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为美好的未来做准备:写给中学生及家长和老师
11086500000004

第4章 自主学习求进步

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朱熹

只有知识——才能构成巨大的财富的源泉,即使土地获得丰收,又使文化繁荣昌盛。愚昧从来没有给人们带来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知识会使精神和物质的硗薄的原野变成肥沃的土地,每年它的产品将以十倍的增长率,给我们带来财富。

——左拉

俗话说,“天才源于勤奋”。一名学生要取得优异的成绩,要为自己将来的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就必须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必须能够自主地学习。

我们熟知的中国杰出的数学家陈景润从中学时代起,就对学习有着一种执著的热情,他并不是成绩最好的学生,但他对学习始终有着自己的主见,既不单纯地跟在老师的后面跑,也不盲目地追求甚至迷信卷面上的分数。

陈景润就读于高中的时候,他不仅向老师请教课本中的数学问题,而且还经常向老师请教高等数学的有关问题,并借阅日本学者写的《微分学问题详解》、《集合论初论》等。他还经常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从图书馆里借阅了大量的大学教材,如《微积分学》、《达夫物理学》、《高等代数引论》、《郝克士大代数学》、《密尔根盖尔物理学》和《实用力学》等,这些都是比较高深的科学专著。

上大学后,陈景润更是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每天,他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自己还要根据学习的课程完成一批作业题,少则几十道,多则上百道。

陈景润就是在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指引下,逐渐成长为举世闻名的数学家的。他在数学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显然得益于他那种从中学就一直保持的勤奋刻苦、主动自觉的学习精神。

2010年,银川一中的张佳颖以620分夺得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高考文科第一名,圆了自己的北大梦。能“战胜”活泛的新题型、从数万考生中脱颖而出,张佳颖有一套自主的学习方法和“制胜秘诀”。在有些像“假小子”的张佳颖看来,学习没有捷径,成功最重要的秘诀在于踏实。刚刚升入初中时,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张佳颖的英语成绩相对较差,有时会拖总成绩的“后腿”,为了把英语成绩赶上去,她将做错的题记在小本子上,走在路上也要翻出来看看。时间转瞬即逝,三年后的今天,张佳颖的英语考出了136的高分。还有一个“制胜秘诀”,即日常学习紧跟老师步伐,及时完成日常作业,注重基础知识,多练习,多巩固。

学习之余的张佳颖,不仅为了掌握知识,考出好成绩,更在于汲取其他知识。如张妈妈所讲,张佳颖学习之外,特别喜欢看电视、电影和书。她认为,看古装剧,可以学习古代帝王的称呼;看沈从文等名家的作品,可以提高写作功力;看《天气预报》能学习地理知识;看《新闻联播》可以关注新闻热点……张佳颖说:“许多题都是从新闻、热点人物等方面提炼出来的,比如这次高考中,就有一些政治题,是要求提建议、讲措施的,这对我们来说,就是要观察生活、注意国内外发生的大事。要从日常的生活中汲取知识,死记硬背已经不符合新的课程标准。”

其实,陈景润、张佳颖的这种学习精神和方法,是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的学习素养。

当我们进入中学以后,面临即将到来的高考这一人生重大转折,我们的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学习内容、学习条件、学习方式都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必须学会从旧的学习方法向新的学习方法过渡,必须改变那种跟随老师后面亦步亦趋的学习模式,这是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的转变过程。

首先,自己心中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把这个目标白纸黑字地写出来。先确定出总体目标,再条分缕析地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把中期目标分解成一个个短期目标。最好能根据“跳一跳摸得着”的原则,制订具体可行的行动计划。例如,下次月考我要达到多少分,各科的分数有多少,我要进入什么样的一个名次等等。清华大学博士生高皓说:“写出来的目标要贴在最显眼的地方,文具盒、写字台或者课桌上,总之是每天目光会不断扫过的地方。时时提醒鞭策自己,不知不觉就在心中形成一把无时不在的标尺。”

其次,要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心中有数,譬如说,某一学科掌握得怎么样,达到了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问题不甚明了,还有什么原理没有搞清楚,还需要在什么地方进行巩固、加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学有成效。

第三,一定要研究学习方法。毛泽东曾经讲过,要过河,就必须解决船或桥的问题。“船”和“桥”就是“过河”的方法。如果一个高中生,还不懂得研究或探寻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么,他的学习效率将大打折扣,要取得良好的成绩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第四,要主动发问。王充曾说过,“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这充分说明了发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高中阶段,你几乎是天天见老师,有了问题找老师很方便,甚至还有老师找你问问题检查学习,你一定要抓住这些机会,把没有弄懂的问题搞清楚,绝不可以欠下知识账。

当然,与同学讨论也不失为一种特别有效的办法。同学之间互相学习请教,是一种很重要的“同喻文化”。由于大家起点相近,有共同的需求,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视角,所以,更能较顺利地帮你解决困扰你的问题。切记,“凡是你不知道的事,都应向人请教。虽然这会有失‘身份’,学问却会日渐加深。”(萨迪语)

所有这一切都清楚地说明,高中的学习更强调个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需要我们积极观察、认真思考,适时找出适合自已的学习方法,从而顺利度过学习适应期,进而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

当然,学习的概念不仅仅指课堂里的内容、教科书里的内容,还包括很多方面,如去图书馆阅读、去实验室做实验、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及各类竞赛,参与各种社团活动,聆听各类讲座,搞社会调查等,更可以和同学、师长广泛交往,互相切磋,互相交流……而关键是,我们先要学会主动去接触,自觉去交流,认真去学习!

中学,是一个锻炼、锤炼、磨炼人的地方,是一片放飞理想的神奇之地。在这里,我们可以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在这块肥田沃土上辛勤耕作,主动修炼,自觉动手,定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