平”,让两边的老人轮流享受“天伦之乐”,便每周六带豆豆去爷爷奶奶家,周日去姥姥姥爷家。本以为这样,两边的老人都会高高兴兴的了,没想到的问题却发生了。

一天,奶奶给豆豆买了顶新帽子,第二天姥姥见了就问:“这顶新帽子是谁给买的呀?”豆豆说是奶奶买的。第二天,姥姥就去接豆豆放学,然后就直接带着他去商场买了套新衣服,并且说:“看,我比你奶奶还好吧。”

渐渐的,这种情况出现得多了,豆豆就找到钻空子的窍门了。有什么愿望只要跟奶奶或姥姥说另一个人给自己买了什么东西就行。如:“奶奶,你看,姥姥昨天给我买了把冲锋枪,可好玩了。”“那有啥好的,明天给你买辆遥控小汽车,你不是一直嚷着要吗。”

奶奶和姥姥间的互相争宠,虽然都是爱孩子的一种表现,也让孩子感受到了老人的爱,却破坏了教育孩子的规矩并最终使孩子学会了钻空子,实在是得不偿失。奶奶和姥姥对孩子的物质要求的攀比,也会使他们小小年纪养成攀比的坏习惯。

因为随着年龄渐渐变老,老人们逐渐觉得自己不再被需要。而孩子的世界特别简单,只要你陪他玩耍,满足他,他就愿意亲近你。在这种亲近中,老人尝到了一种被孙子需要与依赖的快感,而要维系这种关系,绝大多数老人都选择溺爱,甚至是出现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争宠的现象。

老人带孩子与年轻父母带孩子是有区别的。首先在于对待孩子的态度上。父母趋于理性,而隔代老人趋于感性。父母教孩子一种知识,给孩子买一样东西,满足孩子一个要求,往往考虑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是否有益处,着眼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但老人对待孩子往往有一种溺爱的倾向,以尽量满足孩子的愿望为出发点,而较少理会这种满足对他们有益还是有害。

作为孩子的父母,就必须阻止溺爱、争宠的事情发生,可以由妈妈跟姥姥沟通,由爸爸跟奶奶沟通,对她们晓之以厉害关系,让她们真正明白无论是奶奶还是姥姥都是非常爱孩子、疼孩子的,孩子既需要奶奶的爱也需要姥姥的爱,但是“争宠式”的爱却要不得,因为这种爱实际上就是一种害。豆豆爸妈也可以在周末把两边的老人都接到自己这边,让老人间有接触和互相沟通的机会,这样老人就不会互相猜忌,豆豆在奶奶家什么样,在姥姥家什么样。

作为孩子的祖辈,老人要在隔代教育中恰当地给自己定位,既不能越位,也不做摆设的花瓶;不要夺孩子的父母之爱,要做亲子之爱的润滑剂;喜欢孩子,但不溺爱、不争宠;把知识和经验灌输给孩子时,别用旧习惯、坏德性影响孩子。只有这样,祖辈在隔代教育中才能发挥积极作用,有益于孙,有益于子,有益于己。

5.儿子是我生的,但不是我的

案例:

公公婆婆心疼小孙子,从小果出生后就搬来跟同住了,烧饭、洗衣服、带小果,样样有人分担,特别是在带小果上,小果妈妈根本不用操心,她要做的就是可劲地喝那些婆婆煮的催乳汤,保证小果的口粮便可。但是,无论怎么补,奶水始终不够小果吃,所以小果很早就是混合喂养的,虽然一家人特别用心照顾,刚满月的小果也只是长了一斤肉。

慢慢地,小果妈妈开始觉得不对味,公公婆婆不管什么事情都是孙子至上,如果饿着了小果,或者生病影响到了小果的日常起居,都会或多或少地被公婆非议。更夸张的是,如果小果不小心吐奶,公婆自然认为那就是做妈妈的没照料好。用小果妈妈的话说“儿子是第一,而我这个当妈的基本没什么地位”。

小果一天天长大,会抬头了,会吮手指了,会抓东西了,当然难免会有拉肚子、头痛脑热的时候,每当出现这些不好的状况时,那就是小果妈的错。于是小果妈经常上网看看有关早教的事宜,小果的一点小变化、小习惯也到网上搜索看看其他妈妈的经验之谈,但她做的一切很难被公公婆婆认同,在他们看来,网上的信息不可靠,他们信奉经验,信奉熟人之言。比如,小果爱吃小手了,妈妈们了解了都知道这是宝宝认知世界的一种表现,不要太过制止,只要让宝宝的小手保持整洁就可,但爷爷每次一看到小果吃手,就觉得是孙子饿了,让小果妈赶紧弄点吃的去,她解释了N次也不管用。

4个月后,小果开始添加辅食,小果妈是个很有心思的妈妈,她学习了很多辅食的制作方法,也了解了怎么给宝宝逐步添加比较好,但很多时候,好好的辅食在喂给小果前,都会被婆婆严格审查,得到的评语是“这个太上火了,不能吃”,小果妈很奇怪,“胡萝卜泥怎么就不能吃?”还有精心选的米粉也因为“太上火”而被弃用,婆婆觉得吃粥是最好的了。小果妈往往很无奈,向小果爸求助,他的回答更令她郁闷“老人都是有经验的,不会错的,你照做就是了。”

小果妈没办法,只能发发感慨“儿子是我生的,但不是我的。”

很多时候,许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可能会固执地认为只有他们是对的,他们既然可以把儿子女儿教育成材,也就可以铸就孙子孙女成为栋梁,从而把孩子父母的做法、建议全盘否定,全然忘记了教育的与时俱进。案例中的小果的爷爷奶奶就是这样,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出了任何问题都是小果妈的原因,再加上小果爸也坚持认为老人都是有经验的,也就间接否定了小果妈的方法,使得小果妈不得不发出了“儿子是我生的,但不是我的”的感慨。

遇到这样强势的公公婆婆,消除和他们摩擦的最好办法只有沟通。媳妇要在充分尊重公公婆婆的前提下,耐心地向他们介绍科学抚育的好处,并让其逐渐接受、吸收、改进。

如果公公婆婆执意坚持自己的观点,而这种观点又不会给孩子带来太大的伤害,那么,媳妇也不妨做点让步,就听老人的。这样几次以后,他们可能就会不好意思,就会反过来尊重媳妇的意见了。

当然,媳妇也不能无条件地退让,毕竟,公公婆婆有些做法不仅不可取,还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潜在的危害。但你总是明着不退让的话,他们又会认为你是故意挑剔,这时,不妨请专家来说话。一种专家是医生,每个月带孩子去早期教育中心的时候别忘了带上公公婆婆,让他们和育儿专家直接交流,耳濡目染自然会让他们吸收不少知识,你平时再强化一下,他们也就不会反感了。另一种是“伪”专家,请有育儿经验的朋友来家里探讨,传授经验,相同的话由别人说出来公公婆婆听着也许就顺耳多了。

有些问题,有时候作为媳妇去沟通,效果不如爸爸去沟通好。但是我们很多家庭里面,往往在小孩的问题上爸爸是不管的,都是妈妈在做。关键性的任务就是爸爸应该出面,跟爷爷奶奶谈一谈。

其实有时候老人家的观念很难改变,这个没办法。因为他们就是在那个社会背景下长大的,现在的父母有可能以后老了,成为爷爷奶奶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这个没有办法。所以,小果妈要想改变公公婆婆来接受新观念,就要有耐心、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