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环境与养生
11084400000005

第5章 环境对人类遗传有什么影响

1985年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首先提出基因的概念。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在这基础上创立了基因学说。近来人们才比较精确地研究基因如何控制和决定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细胞核的染色体主要的物质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而DNA占90%以上。DNA是储存、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DNA分子就是通常所说的基因。

在个体发育中,一定的基因在一定的条件下控制着一定的代谢过程,从而体现在一定的遗传特性和特征的表现上。因而人和生物的亲代能够繁殖出与自己性状类似的子代。

基因固然决定生物的遗传性状,但是环境也能引起基因的突变。比如,意大利撒丁岛的例子。几百年来,这个岛上有的学生每年春天来临时,总要感到头晕、恶心和发困,过了一段时间就又健康无事了。等到第二年的2月,他们又要重新犯病。撒丁岛上的居民患这种病的多达35%,严重患者还死于尿血。美国专家经过十来年的研究才找到了答案。这种病叫溶血症,是遗传病。患者大都是男性。往往只在春天发病,是因为他们吸入了蚕豆科植物的花粉而触发了这种病。这可以比喻为,遗传缺陷像一支枪,而某种环境因素等于开动了扳机。由于医生劝告当地居民在春季避免接触蚕豆,撒丁岛的溶血症发病率也随之大大下降。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指出,遗传和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基因决定遗传和变异潜在的可能性范围,环境则从中进行选择。如基因可以决定一个人能长到1.8米或1.88米高,但是真正决定最后生长变异的是饮食、卫生条件和身心健康状况。

在正常情况下,基因是稳定的,DNA分子在细胞核内按双螺旋结构排列。它的碱基都有一定的配对规律。但是,基因也具有巨大变异的潜力,能通过突变而改变。迄今为止,已查出2735种可能由基因改变引起的基因病。可能由于染色体的数量、排列变化或断裂、移位引起的染色体病有300种之多。如婴儿的半乳糖血症系由致死基因造成。患这种病的婴儿如果喂不含乳糖的乳品,能够正常生活。如果喂普通乳汁,则会使基因突变而死亡。

许多科学家强调,环境能破坏基因遗传的稳定性。如高温、过度辐射、化学物质、病毒等引起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都能造成遗传密码的改变,导致自发流产、畸胎,先天性缺陷、遗传瘤等各种可怕的疾病。近年来研究资料统计,大约有90%的癌症与环境因素有关。如果能从空气、水、工作环境、食物、药物、消费品和废品中消除一切致癌因素的话,世界上癌症患者将能减少1/4或1/5.

化学致癌物质有1000多种,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经常接触到的不下一二百种。如我国太行山南段,是食道癌的高发地区之一,这是由于当地饮用水和粮食中钼含量低,而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高所致。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在吸烟男子的尿中含有能使细胞变质的物质。吸烟孕妇也易导致早产或死胎。

对基因的研究有着无限广阔的前景,人类如果能完全破译遗传密码,对DNA了解更多,人们就会有可能找出由于基因变异而造成的病因,改变严重影响人口优生的环境,控制癌症的发生,甚至改变密码排列,消除千百种遗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