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环境与养生
11084400000106

第106章 为什么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生活有利于健康

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被誉为“一代文星兼寿星”。袁枚从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热爱大自然,中年后游山玩水达40年,70岁时还从安徽经江西到广东、广西、湖南去远游,到风景胜地黄山、庐山、罗浮山去登高,还遍游洞庭湖、桂林等名胜,不仅领略了大自然的秀丽风光,呼吸清新的空气,还锻炼了体魄。他的《老行》一诗就是明证,诗云“老行万里全凭胆,吟向千峰屡掉头。总觉名山似名士,不蒙一见不甘休”。著名艺术大师、画家刘海粟出生在碧水青山的古城常州,从小就和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喜欢爬山,爱好游泳,一辈子游遍了祖国的三山五岳与江河湖泊,还攀登过欧洲群山之首的阿尔卑斯山,踏访过樱花之国的灵峰富士山,在塞纳河里游过泳,在琵琶湖上泛过舟。耄耋之年还九上黄山,在山山水水中练就了健康与长寿。法国著名现代派画家毕加索青少年时就喜爱大自然,常带着画具远行到山野、农村去进行创作,夏天则喜爱游泳,为他92岁的高龄奠定了良好基础。英国杰出的文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萧伯纳出身贫苦,早年生活艰辛,其所以能健康地活到94岁高龄,除了性情乐观豁达、布衣素食、禁烟、忌酒等原因外,喜欢运动也是重要因素。他爱爬山、打球、骑马、游泳、拳击等,尤其酷爱游泳。每当写文章感到劳累了,他就下海游泳。他说:“辽阔的大海使我心胸开阔,汹涌的浪涛给我无穷的力量。”游完之后就躺在沙滩上,沐浴灿烂的阳光,顿感精神焕发、心情舒畅。四川省绵竹县老中医罗明山,111岁时还能每天来回走十七八里路,117岁时仍能上山采药,为群众治病。固然是因为他从8岁起即习武,又长年跋山涉水,采药治病,生活规律,饮食喜杂,心胸开阔,助人为乐,但与他50岁后就一直居住在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天池山上也不无关系。107岁的黄双凤说得好:“我这一百多岁是大山给的,青山绿水育人寿。”被誉为“东方毕加索”的著名画家张大千善于颐养天年。他认为园林是最佳的生活环境,有助于延年益寿。他营造“梅丘”,开辟“梅林”,素有“梅痴”之称;他喜爱松树的郁郁苍苍,并对莲花情有独钟。他还很爱锻炼身体,尤善“健步”,游泰山,上峨眉,攀衡山,登华山,走遍青城山之十六峰,还涉足莫干、天目、罗浮、二郎诸山及朝鲜金刚山、印度大吉岭,泛舟长江、富春江,饱览黄河之胜,两游莱茵河,三赴敦煌千佛洞,足迹踏遍千山万水,使其身心俱健,老当益壮。

以上举例,无论是百姓还是名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热爱大自然,钟情好环境。他们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享受到大自然的恩赐,利用了优美自然环境对人体的良好作用。调查证明,山区、农村、海滨、湖畔、森林、郊外的空气,比人口稠密的大城市要清新得多,因为它含负离子多。负离子(又称阴离子、负氧离子)是空气发生电离而形成的一种带负电荷的气体离子。它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随血液循环被带到全身组织细胞中而发挥重要生理功能。它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改善大脑皮质的功能,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它能改善肺的换气功能,增加氧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量,使呼吸变得均匀有力;它能使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加强,降低血压,镇静催眠,防治神经衰弱;它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加快细胞的新陈代谢,有助于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废物的排泄,延缓细胞衰老,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它还有消炎、止咳、镇痛、利尿等功能,从而使人体精力充沛,精神健旺,呼吸畅快,心旷神怡。所以,人们称负离子为空气维生素。同时,那些地方环境幽静,没有噪声;色彩柔和,有利视觉;无污染,水、土质量好等,有利于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