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为什么孩子不高兴
11086700000038

第38章 我该向困难低头吗?——挫折

约翰·库缇斯从出生起便是一个残疾人。出生时他仅仅有矿泉水瓶那么大,他的脊椎以下没有发育,双腿像青蛙那样细小,而且他还没有肛门。经过医生的手术,他终于能够痛苦地排便了。但是他先天发育不足,医生断言他存活的可能性不高,只能活过当天。然而奇迹发生了,他挣扎着顽强地活了下来。

医生再次做出断言,约翰·库缇斯的寿命只有一周,可是一个星期后他仍然活着。就这样,过了一个月,一年,约翰·库缇斯奇迹般地存活下来,一次次地打破了医生的预言。虽然他孱弱无比,死神随时会夺走他的生命,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励志大师之一。

约翰·库缇斯的人生是残酷的,他要面临许多常人难以面临的困难。18岁的那一年,他决定将自己失效的双腿截掉,从此他成为真正的半个人。不过后来,他通过努力学会了用双手走路。他经常这样自我安慰,自己看得最多的风景就是各种各样的腿、鞋子和女孩的裙子。

尽管有人照顾他,但是在约翰·库缇斯的眼中,他下决心要自食其力。他觉得懒惰并不是他的强项,他要发挥自己的优势生存。他每天要几乎爬在滑板上找工作。他坚持不懈,敲开了数千家店门,尽管有的人打开门后发现他是一个四肢不健全的人,纷纷拒绝录用他。但他最终还是找到了工作。他终于能够自食其力了。

虽然失去了双腿,成为残疾人,但约翰·库缇斯的志向是做一个勇猛的运动健将。于是他的身影开始出现在室内板球俱乐部里,他成为举重场上的运动员。从此他的命运开始转变。尽管每一个对于常人来说非常容易的动作,他却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完成。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经过艰苦地训练,他的水平在日益提高。1994年澳大利亚残疾人网球赛上,约翰·库缇斯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冠军。对于曾经的嘲笑和侮辱,约翰·库缇斯用骄人的成绩作了最好的回击。

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约翰·库缇斯参加了一场公众演讲,从此他的人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他觉得自己最适合上台做演讲了,他要到讲台上去向世人讲述自己的人生磨难以及宝贵财富。他觉得通过自己的经历可以给更多的人以启迪,这能够激励他们度过人生无数的难关。

有一次,约翰·库缇斯问自己的听众:“你们当中,有多少人不喜欢自己的鞋子?”于是在听众中举起了一堆手臂。这时他的眼神变得锐利,语气变得严肃,他举起自己的红色橡胶手套,说:“这就是我的鞋子,有谁愿意和我换?就算我拥有全世界的财富,我也舍得和你换。现在,你们谁还抱怨自己的鞋子呢?”

当约翰·库缇斯30岁的时候,他的人生再次遭受了残酷的打击。他不幸罹患癌症,再一次面临死亡的考验。但是,一贯坚强的他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他开始了和病魔顽强的抗争。终于有一天他再一次战胜死神,癌症痊愈者的行列上有了他的名字。现在约翰·库缇斯已经成立了一个美满的家庭,并且还当上了爸爸。

众所周知,当今的孩子被称为是在蜜水中泡大的一代,他们这些温室花朵根本经不起外面风霜雨水的洗礼。在宠爱中长大的他们,经不起父母的任何批评。当他们考试不及格,家长随意批评上几句,他们便会离家出走。现在的家长不禁感叹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实在太弱了,应该在他们教育的“盘子”里添加一点挫折的“作料”,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很长一段时间内,赏识教育成为家长教育中关注的热点。可是近年来,随着国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持续关注,挫折教育也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在素质教育中,挫折教育包含生存磨难教育以及赏识快乐教育等内容。大家之所以关注挫折教育,是因为大家都希望下一代通过挫折教育克服因暂时失利带来的不良情绪,学会面对现实中的坎坷。这样等他们成人后他们就可以很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从而迅速而持久地获得自己事业上的成功。但是要想真正实现这个目的是十分不易的,挫折教育应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

对于孩子而言,困难与挫折是他们前进道路上到达成功的障碍。可是只要他们勇于面对,这些困难就会化为上苍赐予他们的礼物,让他们告别无知,变得更加成熟。可是目前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的机会太少了,这会导致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有的孩子根本经不起老师或者家长合理的指责与批评。只要家长批评他们几句,他们的情绪便变得日常低落,有的孩子甚至会觉得家长实在难以理解自己,产生轻生的念头。

某市实验小学以素质教育良好而闻名,它们近年来在探索挫折教育方面有了很多经验。关于挫折教育,他们并没有开专门的课程或活动。他们将挫折教育延伸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往往是通过收集的各种素材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应对挫折和失败,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比如有的老师利用每天上课前的几分钟时间给学生们讲一些名人历经磨难终获成功的故事,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们学会勇敢面对挫折,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有的老师则利用现实中发生的突发的挫折性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还有的老师特意创造一些挫折情境,帮助那些成绩一直很好、没有经受过什么挫折的学生,让他们认识到“人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开展折教育,立足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理性地认知挫折,掌握突然碰壁时的科学应对技巧,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很多年轻人希望自己能够一夜成名,梦想自己能够做一番大事业。可是回归到现实,他们又会抱怨天下没有什么大事可做,有的只是一些太平常不过的小事琐事。然而任何大事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累积而来的,正是生活中很多人忽视了小事的存在,不去理会它们,从而错过了一个个成功的机遇。这便是心理学上的累积定律。所以对于任何一位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看似很遥远的目标,是很难实现的。其实只要他平时注重每一道题,注重自己犯下的每一个错误,逐渐纠正自己的一个个小错,那便意味着自己向成功迈进了一小步。很多时候学生考试后会有这样一个体会,自己考试中之所以被老师扣分,往往是一些细小末节的地方。他会因为这里有个错别字被扣分,他会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写错答案被扣分,他会因为自己字迹模糊被扣分,他会因为忘记写计算公式被扣分。总之,他们总是在自己原本可以得分的地方失去很多分。这样一算,他们会惊讶自己因为粗心大意失去很多分,而这些分数累加起来正是自己考试成绩不如别人的关键所在。

美国外交家基辛格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当挫折来临之际,有的人惊慌失措,有的人沮丧不安,还有的人束手无策。这都是正常的反应。问题是,不能始终处在这类状态中,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冷静地分析遭受挫折的原因,对症下药,从而走出挫折的阴影。”人生是不完美的,它充满了大大小小的苦难和伤痛。但是不管在任何时刻,每个人永远也不要否定自己。只要凭借顽强的意志,人生就可以在苦难中磨炼自己,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