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郭德纲的单口相声《丑娘娘》中,有这样一段:
“我想了,这事儿得这样,要想江山康泰,没别的,咱们得想一办法,把我父亲他老人家啊,暗害了……”
“好啊!贤德的妃子啊!太好了。来吧丞相,咱们商量商量,怎么能把我老丈人置于死地啊?”
“这个是您的家事,老臣我不便介入!”
“不不不……这是国事,大完国建国第一件大事,就是要杀死我老丈人!因为只有杀了他,这个江山社稷才能够康泰!”
“哦……这个方法很多,比如说,在金銮殿上,把金砖撬起来,地底下埋上火药,明日里,老太师上殿朝贺您的时候,咱们一点这火药,把他炸死,这个可以驾祸齐宣王,说是齐国的事儿!”
“太好了!老丞相,这个主意好啊……哎?我问问你,伤的着我吗?”
“……看吧!”
“这个主意pass了吧,这伤着我的事儿不行,咱们再想一别的!”
“那,那只有一个简单的法儿,半夜三更,您手持利刃,去至太师府,把您老丈人叫出来二话不说,戚了咔嚓,把他杀了也行!”
在北方的乡俗小说中,常会出现一些俚语和俗句,有一句俗话说的就是“半夜三更不睡觉,老瞎折腾”,形容某人不老实,不稳重,经常在夜半的时候扰得四邻无法踏实入睡。这里面的“更”字,经常让人们困惑,有的人将它读作“jīng”,有的人将它读作“gēng”。郭德纲在单口相声《丑娘娘》中读的就是前者。那么这个字到底应该怎么读呢?
在字典中,“更”字确实为多音字,其读音为“gèng”和“gēng”,读作“gèng”时,意思比较简单。即愈加、再,如更加、更好、更上一层楼等。
“更”字读作“gēng”时,意思就稍微多一些了,包括以下几点:
①改变,改换,如更正、更生(重新获得生命,喻复兴)、更衣(换衣服;或婉辞,表示上厕所)、更定(改订);更迭(轮流更换),如更新(旧的除去,新的建起)、改弦更张(调节琴弦,喻变更或改革)等;
②经历,如少(shào)不更事(年龄小,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等;
③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如半夜三更、打更、更夫、更鼓、更漏(原指计时用的漏壶,后泛指时辰)等。
更(甲骨)更(金文)更(小篆)
其实,严格来说,将“三更半夜”的“更”读作“jīng”并非是一种讹传。在古时候,这个字的确有“jīng”的读音。在北方的一些地区,年纪大一些的人还是会将这个字读作“jīng”,并且在一些戏剧、曲艺作品中也保留了这一读音。与之相类似的还有“白”字,在很多戏剧、曲艺作品中,“白”字也被读作“bó”。在曲艺作品中术语为“上口”。而这些上口字就是至今仍保留在曲艺唱念中的那些古音、方言字,其中古音来自《中原音韵》(或“中州韵”);方言来自鄂、皖、豫、苏等地。上口就是顺口的意思。在一些北方的民俗中,我们也可以见到“jīng”的用法,例如京、津、冀地区的一些年纪稍长的人把过年称为“起五更(jīng)”,意思是在大年初一的早上5点钟左右起床,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原因是前一天的五更是最后一更,交了五更,天就快亮了。此时,夜色隐退,曙光降临,年的更迭在悄无声息的黑白交替中完成了。
所以说,“更”字的读音属于古音与现代标准汉语有区别的一类。我们今天再用到这个字时,若是在古装的影视作品、古汉语文学作品中,应当遵循古音的读法;若是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则要按现代汉语的标准规则来使用。