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谁说爷爷奶奶带不好孩子:爷爷奶奶育孙经
11087300000001

第1章 隔代亲,断了骨头连着筋

在当今家庭,有不少儿童与祖辈即祖父母、外祖父母关系密切,而与父母相对要疏远一些,甚至有些祖辈与孙辈们,在某种程度上还成了互相间的精神寄托。而且,老人对孙辈的疼爱,大大超过父母对子女的疼爱。这种祖辈对孙辈超乎对子辈的感情,俗称“隔代亲”。

春暖花开,我抱着小外孙女到广场上看风筝,她的脖子才刚刚能够抬起,我抱着她走在广场两侧的街心花园,观看桃花盛开的树枝上唧唧喳喳不停地鸣叫、欢乐地飞来飞去的小鸟,她伸出小手不停地摇摆。到了广场,看到漫天五彩缤纷的风筝,更是转头旋颈,手舞足蹈,并不时地抬起头来向我微笑,这时一种莫名的感动就会从我的心底流向每个毛孔,使我情不自禁地亲亲她的小脸蛋。

现在,每当她听到我从外边回来,先是抢着为我开门,然后一边为我找拖鞋一边说:“姥爷,换鞋呦。”然后说:“姥爷,我给你摘帽子。”我只得赶紧把腰哈下让她摘。之后,又帮我拉上衣的拉链脱衣服,拽裤脚帮我脱裤子,嘴里不停地“姥爷、姥爷”地叫着。每当此时,一种无以言表的幸福感便油然而生。尤其是我打乒乓球回来,她会接过我手中的球拍说:“姥爷,我帮你洗球拍吧。”看着她那稚嫩的小手在球拍上仔细地抹来抹去,更使我由衷地感动和骄傲。每每想起我那漂亮乖巧、听话懂事的外孙女,就深深地体会到了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

一位姥爷在博客里这样写下自己带外孙女的心情。

一天工作下来,无论怎样疲乏、劳累,回到家里,见到我的孙子、孙女,所有的疲乏、所有的烦恼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孙子和孙女聪明伶俐,非常可爱。每次下班回家快到家门口的时候,他们俩都会争前恐后的跑过来,这个拉着我的胳膊,那个拽着我的衣服“爷爷、爷爷”的叫着,孩子那甜甜的、带有稚气的声音让人感到心花怒放。进到屋里,这个让你给他讲故事,那个让你陪她玩。这个问长,那个问短,我都有点招架不住了。有时俩人还会为了争爷爷打起来,这个说是我爷爷那个说是她爷爷,大有把我一分为二的气势。我被孩子的天真、稚气所感染,仿佛自己也年轻了许多。

每天伴随着孩子成长,心中有一种特别的幸福感。再加上每天与两个可爱的孩子一起玩耍,用孩子般的语言一起沟通,一种童心、一种纯洁、一种无忧无虑、一种不知世上还有烦恼的感觉油然而生。这就是我的天伦之乐。

一位“与你同醉”爷爷也是如此陶醉在天伦之乐中。

人之所以有“隔代亲”,并不是说老人对自己的子女就不亲,而是他们做父母时,年纪尚轻,还不大会亲;刚刚走上社会,忙于工作、事业(过去人因贫穷还得忙着想办法弄饭吃),也没时间亲。到了老年,因人生经历,对亲情的认识愈加深刻;加之,人老了,儿女也大了,不好惯了,惯惯孙辈,正是时机,也是一种乐趣;再者,亲孙辈也是对儿女小时“亲得不够”的一种补偿,是间接对儿女亲。这也是血脉交融,家庭和睦的基石。

然而现在,许多老人和孩子已经不只是隔代“亲”了,而是格外的“宠”“溺爱”“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隔代亲随之而来的便是隔代教育,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教授辛淘所言:大比例的隔代教育是中国特有的国情。无数的老人在“亲”孩子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承担起了教育孩子的重任,而隔代教育的产生既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孩子父母、祖父母自身的原因。

第一,社会原因。

(1)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中几代同堂的大家庭较多,历来有祖辈帮忙照顾孩子的习惯。

(2)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年轻人肩负着成家立业的双重压力。

他们大多初为父母,主要的精力往往都集中在事业上,被工作所困,即使有一点空闲时间,也忙于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

(3)日益壮大的农村留守部落,对隔代教育的蔓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与城市中日渐普遍的因子女长大离家而形成的“空巢”家庭不同,农村家庭的“空心化”主要表现为年轻父母外出打工而留下老人、孩子成为留守部落,正缘于此,在广大农村,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第二,孩子父母自身原因。

(1)社会竞争加剧,工作节奏加快。

许多年轻父母们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事业。尤其许多白领夫妇,根本无暇照顾孩子。

(2)大多数年轻父母为第一代独生子女,其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往往使得他们中的不少人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

很多年轻父母缺乏“为人父母、照顾孩子”的意识,而且怕费神、图省事、无经验、希望保留二人世界。不少年轻妈妈甚至怕影响自己的身材而在产后拒绝给孩子喂奶。

(3)因患病、伤残等身体状况或因下岗而导致的经济能力不济。

(4)离婚、丧偶、再婚或夫妻两地分居,住房紧张。

(5)出国工作、读书或到外地工作。

第三,祖辈自身原因。

(1)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一大批老年人退休在家,有时间、有精力照顾孩子。

(2)祖辈丰富的生活知识和深厚的人生阅历为教育孩子提供了资本,具有权威性。

(3)祖辈心疼自己的儿女,看到自己的孩子没有时间照顾好下一代,再加之祖孙的血缘关系,老人会本能地对孙辈产生慈爱之心,就自己承担起照顾孙辈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