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为什么孩子不高兴
11086700000033

第33章 我怎样才能练就一张不烂之舌?——勤奋

希腊卓越的雄辩家德摩斯梯尼的演说时至今日仍被人们传诵,他的演说词已经成为古代雄辩术的典范,被世世代代、千千万万的读者奉为经典。可是很多人并不清楚德摩斯梯尼天生口吃,他正是通过自己日积月累的训练才让自己有了雄辩的口才。

在常人看来,德摩斯梯尼并不具备演说家的天赋,他天生口吃,嗓音微弱,时常还会耸肩,让别人看着难受。在当时雅典,只有声音洪亮,发音清晰,姿势优美,富有辩才的人才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演说家。由此可见,德摩斯梯尼并不具备任何优势。

德摩斯梯尼第一次登台演讲时,他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听众的是掌声与笑声。可是到了最后,非但没有笑声,倒是有了掌声——背掌!他在讲话时还经常耸肩,肩膀不停往上耸。对于演讲者,那是最让人丢脸的事情。所以台下有人要轰德摩斯梯尼下去。

德摩斯梯尼最初的演说由于他发音不清,论证无力,遭到听众的鄙视,甚至还多次被轰下讲坛。从那一刻起,他下定决心,发奋努力。为了让自己成为卓越出色的演说家,他付出了百倍的努力,那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据说他当年曾经抄写《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多达八遍;他利用任何机会虚心向著名的演员请教发音的方法;为了改进发音,他把小石子含在嘴里朗读,迎着大风和波涛讲话;为了去掉气短的毛病,他一边在陡峭的山路上攀登,一边不停地吟诗;他在家里装了一面大镜子,每天起早贪黑地对着镜子练习演说;为了改掉说话耸肩的坏习惯,他在头顶上悬挂一柄剑;他把自己剃成阴阳头,以便能安心躲起来练习。

十年磨一剑,正是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最终他能够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演说家。他最著名的演说是在反对马其顿扩张,声讨腓力二世的斗争中,演说中他激情澎湃,满怀爱国激情,他的演讲富有说服力,让在场的听众深深折服。据说当腓力读到这篇演说词时,感叹道:“如果我自己听德摩斯梯尼的演说,我自己也会投票赞成选举他当我的反对者的领袖。”俗语讲:“滚石不生苔”。这就是说一个人脑子越用越灵光。只有有了好记忆,他的好口才的梦想才会早日实现。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是一位出色的演讲家、雄辩家和交谈家。他最初在别人面前说话的时候十分紧张,满脸通红,就连嗓音也变了。当时他感觉自己的嗓子里好像有个棉花堵住了,脸色铁青,不知道手往哪儿放。为了让自己的口才有所提高,他一有机会便张嘴讲话。他不管是走在乡村路上,还是见到树桩、高粱地,他都把它们当成是自己的听众,对着它们进行演讲。他还注意自己在演讲时的手势以及面部表情,总之他在不停地学。经过长期苦练,最后林肯终于成为世界的名演说家、雄辩家、交谈家。参加葛底斯堡的演说,总共才三分钟十句话,竟使一千五百人落了眼泪。现在已经铸成经文,放在英国的牛津大学里,作为英文演说的典范。

林肯曾经说过:“我的心像一块钢板,很难在上面划深物,但一划上之后就极难拭去。”林肯不论是演说辩论,还是出庭诉讼,他都很少用演讲稿。通常他只是在纸上写几个要点,然而每当演讲时,他的思路总是十分条理清晰,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惊人的记忆力。

伟大的革命家列宁在发表演说、做报告时左右逢源,滔滔不绝,这是由于他一生阅读和研究过一万多种书刊资料。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将许国知识熟记于心,招之即来。这说明知识来自于积累,而口才来自于知识。否则,一个人就可能成为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说起话来言之无物,让人不知所云。

著名爱国人士闻一多先生的口才十分流利。他曾经于1919年在清华学校读书,当时清华不叫清华大学,而叫清华学校。为了练习演讲,他每天早晨五点多钟就起床。有一次,演讲落后了一点:“近来发现演讲渐落他人之后,乃奇耻大辱也!必须急起直追。”从此,他马上又开始五更半夜的勤练。最后,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为我国演讲史上增添了一个光辉的一页。

不论是德摩斯梯尼,还是林肯或者列宁,他们的口才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努力的结果。在一些行业与领域里,那些成功的人并不一定都有好口才;可是有好口才的人却可以助你成功,加速成功的速度与几率。在关键时刻,口才将会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命运。

让很多父母十分困惑的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口才,下面便是几种有效的方法,值得提倡。

首先,要锻炼孩子的胆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首先要培养他对口才的兴趣。比如家长要告诉孩子:“大家都很喜欢你,想看你表演的节目!”大家要创造一定的机会来鼓励自己的孩子唱歌或朗诵短诗,或定期举行家庭表演会,让孩子在亲友面前讲笑话或与他人分享个人的特殊生活经历,如度假、旅游等。以此来锻炼孩子的胆子。

另外,家长要锻炼孩子叙述的能力。父母要反复强调当众说话可以得到很多的锻炼,这样便可以此鼓励孩子说话的勇气。当家长和孩子看完电视剧或者动画片的时候,家长可以让自己的孩子来重述电视电影以及动画片的故事,帮助孩子将长故事浓缩成“短剧”,以此来锻炼孩子的叙述能力和记忆能力。

第三,家长要多多鼓励孩子。当他的口才训练有了提高和进步时,父母要对他们的努力进行表扬,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要鼓励孩子克服困难。

第四,要让孩子学会速读和背诵。速读也就是快速地朗读。这种训练方法的目的,在于锻炼人口齿伶俐,语音准确,吐字清晰。速读的方法:找来一篇演讲辞或一篇文辞优美的散文。先拿来词典把文章中不认识或弄不懂的字词查出来,搞清楚,弄明白,然后开始朗读。一般开始朗读的时候速度较慢,逐次加快,一次比一次读得快,最后达到你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而背诵,并不仅仅要求把某篇演讲词、散文背下来就算完成了任务,既要“背”,还要“诵”。这种训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记忆能力,二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第五,多鼓励孩子和别人交流。通过和别人的交流,尤其是和那些有思想、语言表达熟练的人交流,时间一长,孩子就会被对方潜在的魅力所感染;还有就是要有东西可说。良好的口才和渊博的知识是必然分不开的,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们想想,肚子里没墨水的人老是讲一些空洞的话大家听了自然感觉没意思。所以,练就好口才的前提,是要培养孩子广博的知识。

第六,教孩子练声。练声也就是练声音,练嗓子。在生活中,我们都喜欢听那些饱满圆润、悦耳动听的声音,而不愿听干瘪无力、沙哑干涩的声音。所以教孩子锻炼出一副好嗓子,练就一腔悦耳动听的声音,是父母必做的工作。平时可带孩子多做一些这样的练习:深吸一口气,数数,看能数多少。跑20米左右,然后朗读一段课文,尽量避免喘气声。按字正腔圆的要求读成语。另外还可以多念绕口令。

一位伟大的诗人曾经说过“语言是人的力量的统帅。”如今社会的飞速发展,更是需要口才流利的人才。所以当今时代,说话、演讲的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必须具有的重要能力。对于家长而言,从小就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口才,因为只有让他们在平时多加锻炼,他们才会拥有成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