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影响孩子一生的50种习惯
11082100000049

第49章 习惯感谢爱我的人

关键词 感恩

古语有云:“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番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

作为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懂得感恩,知道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感谢家长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恩……让孩子拥有一种感恩的习惯,他就能够感受平凡中的魅力,能够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原本平淡的生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当一个孩子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之中,他会在节假日帮父母做家务,给姥姥在节假日送上一句温馨的问候。尽管孩子的付出并不是很多,但却足以让他的生活被爱意包围。

但是,我们今天有许多在父母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从未有过回报的实践,也未产生过回报的意识。他们认为,别人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不需要感谢,更不需要回报。家长做好了饭菜,孩子不问这饭菜是怎么来的,不问母亲为这顿饭菜付出了多少辛苦,也不管全家老少是否吃过,上桌就吃,吃得不顺口,还要大喊大叫闹“绝食”。妈妈给的零用钱,他理所当然地收下,还会叫:“怎么才给这么点儿,抠门儿!”他从未想过,父母挣来这些钱有多么不容易。孩子为什么不珍惜父母的劳动,为什么不珍惜钱和物?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来的,以为一切都来得容易,他享用是理所应当的。

◎在溺爱中忘记感恩

生活中有许多家长,他们只知道盲目地疼爱孩子,只要能使孩子高兴,为孩子做什么都心甘情愿。但是,这些受到过分关心、过分照顾的孩子,不仅没有过回报的实践,更没有回报的意识。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孩子不懂得回报养育之恩,不懂得珍惜,其实是父母的责任。正是父母的溺爱,让孩子忘记了感恩。

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和亲人们的关怀和爱护,离不开周围许多人的教育和帮助。因此家长们要让孩子从小懂得什么是爱,让他们把这些爱牢牢记在心中,并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人们的爱。“孩子的心是块空地,种什么长什么。”做父母的,如果真的爱孩子,那么从小就要往孩子心里播撒下爱的种子。

“父母应该做的事”

1. 家长们在为孩子付出的过程中征求孩子的意见,并思考“我要给他什么,怎么给”。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孩子才会体会到父母用心为他考虑。所以说,父母要知道他的需要,并尊重他的需要。孩子与父母应该是朋友关系。

2. 不要说:“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啊!”这样,表面上是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强化父母付出的多,其实恰恰相反,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暗示“我付出给你,你要偿还”,这样来,孩子就算回报也不是出于真心,并会以“形式对形式”来感恩。

3. 在必要的时候给孩子受一些“苦”。不用急于满足孩子,只有当他有需要的时候才给。

4. 父母不要给孩子“开小灶”,父母吃什么,孩子也跟着吃什么。除了一些孩子专用的营养品,所有的东西都应该大家分享。另外,可以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妈妈分水果不要让孩子先挑,而是先给家里的大人等等。

5. 一家人上街购物,不要只考虑孩子的需要。比如说,孩子穿的鞋小了,要买一双新的,而爸爸也需要买一件新衬衣。所以,家长不妨在上街之前先把情况向孩子说明,比如说“我们先去买爸爸要的衬衣,然后给你去挑鞋子,好吗”,你甚至可以让孩子帮着爸爸挑选衣服。

◎用感恩点亮人生

“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去帮助别人。让孩子知道感谢爱自己、帮助自己的人,是德育教育中重要的一个内容。

因为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对许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可以认真、务实地从细小的事情做起;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正视错误,互相帮助;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将不会感到自己的孤独……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公益广告中,有这样一幕:一个年轻的妈妈一边给五六岁的儿子洗脚,一边讲小青蛙的故事。故事讲完了,脚也洗完了,妈妈对孩子说:“等一会儿,妈妈再来给你讲故事。”画面一转,年轻的妈妈蹲在地上给一位老人洗脚,一边洗一边说:“妈妈,我给你洗洗脚,解困。”这时,等着妈妈讲故事的孩子探头进来看到了这一幕,一转身就跑了出去。

妈妈给老人洗完脚回到儿子房间,却不见儿子的人影,正诧异着,发现儿子端着一盆水晃晃悠悠地走进来,原来他也要给妈妈洗脚解乏。孩子一边给妈妈洗脚一边娇声娇气地说:“妈妈洗脚,我也给你讲小青蛙的故事……”

可见,感恩已经融入到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它虽然并不起眼,却感人肺腑。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颗和平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是一种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学会做人,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

“父母应该做的事”

1. 家长对上一辈人的感恩和对生活的热爱,是孩子心中的一盏明灯。常言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在生活当中,我们首先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2. 让孩子在帮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懂得帮助别人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让孩子在别人的帮助中学会感恩。

★育子必读:感恩的故事

从前,有个地方闹饥荒。一位富有的面包师把城里最穷的20个小孩召唤来,对他们说:“这个篮子里的面包你们一人一条。在上帝带来好光景之前,你们每天都可以来拿一条面包。”

这些饥饿的孩子蜂拥而上,围住篮子你推我嚷,因为他们每人都想拿到最大的面包。最后,他们拿到了面包,但没有向这位好心的面包师说声谢谢,就走了。

格琳,一位衣着破烂的小姑娘,既没有同大家一起吵闹,也没有与其他人争抢。她只是谦让地站在一步以外,等那些坏行为的孩子离去以后,才拿起篮子里最小的一条面包。走时,她还亲吻了面包师的手以表示感谢,然后才回家去。

第二天,那些孩子还是没有教养,抢在前面,而羞怯、可怜的小格琳只得到一条比前一天还小一半的面包。

当她回家以后,妈妈切开面包,许多崭新、发亮的银币掉了出来。妈妈惊奇地叫道:“立即把钱送回去,一定是面包师在揉面的时候不小心掉进去的。赶快去,格琳,赶快去!”

当小姑娘把妈妈的话告诉面包师的时候,他说:“不,不,我的孩子,这没有错。是我把银币放进小面包里的,我要奖励你。愿你永远保持现在这样一颗平和、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诉你妈妈这些钱是你的了。”

孩子,我要对你说

1. 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

2.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

3. 感谢命运,感谢社会,感谢生活,感谢一切你要感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